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M-第七分會場:碳基復合材料
原創(chuàng) 學習中國復合材料 學習中國復合材料
第五屆中國國際復合材料科技大會(CCCM-新疆烏魯木齊國際展覽中心將于2024年7月25-28日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行(25日報名)。本次會議將采用“25” 48 8 “1”展覽新模式,即2個會場,48個學術場所。 工業(yè)交流分會場,8個特色分會場,1個大型展覽,預計規(guī)模將達到5000人,展覽面積20000平方米。

分會場主題

碳基復合材料不僅具有優(yōu)異的耐熱性和低密度,而且具有優(yōu)異的機械、電氣和化學特性,廣泛應用于國防技術、衛(wèi)星導航、氣象監(jiān)測、人工智能、醫(yī)療器械等領域。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已將碳基復合材料納入“十四五”原材料產(chǎn)業(yè)和產(chǎn)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規(guī)劃,將全面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高產(chǎn)品質(zhì)量,推動產(chǎn)業(yè)基礎高級化和產(chǎn)業(yè)鏈現(xiàn)代化?;趪抑卮髴?zhàn)略需求,本分會場討論了碳基復合材料的最新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以加強科研平臺與企業(yè)之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具體包含但不限于下列主題:
(1)高性能碳/碳復合材料;
(2)表面改性和保護涂層;
(3)納米增強體和基材改性技術;
(4)研究和應用功能性碳基復合材料。

分會場組織架構(gòu)

主辦方:中國復合材料學會
承辦單位:西北工業(yè)大學、河南科學院碳基復合材料研究所、中南大學

張雨雷 教授
西北工業(yè)大學/河南科學院碳基復合材料研究所
西北工業(yè)大學教授、博導、國家領軍人才張雨雷。主要研究碳/碳復合材料的長壽命耐高溫氧化/燒損鍍層和高性能納米增強體材料。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大項目項目、國家重點R&D項目項目等20余項;發(fā)表150多篇SCI論文,出版3本專用教材,授權(quán)30多項發(fā)明專利;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3項、陜西高??萍佳芯績?yōu)異成果1項。

曾毅 教授
中南大學
曾毅,教授,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國家青年人才。長期從事碳/碳復合材料、碳/陶瓷復合材料和超高溫陶瓷復合材料的設計、制備和抗燒損和抗氧化研究;主持了多個國家重點項目,在航天耐高溫復合材料領域攻克了多項核心技術,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技術發(fā)明一等獎;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arbon,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Journal of American Ceramic 國內(nèi)外著名期刊Society發(fā)表了50多篇文章,獲得了10多項國際和國家發(fā)明專利。

分會場秘書

李 濤 河南省科學院碳基復合材料研究院
王依晨 中南大學

大會征稿

本次會議的選舉分為摘要和整篇文章。所有的提交都是在線的。登錄會議官網(wǎng)進行提交。所有文章都需要提供英文標題和摘要。只有提交摘要才能申請口頭報告。分會場主席將選擇口頭報告和海報,選出最好的推薦論文(全文),發(fā)表會議的中文合作期刊或英文合作期刊。
截止日期:2024年4月30日
摘要錄用通知:2024年6月10日
注意:不做報告也可以正常注冊參加會議。
本次會議學會將制作電子版會議論文集,免收版面費,進入學會官網(wǎng)或會議官網(wǎng)下載閱讀。


會議的基本概況

會議名稱:第五屆中國國際復合材料科技大會(CCCM-5)
會議時間:2024年7月25日-28日(25日注冊)
會議地點:新疆 烏魯木齊 新疆國際展覽中心
會議規(guī)模:5000人
大會官網(wǎng):https://cccm5.csfcm.org.cn
大會榮譽主席:杜善義 教授
會議主席:俞建勇 教授
會議副主席:侯曉 教授,王玉忠 教授,張聯(lián)盟 教授,宮聲凱 教授,李賀軍 教授,董紹明 教授,周利民 教授
組委會主任:葉金蕊 教授
彭華新國際會場主席: 梁瑞鳳教授 教授、王浩 教授
主辦方:中國復合材料學會
承辦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科技廳、新疆大學、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烏魯木齊市科技局、中國復合材料協(xié)會秘書處、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待增)
本文發(fā)表合作機構(gòu)(按名字拼音首字母排序):
中文期刊:《安全與電磁兼容》、《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材料工程、材料研究報告、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粉末冶金技術、固體火箭技術、工程材料與結(jié)構(gòu)、《工程科學報》、《航空學報》、航空制造技術”、新的化學材料、《機械科學與技術》、《金屬學報》、《力學報》、強度與環(huán)境、《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應用數(shù)學與力學、中國科學:技術科學、中國塑料(待增)
2.英文期刊:《Acta Metallurgica Sinica》、《Advanced Composites and Hybrid Materials》、《Advanced Fiber Materials》、《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Applied Composite Materials》、《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Composites Part A-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Engineered Science》、《ES Energy & Environment》、《ES Food & Agroforestry》、《ES Materials & Manufactu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ghtweight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Systems Modelling and Testing》、《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Minerals Metallurgy Materials》、《Nano Research》、《Nano-Micro Letters》、《Research Topic in the Journal of Frontiers in Materials: 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oncrete Composites》、《Special Issue in the Journal of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New-generation nano-engineered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Special issue in the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mpowering smart measurement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s with self-sensing concrete》、《Thin-walled Structures》(待增)

日程概覽



大會注冊

這個會議網(wǎng)站(https://cccm5.csfcm.org.cn)支持微信、支付寶等在線支付方式;公共賬戶用戶選擇銀行轉(zhuǎn)賬后,需要上傳支付憑證并批準;現(xiàn)場信用卡用戶注冊后選擇現(xiàn)場支付,現(xiàn)場信用卡支付。
資費標準:

注:1. 上述費用包括大會報名費、餐費、教材費,不包括會期住宿費;
2. 申請成為學會會員后,可按會員資費標準繳納費用;
3. 會議報名費將出具電子發(fā)票。
4. 如果通過網(wǎng)站選擇微信、支付寶在線支付方式,付款后將被判定為完成注冊。
原標題:《CCCM-第七分會場:碳基復合材料
閱讀原文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quán)或非授權(quán)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