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東北沖出一匹黑馬?
繼續(xù)狂奔東北“F4”。
沈陽上半年實現GDP3725.8億元,同比增長6.6%。GDP、規(guī)定工業(yè)增長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三項指標的增長率均位列副省級城市前三。
數據公布后不久,沈陽召開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計劃推進會,提出三季度以上,全年奮戰(zhàn)紅色,確保三年行動首戰(zhàn)成功。
所謂“三年行動”,主要集中在實現“三個一”目標上——即GDP突破1萬億元,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000億元,人口規(guī)模突破1000萬人。
沈陽是東北地區(qū)最具方向標意義的城市之一?!?/p>
在經濟和人口規(guī)模方面,沈陽是東北最接近“雙萬”的城市;在城市地位方面,沈陽是東北經濟中心線(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的核心,被視為東北振興的支點。
在遼寧省,有句話叫“沈大強,遼寧興”,其中大連更接近萬億。但從地位條件來看,沈陽可能會在進入中國戰(zhàn)略時增加更多的出牌機會。前不久,沈陽被允許建設中國第九個國家級城市圈和東北唯一的城市圈。
放眼東北,沒有萬億城市,也沒有國家中心城市。此前,遼寧明確指出“支持沈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沈陽還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是政府工作的總體目標之一。
現在的成績,顯然給了沈陽不小的信心,問題是如何持續(xù)下去?上半年經濟指標復盤,沈陽發(fā)現了“關鍵變量”。
1“第一方陣”
經濟增長率連續(xù)五個季度高于全國和省級水平,生產總值、規(guī)模以上產業(yè)增長率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三項指標增長率均位列副省級城市前三...
沈陽作為東北振興的“先鋒”城市,正在回歸“第一方陣”。上半年,沈陽實現GDP3725.8億元,同比增長6.6%,高于全國和全省1.1%和1.0%。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工業(yè)經濟動能強勁,推動作用明顯。上半年,沈陽規(guī)定工業(yè)增長值增長10.5%,其中制造業(yè)增長率增長12.2%。
據沈陽市統(tǒng)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工業(yè)增長值保持兩位數增長,成為支撐全市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引擎,尤其是主導工業(yè)設備制造業(yè)增長16.8%。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支柱工業(yè)汽車。上半年,沈陽汽車制造業(yè)增長值同比增長21.6%,直接高于11.1。%。相應地,汽車產量增長27.3%,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60.7%。
值得注意的是,當地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門透露,在全國整體下行趨勢下,沈陽1-5月份工業(yè)利潤總額逆勢增長19.4%,高于全國38.2%,而且占全省50.5%。
它還直觀地反映了工業(yè)效益的提高和工業(yè)經濟的強勁復蘇,“高利潤促進了高增長,高增長促進了高投資”。
從“三馬車”來看,消費和進出口增速平平,但投資領域亮點突出。上半年,在克服“房地產開發(fā)投資下降26.0%”的情況下,沈陽的固定投資增速(4.1%)仍跑贏全國市場。從領域來看,工業(yè)投資增長22.2%,其中制造業(yè)投資增長15.8%,成為重要的驅動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fā)展與環(huán)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告訴城叔,“上半年沈陽的經濟趨勢令人欣慰和鼓舞,但也要具體分析可持續(xù)性。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是,沈陽去年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經濟數量較低。“同樣的增長率會導致同比增長率明顯增加”。
在看到新機遇的同時,基數因素也不容忽視。——
2022年上半年,沈陽GDP增速僅為2.6%,其中工業(yè)增速僅為0.1%。即使目前沈陽已經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如何保持上半年強勢復蘇的趨勢仍然是沈陽的一大挑戰(zhàn)。
沈陽市委書記王新偉指出,要大于第三季度,奮戰(zhàn)全年,確保三年行動首戰(zhàn)成功。要充分發(fā)揮投資、消費、出口的拉動作用,加強項目“建設”,抓實簽約項目落地,加快新項目進度,進一步激發(fā)民間投資潛力,產生更多實物工作量。
2“一業(yè)獨大”
對于老工業(yè)基地沈陽來說,工業(yè)是城市建設的基礎,汽車是最大的支柱。類似于國內很多汽車工業(yè)重鎮(zhèn)的崛起路徑,沈陽也是一家深度綁定龍頭汽車公司,但卻表現出鮮明的“合資”特色。
比如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寶馬”)是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上汽通用(沈陽)北盛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通用)是上汽通用集團四大生產基地之一。
依托這些龍頭汽車公司,沈陽在燃油車時代一度風景優(yōu)美,成為繼上海、重慶、長春等城市之后,中國第七個年產汽車超過100萬輛的城市。直到2016年,沈陽的汽車產量仍保持在105萬輛,其中寶馬品牌和中國品牌占總份額的45%。
