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摳門”老板!衣服打補丁,年入20億

他大概是航空界最“摳門”的老板了。
別人家的航班主打一個高大上,不僅有免費的航空餐,還會提供各式各樣的免費飲料。
而他的航班啥都沒有,沒有免費餐飲,不給免費托運,甚至連廚房都拆了,空出來的位置安上座椅,一趟多拉6個人。
別的航班有豪華寬敞的商務艙,乘客只要肯花錢,就能享受更好的服務。
他卻覺得沒必要,本著“能坐就行”的原則,把商務艙也給撤了,原本150座的飛機,硬是擠了180多個座位。
座位間距小、座椅材質(zhì)硬,還不能調(diào)整靠背角度,被人們戲稱為“空中綠皮火車”。
他甚至計劃在飛機上推出站票,連方案都想好了,可惜最終沒能通過。

但就是這樣一個摳門的老板,卻帶出了全中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2023年盈利20多億元,居國內(nèi)50多家客運航空公司之首。
他叫王正華,他的航空公司叫“春秋航空”,被譽為“中國第一廉航”,堪稱“航空界的拼多多”。

在航空業(yè)不景氣的今天,國內(nèi)三大航(中國國際航空、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南方航空)普遍虧損,東航去年虧了81億,南航虧了42億,國航虧了10個億。
那么,春秋航空為何能逆勢崛起?王正華做對了什么?

“讓老百姓都能坐上飛機”
曾有人驚嘆中國航空業(yè)規(guī)模之大,說中國有3億多人坐過飛機,幾乎相當于美國的總?cè)丝凇?/span>
而王正華關(guān)心的是,中國還有10億多人從未坐過飛機,不應該忽略這個龐大的群體。
所以春秋航空成立之初,王正華就有著非常明確的定位,那就是辦“廉價航空”,把機票的價格打下來。
他說,“航空不應是非富即貴的,應該讓更多家庭坐得起飛機。”

同樣的航路,他家的票價比同行普遍低30%以上,也就是說,別人賣500元的機票,他只賣不到350元。
淡季還會推出特價票,99元、199元、299元等,甚至一度賣過1元的特惠機票,只要能賺回燃油附加費就行。
由于票價過于便宜,他曾因“擾亂市場”被開出了15萬的罰單,1元機票也在賣出400張后被緊急叫停了。
他卻并不在意,依然努力將廉價航空進行到底。

你可能會問,王正華把機票賣這么便宜,能賺到錢嗎?
還真能賺錢。
由于票價便宜,他家的航班上座率奇高,約90%,幾乎接近滿載,遠高于同行75%的平均水平。
另外,王正華能省則省,把運營成本也壓縮到了極致。
公司124架飛機,全部采用窄體機A320、A321及neo版本,機型單一,維修保養(yǎng)都走同樣的流程,簡單高效。
以2023年上半年為例,在飛機及發(fā)動機維修一項上,春秋航空的支出是2.96億元。
而作為對照,中國三大航之一的南方航空,該項支出是48.5億元,兩者足足相差了16倍。
這種省法,春秋航空想不賺錢都難。

航空成本的另一個大項是飛機燃油,一般會占到總成本的30%以上。
為了省油,王正華使盡了渾身解數(shù)。
他要求飛行員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飛機飛得更高一些,因為高空空氣稀薄,飛行阻力小,消耗的燃油量自然會相應減少。
飛機上攜帶的重量也有嚴格限制,就連雜志都要換上薄的,努力減輕空中負重。
此外,王正華還砍掉了一切不必要的服務。
其他航空公司普遍接入的中航信系統(tǒng),春秋航空沒有接入,每年為此省下上億元;
撤掉商務艙、廚房和餐車,為客艙增加30多個座位,分攤到每個人的頭上,成本又降了14%~15%;
“超惠飛”不提供免費餐飲和免費行李托運,進一步降低成本,同時也為乘客減少了開支。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其他航司所謂的免費航空餐,其實早已暗含在了高價機票中。

