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芯片國產化,能帶來什么?
這個世界的節(jié)奏真的好快,我曾經以為很多事情的時間尺度是以天為單位,但沒想到,有些時候,時間尺度的單位是小時。
昨天最炸裂的消息是華為推出了新產品,正當我還在苦苦猜測芯片來源的時候,大量有錢有技術的數(shù)碼博主們已經開始拆機甚至直播拆機了。
今天早上,打開手機,又是鋪天蓋地的消息:
各路數(shù)碼類博主的拆機視頻都展示了同一個畫面:2035CN。
CN是什么,只能說,懂的都懂。
后續(xù)的跑分環(huán)節(jié)也非常有意思,多個數(shù)碼博主、跑分機構的結果總結起來大概是,這個新芯片的水平近似高通的“驍龍888”和先前的“麒麟9000”,但相比“驍龍8 gen 1”還有一定的距離。
但綜合整機的性能來說,倒也絲毫不遜色于裝備了“驍龍8 gen 1”的別家手機。
總而言之,一切的消息都表明:我們可以高興一下了,雖然它沒有那么頂級,但毫無疑問一定是一款足夠高端的芯片,結合中國人特有的系統(tǒng)工程學天賦,最后獲得頂級的體驗也不是什么奢望。
但作為一個長期觀察國產替代的自媒體,我想的更多的是這樣一款產品背后折射出來的信息:如果我們可以生產高端芯片,那么它到底可以給我們帶來什么。
對芯片的需求壓力,可能會得到較大的緩解
由于目前很多消息仍然處于不透明的狀態(tài),所以我們并不知道這款印著CN的芯片具體是個什么制程水平,有up主已經聯(lián)系到了裝備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實驗室進行更高階的分析——等分析結果出爐,我們就可以獲得足夠扎實的信息了。
但退一萬步說,哪怕這個芯片不是7nm,即便是14nm甚至28nm,其實都已經足夠振奮人心了。因為現(xiàn)實世界里,28nm制程芯片的生產能力就足夠滿足80%的需求了——汽車、家電、消費電子、工業(yè)……這些領域雖然曝光不如尖端的CPU、GPU和AI,但其實貢獻了絕大多數(shù)的芯片需求。
從整個市場來看,市面上52%的芯片都是28nm以上的成熟制程,拿下28nm就已經是有了保險,如果最后證實咱們能拿下14nm,7nm,那可真的就是“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
高端芯片的本土制造,意味著中國本土的芯片消費者們的議價權得到史詩級強化——廠商依靠獨家技術獲取超額利潤的空間會被壓縮,國內需要芯片來驅動自家產品的企業(yè)將喜迎一輪“技術驅動的降本增效”——AI、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等等行業(yè)都會因此而獲益。
一條新的半導體產業(yè)發(fā)展路線正在漸漸顯現(xiàn)出它的輪廓
華為新產品的市場反響就不多說了,基本上是上多少搶多少,銷路不要太好。而華為,也不負眾望,用這一輪熱潮,給我們顯示出了一種新的模式。
ASML拿了臺積電、三星和英特爾的投資這件事大家都知道,因為ASML作為頂級半導體裝備制造商,全世界所有芯片廠幾乎都渴望獲得它的設備來讓自己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yōu)勢。臺積電、三星和英特爾這三巨頭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們會給ASML大力支持,讓ASML給自己提供足夠先進的裝備。
產業(yè)鏈上,臺積電他們是相對的下游,ASML是上游——而正是來自下游晶圓廠的雄厚財力支持,上游的裝備商才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研發(fā)動力。
而對我們來說,我們天然的優(yōu)勢是極其龐大的消費市場——14億人口的單一市場,規(guī)模比北美和歐洲加起來都大,這個終端的消費市場如果可以調動起來反哺上游,那么將形成一股極其澎湃的力量。
華為新產品的這波熱潮就顯示出了這種傾向:消費者用真金白銀支持消費電子廠商的產品,廠商回籠資金后則可以和上游芯片廠合作一起強化生產工藝,逐步提高良品率、降低成本,把生產工藝打磨成熟。然后芯片廠再拿著賺來的錢去鼓勵更上游的設備商、材料商升級迭代。
以蘋果為例,蘋果對供應鏈的管理在業(yè)內堪稱頂尖,其中很特別的一項就是蘋果定制先進的生產設備給自己的供應商使用,還會派駐工程師和供應商們一起合作解決技術難題。在這個過程中,蘋果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優(yōu)勢。
其實這種套路并不新鮮,消費電子行業(yè)一直都是這樣玩的,只是這次,我們終于把這個玩法用在半導體行業(yè)里了。
路子走通了,剩下的事情就很好辦了。
這次對信心的提振,尤其有意義
昨天發(fā)布后,今天的股市里一片熱潮——各種和半導體相關的股票都一路飄紅,這就是信心的價值。你說這種信心是怎么來的?還不是一刀一槍在科技的征途上干出來的么。
華為的研發(fā)費用擺在那里,每年基本上都在千億以上的規(guī)模,常年世界第二,僅次于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大家都調侃“遙遙領先”,但在研發(fā)費用上來看,人家確實是遙遙領先。你舍得做研發(fā),大家都看在眼里,也會對你漸漸抱有期待,然后你的研發(fā)投入獲得了回報,大家的期待也漸漸落實,于是對你也有了信心。
這個過程走個三四次,信心也就建立起來了。
總結
最后,總結一下高端芯片國產化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第一,它有望降低我們獲得高端芯片的成本,由此而來將會降低大量行業(yè)的成本、提高大量行業(yè)的生產力水平,最后的社會效益是巨大的。
第二,它能夠讓我們跑通“終端品牌反哺晶圓廠,晶圓廠反哺設備廠”這條路線,讓中國半導體行業(yè)從龐大的本土消費市場里獲得大量的資金支持。
第三,它建立起了信心,建立起了模板,不論是面子上還是經濟上,都讓大家徹徹底底相信:在這個時代,做底層技術突破的,不僅能收獲尊敬,更能獲得經濟上的收益。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