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古代青銅藝術的魅力!松江區(qū)博物館開展“銅鏡”研究活動
“原來古人4000多年前就開始照鏡子了!”4月21日,十多個親子家庭走進松江區(qū)博物館,參加銅境研究課程,了解銅鏡的前世。孩子們還親自制作手工藝品,展示“銅境”之美。
想像一下你是幾千年前的古人,當你第一次在河上看到自己的倒影時,你會有什么感覺?”研究課程一開始,博物館開放教育部主任吳顏就向孩子們提問。他說:“我肯定會很驚訝,然后迅速地給身邊的人打電話,讓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神奇的發(fā)現(xiàn)。松江區(qū)教育學院附屬實驗學校5(5)班董鑫濤首次競賽。那么你知道第一面鏡子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長什么樣子嗎?”吳顏繼續(xù)提問。
在這種輕松舒適的氛圍中,銅鏡的歷史像故事一樣生活在孩子們的心中。原來銅鏡的出現(xiàn)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齊家文化遺址。第一面出土的銅鏡叫做“七角星幾何鏡”。說著,吳顏帶大家去參觀展示柜里的雙魚紋銅鏡。我看到兩條鯉魚在藍黑色的圓形銅鏡上相遇,在海浪中嬉戲,非常生動。
參觀講解結束后,工作人員給每個孩子發(fā)了一套手工材料,里面有五顏六色的竹條、相框和魚形透明紙板。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開始認真編織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鯉魚。半個小時后,每個人手里都拿著一副“魚鏡”作品。
據了解,2022年松江區(qū)博物館被確定為松江區(qū)研究基地。作為傳統(tǒng)文化宣傳展示的重要窗口和“第二課堂”教育的重要場所,博物館研究課程根據學齡學生的思維能力,專注于收藏文物資源,開發(fā)設計了一系列研究課程。課程主要面向9~14歲學生推廣,內容設計層次分明。學生可以在展廳近距離觀察文物,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增強專業(yè)學習的趣味性。活動一上線就備受青睞,每一次參與名額都被搶走。
文字,照片:賈麗
原題:“感受古代青銅藝術的魅力!松江區(qū)博物館開展“銅鏡”研究活動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