一系列的“摳門”操作下來,春秋航空的運營成本遠低于行業(yè)平均水平:
主營業(yè)務成本低62%,營銷成本低78%,管理成本低50%,財務成本低60%。
這些省下的錢,足以對沖便宜了30%的票價,也牢牢奠定著春秋航空“中國第一廉航”的地位。
在其他航司著眼于富人和中產(chǎn)的時候,王正華努力服務于普通大眾,收獲著最龐大的市場。
因為他是真正從窮人家庭走出的孩子,非常清楚底層百姓需要的是什么。

“春秋國旅”的崛起
王正華是上海人,1944年出生于一個貧苦家庭,家里兄弟姐妹7人,王正華是老大。
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靠著微薄的工資勉強養(yǎng)活一家9口。
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王正華每天5點起床,在弟弟妹妹們熟睡的時候,他已輕手輕腳地準備好一大家子的早餐。
由于家里窮,負擔不起更多孩子的學費,王正華作為長子,得到了唯一的上學機會。
他自覺虧欠了弟弟妹妹們,所以每天放學就當起小老師,給弟弟妹妹們講課。
要想把課程講清楚,就必須吃透書本的每一個知識點,王正華努力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高中畢業(yè)后,王正華進入當?shù)氐慕值擂k,成了一名基層員工。
他工作踏實,肯吃苦,頗受領(lǐng)導賞識,兢兢業(yè)業(yè)干了幾年后,被一步步提拔為街道辦副主任。
時值上世紀70年代末,大批知青返城,回到了上海。
這可讓領(lǐng)導犯了難:一下子涌入這么多知識分子,都等著安排工作,怎么辦?千斤重擔,推來讓去,最終落在了王正華的身上。
上級要求很明確,不能打消知青們的積極性,不能冷落他們,要讓他們有工作、能養(yǎng)活自己。
為了解決知青們的就業(yè)問題,王正華跑遍了各企業(yè)各單位,卻一個崗位都沒能談下來。
他一賭氣,索性想了個主意:既然沒有現(xiàn)成的崗位,那我就自己創(chuàng)造崗位。
借著改革開放的浪潮,王正華先后創(chuàng)辦了6家企業(yè),包括汽車修理廠、貨運公司、長途客運公司、出租車公司等。
按當時的政策,每安排一個知青就業(yè),能獲得500元貸款。
這些企業(yè)都是靠貸款辦下來的。
得益于上海經(jīng)濟的崛起,這些企業(yè)大部分發(fā)展得都很好,不僅解決了知青們的就業(yè),還創(chuàng)造了非常不錯的經(jīng)濟效益。

他的客運公司擁有40輛大巴,穿梭于上海與揚州之間;
貨運公司每天至少能接到70張運單;
修理廠的活兒也特別多,忙都忙不過來。
王正華每天奔波在機關(guān)和企業(yè)之間,飯都顧不得吃一口,常常一忙就到了半夜。
但他樂此不疲。他發(fā)現(xiàn),自己對辦企業(yè)的熱情很高,自己直來直去的性格不適合官場,在企業(yè)里卻如魚得水。
他的心態(tài)慢慢發(fā)生了變化,終于在1982年,38歲的王正華辭掉了鐵飯碗。
領(lǐng)導極力挽留,周圍同事也對他的做法很不理解,但王正華去意已決。
6家企業(yè)不能全帶走,好說歹說,最終同意他帶走一個,那就是最不景氣的旅行社。
旅行社的名字叫“春秋旅游社”,坐落在街邊一個2平米的鐵皮營業(yè)廳內(nèi),簡單得有些寒酸。

當時,旅游市場最大的客源是單位團體游,被幾家國有旅行社牢牢把控著,春秋旅游社毫無競爭力。
王正華研究之后,借鑒了歐美發(fā)達國家的旅游業(yè)發(fā)展經(jīng)驗,開始專攻散客。
在他看來,隨著國內(nèi)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散客旅游一定會超越團體游,成為市場主流。
于是,他近乎孤注一擲地拿出6000塊錢,租下了市中心一套100平米的商鋪,又用5000塊進行了豪華裝修。
他制定了適合散客的旅游線路,如“上海周邊游”“海南島七日游”等,做成宣傳海報,分發(fā)到上海的大街小巷。
新穎的旅游模式,豪華的裝修風格,很快吸引了人們的關(guān)注,不少人拿著海報慕名前來,報名參團。

