舊衣服撐起千億市場,有人年賺幾十萬?這座“富礦”開采不易
來源丨不凡智庫(ID:bufanzhiku)
作者丨溫周
點擊閱讀原文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水漲船高。在年輕人的快節(jié)奏生活中,一件衣服的平均壽命不超過3個月,尤其是夏季的白短袖,重復穿著率極低。大量的舊衣服幾乎都逃不過被丟的命運,造成了極大地資源浪費。一些人則會收起來,遇到收舊東西的小販就打包出售。不過這種不起眼的舊衣回收生意,利潤率高達30%,做好了一年能賺幾十萬。

統(tǒng)計數據顯示,一件衣物的平均使用時間是3-4年,目前中國人平均每年每人可以購置5-10件新衣服,每人每年平均丟棄3-5件舊衣物,那么國內每年產生的舊衣物超過了5000萬噸,以上海某小區(qū)舊衣服回收自動機收購價格0.8元/公斤,僅2020年被丟棄的衣服直接回收價值達到了400億元。而國內對舊衣服回收利用率不到10%,再加上往年積壓,以及各種回收后的產業(yè)鏈條??梢愿Q見,舊衣服回收的背后是一座遠未開發(fā)的富礦,市場規(guī)模價值千億。
不過開采這座“富礦”并不容易。
首先是成本,舊衣回收利用一般有機械、物理、化學和熱能四種途徑。目前物理和機械占大多數,化學方式需要還原份子再生成纖維,成本很高,不是目前國內大多數普通創(chuàng)業(yè)者可以接受的。
其次是觀念,目前很多人更傾向于舊衣捐贈,接受公益目的。而對商業(yè)用途會有顧慮,怕再生纖維制品不干凈、不安全。導致很多國內品牌不敢使用再生纖維,市場也就難以打開。
最后是商業(yè)模式不完善,目前舊衣回收的產業(yè)鏈條長,分揀幾乎都要靠人工,成本較高,企業(yè)獲利不容易。相對于目前再生紙的接受和普及率,回收衣物的再生之路仍然漫漫。
目前我國回收的舊衣服的去向只能有三種:消毒捐贈、出口以及資源再生。
如何處置舊衣,捐贈是最常用的渠道。全國目前有3萬多個捐贈點,年均募集廢舊衣服過億件,不過由于捐贈品類供應不好控制、供需不及時、不匹配等問題,消毒等環(huán)節(jié)可能做的不到位,其次目前我國對此類捐贈管理比較嚴格,公益回收業(yè)務需要一定資質,成本高昂的情況下專門的機構很少。
目前我國舊衣服隨著產業(yè)鏈的外延,近三成出口到非洲、東南亞等地區(qū),剩下七成主要進行國內循環(huán)利用。非洲是目前最能接受中國二手衣物的國家,大家刷某音時就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非洲人民穿著中國的舊校服或者寫著中國字的T恤。
據廢舊紡織品官方數據顯示,每年我國大約會有2600萬噸紡織品出口海外,其中包含了很多企業(yè)庫存和服裝的邊角料。出口到海外后,當地的經銷商會根據服裝的品類進行分銷。烏干達和坦桑尼亞過去20年的二手服裝進口增長率已經達到了233%和1100%。
以烏干達為例,它作為世界最不發(fā)達的國家之一,是世界上二手衣物進口量比較大的國家之一。首都坎帕拉的舊衣市場遍地都是舊衣攤位。當地人民會按件來賣,最好的6美元,差一點的5美元。剩下的讓用戶來挑選,然后4-1美元依次降價,這樣的價格往往一下午就會銷售干凈。
批發(fā)商進口貨物時,價格才1.2美元/公斤,一包100公斤的商品一般會包括600-700件T恤,而進口20噸左右的貨物清關費為3萬多美元。一場交易,從批發(fā)商到經銷商、分銷售商每一層都有錢賺,總利潤一般在1.5倍左右。
回收利用是廢舊衣物的主要歸宿。目前每年消耗的紡織纖維可達3500萬噸,每年產生的廢舊紡織品大約2000萬噸。通過對舊衣物進行回收、分揀、消毒、粉碎再加工就可以變廢為寶了。比較新的衣服可以進行翻新倒賣。
白色衣物一般會進行打碎,做成蔬菜大棚的保溫材料或者修路鋪地面上的材料。其次衣服上的拉鏈、紐扣、金屬配飾都可取下來進行專門的回收,銅拉鏈目前市場回收價是2萬元/噸。然后是棉、毛、麻等天然纖維,他們可以進行在加工制成復合材料,化纖服裝可作為再生纖維可以賣給日本廠商等進行再制衣,我們常見的優(yōu)衣庫等都出過再生纖維做的衣服。
目前國內許多互聯網公司已經加入廢舊衣物回收這個行業(yè)中,線上回收途徑誕生了飛螞蟻、白鯨魚、鷗燕等回收平臺,閑魚二手交易平臺也開展了相關業(yè)務。目前阿里做的是最不錯的公司,二手衣服回收后,會獎勵用戶790克的螞蟻森林能量,很多人都愿意在阿里平臺上進行二手衣物處置。有意思的是:飛螞蟻創(chuàng)始人也叫馬云,他表示飛螞蟻已經進入全國300多城市,希望之后可以整合各個環(huán)節(jié)形成規(guī)模優(yōu)勢。
如此看來,舊衣物回收行業(yè)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在資本的加持下,這個行業(yè)將會迎來何種錢途值得期待。
免責聲明:文中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不代表本APP立場,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