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知元宇宙?看看扎克伯格關于元宇宙8個最重要觀點
來源丨和牛商業(yè)(ID:heniushangye)
作者丨牛叔
點擊閱讀原文
當新事物出現時,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它?
你是如何認知元宇宙的?
1995年比爾·蓋茨參加《大衛(wèi)秀(David Letterman Show)》在節(jié)目上回答“互聯網是什么?”。
“人們可以自由發(fā)布信息,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個屬于他們的主頁,有公司在上面,還有最新的資訊,那里發(fā)生的事情太瘋狂了……那真是一個 big new thing?!?/span>
主持人反駁,我們已經有電視、收音機,也能訂閱雜志,為什么還需要“聚合信息的互聯網”去替代生活里已有的東西呢?
和牛商業(yè)舉出以上例子,并不是想判斷說“元宇宙”一定能成為像互聯網一樣級別的趨勢。
而是想表達,當新事物出現時,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它?
元宇宙現在經過各方詮釋,已經越來越玄乎。有不少上市公司、投機機構、企業(yè),用元宇宙來“割韭菜”。甚至部分人已經把元宇宙用科幻的角度去衍生,推斷出這是人類的“內卷”、“黑客帝國”等方向。
其實,如果你認真讀過正在實踐“元宇宙”公司和領軍公司創(chuàng)始人發(fā)表的東西,會發(fā)現這個方向,其實就是融合了“VR虛擬現實+區(qū)塊鏈去中心化技術+互聯體驗升級”的產業(yè)創(chuàng)新方向。
元宇宙本身包含新技術并不多,正如首先提出“元宇宙”概念,Facebook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所說:“這可能聽起來像科幻小說,我們開始看到很多這樣的技術結合在一起”。
對于新事物,和牛商業(yè)認為我們應該關注的是——這個新事物將會帶來怎么樣的產業(yè)創(chuàng)新?這個產業(yè)創(chuàng)新是否會被市場接受?這個新市場是否足夠大?
元宇宙和過去的3D打印,智能硬件,VR,甚至90年的平板電腦一樣,有可能經歷一個泡沫期后就此沉寂,也可能在泡沫之后真正崛起,有小概率短時間內直接催生一個新的產業(yè)賽道。
關鍵是,我們如何真正認識到其中的機會和真實,而不是玩文字游戲無限推導。腳踏實地,才更容易參與其中的商業(yè)機會。
和牛商業(yè)把近半年來,扎克伯格接受媒體采訪、視頻演講、公開信等關于元宇宙最重要8個觀點總結,希望給和牛商業(yè)讀者以啟發(fā)。
一、元宇宙是“更好體驗版本的互聯網“,從二維升級到三維
扎克伯格告訴硅谷知名科技媒體The Verge,元宇宙能把人們“對互聯網的體驗從二維升級到三維”。
“今天,移動互聯網已能滿足人們從起床,到睡覺期間的各種需求”,扎克伯格認為元宇宙是互聯網的進化,而這次進化的核心動力是“體驗的進步”。
他認為,如今大家都已經花許多時間“泡在網絡”,元宇宙的首要目的,已經不是讓人更多地參與互聯網,而是讓人們“更自然地參與互聯網”。
“VR技術使各種難以通過二維應用或網頁實現的體驗成為可能,例如跳舞或不同形式的健身。簡而言之,VR讓人們在虛擬世界中更自然、準確地感受到‘臨場感’模仿人們在現實世界中所做的事情”,他在接受采訪時說。
“我們相信它是移動互聯網的繼承者。你能夠用所有不同的設備,從不同保真度水平去訪問元宇宙?!?/span>
在扎克伯格看來,這會是一個永續(xù)的、實時的,且無準入限制(多終端)的環(huán)境。
“把元宇宙想象為一個實體互聯網,在那里你不只是觀看內容,你整個人就身在其中”。
二、元宇宙是有協(xié)議的開放互聯,而不是分裂的一個個獨立世界,也不屬于某家公司
扎克伯格說:“如果聽到某家公司在開發(fā)自己的元宇宙,就相當于現在你聽到某家公司在開發(fā)自己的互聯網一樣可笑”。
對于元宇宙,扎克伯格認為這顯然不是去開發(fā)一個獨立的3D游戲世界。
扎克伯格認為元宇宙必須具有互通性和可移植性:“你有自己的虛擬化身以及虛擬物品,可以瞬間移動到任何地方,而不是被困在某家公司的產品中”。
像萬維網標準協(xié)議一樣,元宇宙需要構建一個通用的協(xié)議,讓每家公司在共同且互通的宇宙進行開發(fā)。
被稱為“元宇宙概念股”的 Roblox 和 Epic Games 創(chuàng)始團隊也都認為,元宇宙必須具備去中心的、避免被少數力量壟斷的基因。
元宇宙不屬于哪家公司,用戶也不會被哪家公司“綁架”。
三、去中心化關鍵:用區(qū)塊鏈技術,例如NFT去保護用戶權益,激勵元宇宙創(chuàng)作者經濟
扎克伯格說:“最終,真正建立元宇宙并讓它成為現實的,是創(chuàng)造者和開發(fā)者”。類似于現在的互聯網APP經濟,扎克伯格認為元宇宙創(chuàng)作者能“靠做這項工作過上好日子”。