然而,在新能源汽車的影響下,老牌汽車城沈陽的形勢也急劇下降。2017年跌破百萬臺,2020年只剩下70多萬臺,2021年才停止下跌。但在這個過程中,沈陽對汽車行業(yè)的依賴程度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汽車行業(yè)的增加值長期保持在40%以上。
這種“一業(yè)獨大”“一企獨大”的局面,疊加了新能源汽車迭代等因素,成為沈陽近年來經濟發(fā)展的重要背景。從這個維度來看,沈陽經濟發(fā)展不盡如人意,很大程度上是汽車產業(yè)轉型滯后造成的。
2018年,《沈陽市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促進產業(yè)發(fā)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達到3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到10萬輛。顯然,這個目標還沒有實現。沈陽沒有意識到趨勢,但大象“轉身”并不容易。
但在電氣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浪潮下,上海、深圳、合肥、西安、長沙等新能源汽車之地加速崛起,重慶、鄭州等其他汽車城市的轉型也取得了突出成效。沈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落后”。
2022年,沈陽新能源汽車產量僅接近10萬輛,原汽車產業(yè)產值2995.7億元,同比增長2.6%,占全市工業(yè)的47%。即使億威鋰能動力電池項目、華晨寶馬新動力電池等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項目正在加速推進,但要想成為“中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還需要更多的氣魄。
根據最新的計劃,沈陽將力爭到2025年,全市汽車工業(yè)產值達到4000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產值占25%。與2022年的數據相比,沈陽的汽車產值將在三年內超過1000億臺階,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將增加11.6%。
這個目標并非一個容易的目標,但卻是沈陽必須努力奮斗的機會。
從更多的角度來看,上半年,沈陽“老字號”和“新字號”的增長率分別為18%和15.3%,其中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和航空業(yè)的增長率分別為59.5%。、18%和34%。這也意味著沈陽將在更多領域加速產業(yè)轉型,預計將產生新的經濟動能。
3“奮力拼搏”
遼寧是共和國的長子,沈陽是長子的長子。
在牛鳳瑞看來,沈陽一直是東北城市的領頭羊。雖然它在經濟上落后于大連,但它的政治和文化地位是無與倫比的。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沈陽是中國領先的工業(yè)城市,在制造業(yè)領域一直占據著非常高尚的地位。
從地位上看,沈陽是東北經濟中心線(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的核心,也是東北振興的重要支點。今年4月,沈陽市長呂志成透露,沈陽都市圈已經正式獲準,成為中國第九個國家級城市圈和東北第一個國家級城市圈,從城市圈的角度實現了東北的“破零”。
事實上,沈陽作為東北振興“先鋒”城市的效果已經開始凸顯。沈陽現代化都市圈以沈陽為核心,包括鞍山、撫順、本溪、阜新、遼陽、鐵嶺、沈撫改革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7個城市1個區(qū),面積7萬公頃,人口2122.3萬人,各占全省47.1%、50.2%。2021年,生產總值為13,000億元,占全省47.2%
牛鳳瑞認為,沈陽城市圈實現東北“破零”并不奇怪。沈陽一定是東北振興布局的首要考慮因素。能否真正挑起第一個“負擔”是一個考驗。“鞍山、撫順、本溪等城市過去都是實力雄厚的工業(yè)城市。如何打破行政壁壘,在行業(yè)內分工合作,促進空間優(yōu)化組合和因素自由流動,是沈陽城市圈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點?!?。
這是推動沈陽都市圈東北振興重要增長極的重中之重,也是沈陽發(fā)揮“先鋒”城市功效的重要承載。但與其他國家級都市圈相比,沈陽的經濟體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進一步擴大經濟體量也是輻射、促進和示范周邊地區(qū)的基礎。“只有經濟體量達到一定水平,才會有溢出效應”。
沈陽作為東北最有望完成“雙萬”突破的城市,正在推動結構調整“三大文章”,提升極核城市的能量水平。按照“三個一”目標,到2025年,GDP將突破1萬億元,公共預算收入將突破1000億元,人口將突破1000萬。
沈陽市委書記王新偉指出,要充分發(fā)揮沈陽制造業(yè)基礎雄厚、體系完整的優(yōu)勢,推動城市產業(yè)鏈深度合作。比如推動城市圈各地承接沈陽產業(yè)集聚和配套項目,鞍山建設中德汽車零部件產業(yè)鞍山分公園,本溪、遼陽規(guī)劃沈陽臨空經濟區(qū)配套服務產業(yè)園等。
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積極的因素。今年5月,在華晨寶馬20周年之際,寶馬集團宣布,將從2026年開始,在沈陽投產具有劃時代價值的純電動BMW新時代車型。同時,第六代寶馬動力電池項目全面啟動,總投資100億元,是目前動力電池生產面積的5倍...
在接下來的20年里,華晨寶馬新能源汽車的轉型再次與沈陽“綁定”,布局從電動汽車的研發(fā)、生產和動力電池迭代。在電氣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浪潮下,無論是沈陽還是寶馬,都已經到了奮力拼搏的時候了。
牛鳳瑞說:“華晨寶馬在沈陽工業(yè)中占有很大的增長價值,一旦寶馬轉型成功,就會給沈陽帶來巨大的推力。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