僅僅用了一年,春秋旅游社的年營收便從1萬元猛增至64萬元,次年又增至120萬元,成為旅游業(yè)的一匹黑馬。
王正華適時將“春秋旅游社”升級為“上海春秋國際旅行社”,簡稱“春秋國旅”,并非常前衛(wèi)地引入代理商模式,在全國范圍內(nèi)喊出“自己只拿10%利潤,其余90%全部返給代理商”的口號。
代理商的加盟,讓春秋國旅的規(guī)模迅速膨脹,到了1994年,春秋國旅已在全國擁有31家分社、3000多家代理,被國家旅游局欽點為“全國第一”。

主攻散客,讓王正華走在了行業(yè)的前頭,當幾個國有旅游巨頭終于反應過來的時候,王正華已將春秋的旗幟插遍全國。

“中國廉航第一股”
經(jīng)營春秋國旅的同時,王正華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遠途旅游中,交通費用占到了旅游總成本的50%~70%。
也就是說,游客有多一半的錢都花在了機票上。
王正華就想,為什么不辦一家廉價的航空公司呢?航空不應只是有錢人的專屬,應該讓更多普通人坐得起飛機。

那時的航空業(yè)還沒有對民營企業(yè)開放,為了申請民營航空資質(zhì),王正華開始定期給民航總局寫簡報,闡述民營航空的重要性。
每個季度一封,一寫就是好幾年。
有人說他是在做無意義的事情,王正華卻說,一旦國家給民營企業(yè)開了口子,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我。
定期寫簡報的同時,王正華也開始了在航空領(lǐng)域的布局,為了更多地了解航空市場,他開始嘗試包機業(yè)務。
他調(diào)研了國內(nèi)各大航空公司,了解到北京飛上海的某380座航班,返程時由于是夜間,經(jīng)常會空出200多個座位。 他便找航空公司商量,看能不能把這些空座低價賣給他。
對航空公司而言,這些空座本就屬于資源浪費,所以很痛快地答應了王正華,將機上200個座位以市場價1/3賣給他,條件是他必須保證每個月賣掉5000張票。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嘗試,得益于春秋國旅在全國范圍內(nèi)的布局,這些夜間特價票賣得異?;鸨?。
僅僅一個月,王正華就賣出了1.5萬張。

這無疑是一場“三贏”:
航空公司賺了盈利,旅客享受了實惠,春秋國旅也贏得了口碑,“坐上飛機去旅行”成了春秋國旅最響亮的口號,傳遍了大江南北。
夜間特價票的火爆,讓王正華確定了廉航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他開始整架整架地包機。
從1997年到2004年,7年間,春秋國旅累計包機3萬架次,覆蓋全國30多座城市,客座率高達99.07%。

正所謂機會往往留給有準備的人。
2004年,民航總局終于同意民營企業(yè)經(jīng)營航空公司,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經(jīng)常寫簡報的王正華。
當年全國一共批準了3家民營航空,王正華的春秋航空就是其中之一。
2005年7月,春秋航空的第一架飛機順利起飛,它主打“廉價航空”“草根航空”,砍掉機上一切不必要的服務,票價比同行低了整整30%。
價格上的巨大優(yōu)勢,讓春秋航空的機票迅速搶購一空,人們這才知道,在低價面前,座位硬、空間窄、沒餐食等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網(wǎng)友們調(diào)侃著,“只要他不嫌我窮,我就不嫌它擠?!?nbsp;

超高的上座率,嚴格的成本控制,讓春秋航空在成立的第一年,在只有3架飛機的情況下,就實現(xiàn)了盈利,開航8個月大賺1000萬元。
之后一路高歌猛進,第二年盈利3000萬元,第三年盈利8000萬元。
王正華打破了業(yè)內(nèi)航空公司成立前3年只虧不賺的魔咒,創(chuàng)造了一個平民的奇跡。
2015年1月,春秋航空成立的第十個年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被譽為“中國廉航第一股”。
當天,王正華帶著100名員工,身穿中式服裝,在上交所交易大廳打起了太極拳,吸引了全場的熱情圍觀。
大半生奔波操勞,這一年,王正華已71歲。