如果元宇宙開放且屬于全人類而不是某個公司,為了保證用戶和創(chuàng)作者權益,那網絡協(xié)議和去中心化的技術,就成了一個核心的問題。
扎克伯克談到元宇宙的經濟生態(tài),很可能是基于區(qū)塊鏈的,且需要公平、利益共享的:“這不僅需要新的技術工作——比如在社區(qū)中支持加密和NFT項目——還需要新的治理形式。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幫助構建生態(tài)系統(tǒng),讓更多的人在未來擁有利益,不僅作為消費者受益,而且作為創(chuàng)造者受益?!?/span>
為了支撐身份、數字資產和經濟系統(tǒng),元宇宙需要借助區(qū)塊鏈技術,來建立去中心化網絡。
有行業(yè)人士表示,NFT 成為新的價值承載物,使虛擬物品資產化,從而實現數據內容的價值流轉。通過映射數字資產,從此線上的裝備、裝飾、土地產權都有了可交易的實體。而 DeFi 高效可靠的金融系統(tǒng)能夠加速元宇宙的構建。
用戶的金融操作不受地理、經濟水平、信任限制。通過智能合約,能夠自動自主執(zhí)行,規(guī)避黑箱操作,創(chuàng)造出一種制衡。
四、當下元宇宙發(fā)展階段,處于尋找“通向元宇宙的交通工具”
“一定需要先有合適的設備做入口,就像沒有智能手機,就沒有蓬勃的移動互聯網一樣”,扎克伯格認為要走向下一個時代, VR 設備以及其開發(fā)者等生態(tài),是最值得抓的要點。
當下階段,扎克伯格先從硬件這個“通向元宇宙的交通工具”入手。
他表示已經和微軟以及一些有助于此的公司成立了一個 XR 聯盟,致力于促進產業(yè)的發(fā)展以及標準的制定等事務。
扎克伯格說,“目前,我們的重點是幫助發(fā)展社區(qū),擴充參與到元宇宙和虛擬現實建設的人”。他認為,數字產品和創(chuàng)造者能帶來的經濟能量是巨大的,“未來人們通過自己的頭像、數字服裝,購買的虛擬商品,體驗的應用程序穿梭于各個小世界,借此表達自己?!?/span>
VR硬件體驗發(fā)展到達臨界點后,虛擬世界里的數字內容消費就變得迫在眉睫了。
五、安全性與私密性
扎克伯格提到,“從第一天起,隱私和安全就需要被植入元宇宙。開放標準和互操作性也是如此。”
“你可以決定什么時候想和其他人在一起,什么時候想阻止某人出現在自己的私密空間中,或者什么時候想要休息一下,什么時候想要傳送到一個私密空間獨處,”扎克伯格說。
然而,由于原宇宙仍處于孕育階段,尚不清楚用戶會有什么工具來保護自己的隱私。
如果有人通過個人社交媒體進行騷擾,用戶完全可以阻止他們看到推文或進行互動。但是,如果用戶漫步到一個彼此共享的虛擬公共空間,看到自己看到不想交往的人,會發(fā)生什么呢?用戶能在虛擬世界中阻止他們嗎?如果用戶進行阻止,他們會看到什么?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安全問題如此重要,是因為關系到元宇宙中的經濟生態(tài)是否可行,對創(chuàng)作者激勵的可行性,這是元宇宙生死問題。
Facebook元宇宙產品負責人Vishal Shah表示:“這將使人們更容易銷售NFT等限量版數字物體,在他們的數字空間中展示它們,將它們安全地轉售給下一個人?!?/span>
七、元宇宙將降低互聯網成本,打破互聯網巨頭壟斷
扎克伯格還提到了“降低成本”的概念,背后的深意直指互聯網壟斷平臺,通過流量壟斷,對用戶和開發(fā)者的剝削,增加了成本。他說:“我開始相信,消費者缺乏選擇、高昂的開發(fā)費用,正在扼殺創(chuàng)新、阻礙互聯網經濟”。
和牛商業(yè)舉個例子,比如現在用戶在淘寶購買一件衣服,商家需要付費給淘寶去推廣,用戶也要把自己的數據貢獻給平臺;同理,在蘋果上架一款APP,開發(fā)者需要給APP Store分成,用戶需要貢獻自己用戶數據。
但在元宇宙的世界,用戶可以用數字貨幣直接去向創(chuàng)作者購買他們創(chuàng)作的東西,這更接近于真實世界的交易,你去買一杯咖啡,這個交易只和消費者與賣咖啡的相關,中間沒有平臺,降低了互聯網交易成本。
如果元宇宙去中心化經濟體系成型,那么開發(fā)者和用戶可以直接交易,而跳過對傳統(tǒng)互聯網平臺的依賴。
八、元宇宙不會很快成為現實
哪怕對元宇宙最抱有希望的扎克伯克也不認為元宇宙能在短期內實現,他說:“在未來的5到10年里,這將成為主流”。
但扎克伯格對元宇宙的未來充滿樂觀,他說:“我們希望,在未來十年內,元宇宙將有10億用戶,擁有數千億美元的數字商務,并為數百萬創(chuàng)作者和開發(fā)者提供工作崗位?!?/span>
天九老板云老板社群開放了!在群里您可以找商機、交商友,還能了解更多前沿市場趨勢、行業(yè)分析、創(chuàng)業(yè)投資干貨!掃下方二維碼即刻進群!

版權說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部分圖片源自網絡,未能核實歸屬。本文僅為分享,不為商業(yè)用途。若錯標或侵權,請與我們聯系刪除。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