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難喝到心頭好 無糖茶為什么火了?
7月14日,“世衛(wèi)報告稱阿斯巴甜可能致癌”霸占熱搜榜首。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正式把阿斯巴甜歸為“可能對人類致癌之列”,聯(lián)合專家委員會重申,其每日允許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40毫克,即在無從其他食物來源攝入,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無糖軟飲料,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消耗9-14罐以上才能超過可接受的每日攝入量。
阿斯巴甜是最常見的甜味劑之一,因為甜度高、熱量低等優(yōu)勢,20世紀80年代以來,廣泛應用于各種“無蔗糖”食品,例如零度可樂、雪碧、無糖口香糖等。有專家指出,此次引發(fā)的爭議主要原因在于阿斯巴甜應用廣泛。
不得不承認,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進一步提升,以及代糖的普及應用,更多消費者開始接受無糖茶飲料。
數(shù)據(jù)顯示,在某銷售平臺上,無糖茶飲線上銷售額五年間完成了近10倍的增長,在茶飲料市場占比逐步擴大,無糖茶飲料正在接棒含糖茶,成為茶飲料市場的新增長引擎。
比如曾上榜“全國最難喝飲料TOP5”的東方樹葉,如今卻成為了無糖茶龍頭品牌,是很多年輕人的新寵飲料——他們曾經(jīng)無糖不歡,現(xiàn)在竟主動啜飲一口苦味。無糖、零卡、即飲、原葉提取……這些既是眾多茶飲的賣點,也是當下年輕人的消費趨勢。
有報告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無糖飲料消費者,以23-29歲的年輕人為主,近六成為女性,主要聚集在一二三線城市。
“Z世代”釋放出強大消費意愿和能力,成為消費主力,他們尋求味蕾的刺激,同時也更加注重健康養(yǎng)生——這些新生的消費觀念、消費方式引領起的新消費風潮推動著飲料市場的迭代創(chuàng)新。
同時,“無糖”“零糖”食品的流行引起人們對“0糖”標識與各甜味劑的討論。比如對于代糖,中科院報告指出,天然甜味劑的市場占比正在逐年提升,相比之下,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劑因為安全性存疑,正在被天然甜味劑取代。
無糖茶的春天來了嗎?讓知道帶你探討無糖飲料潮流之路。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