“錢一半是賺的,一半是省的”
常有人說,會花錢的人才會賺錢,花得越多賺得越多。
但王正華覺得,這句話純粹是商人們?yōu)榱速u貨,編造出的低劣謊言。
他信奉著小時候母親常常念叨的那句話:“錢一半是賺的,一半是省的?!?/strong>他把這句話記了一輩子,也踐行了一輩子。
如今的春秋航空已是中國最大的民營航空公司,擁有124架飛機,市值高達570億元。
王正華身為老板,辦公室卻只有區(qū)區(qū)10平米,辦公室里最貴的家具,是一張他20年前花100塊買的沙發(fā)。
他經(jīng)常熬夜在辦公室工作,一年有100天以上的時間都睡在這張沙發(fā)上。

出差在外自帶泡面榨菜,旅館只住三星級以下的,身上一套西服穿了20多年,最大的補丁有24厘米×34厘米。
當被問到為何這么有錢還對自己這么“摳門”時,王正華說:
“不是錢的問題,關(guān)鍵是資源問題。地球的資源是整個人類的,不是說你有錢就可以去揮霍。”

雖然節(jié)儉到了骨子里,但對待員工,王正華卻非??犊?/span>
對于自己一手創(chuàng)辦的春秋國旅,他只拿20%的股份,其余大部分都分給了員工。
春秋航空他也只拿30%的股份,其余的同樣分給員工。
他手底下的飛行員們,薪資普遍比同行高出20%,普通員工也要比同行高出10%以上。
這也是員工們能夠兢兢業(yè)業(yè)、勁兒往一處使的關(guān)鍵。
在安全方面,王正華從不吝嗇。
2024年2月8日,春秋航空以連續(xù)安全飛行300萬小時的成績,被民航局授予“飛行安全三星獎”,成為全中國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民營航空公司。
王正華說,“在航空界,安全凌駕于一切之上,因此我在選擇機型、硬件、機長、發(fā)動機等方面,都嚴格表示要最好的,以保證旅途的絕對安全?!?/strong>
成立18年,安全運行18年,累計將2億多旅客安全送達目的地,這是王正華無比自豪和欣慰的事情。

如今的王正華已是80歲高齡,仍每天工作在一線。
春秋航空每天的運營數(shù)據(jù)會在次日凌晨4點更新,王正華會準點醒來,第一時間查看數(shù)據(jù)并作出批示。
同時,他也在逐步將公司移交給大兒子王煜打理。
他說,人總是會老的,會有糊涂的一天,不要等到糊涂了才想到交接,那就晚了。

受父親影響,王煜生活上非常節(jié)儉,言談舉止絲毫沒有一般“富二代”的優(yōu)越。
想當年,他曾只身帶著5萬元到美國留學,在美國待了7年,邊打工邊讀書,不僅再沒跟父親要過錢,回國的時候還帶回了2萬美金和2個碩士學位。
他從公司基層一步步干起,和員工打成一片,員工們提到他時會笑著評價:“王小總沒有王老總那么霸氣。”
他和公司其他兩位高層共用一間辦公室,辦公室設施簡陋,3張桌子并在一起,就占去了大半的空間。
他的理解是,“夠用就好”。

這對父子始終將“安全”和“節(jié)儉”視作公司的根基。
他們很清楚,對于很多在外打拼的人來說,飛機上舒適的座椅和優(yōu)質(zhì)的服務,遠不及一張便宜的回家票實在。
飛機不應只是富人和中產(chǎn)的專屬,因為最大的市場從來就不在鳳毛麟角的富豪,而是那千千萬萬、奮戰(zhàn)在各行各業(yè)的普通人。
服務于普通大眾,航行安全,票價便宜。
——這也是王正華帶領(lǐng)春秋航空,從眾多航司中脫穎而出、出奇制勝的訣竅。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quán)或非授權(quán)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