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亮校園,與法“童”行。 海門法院速裁庭法官進入校園宣講民法
"法官,你胸口戴著什么勛章?"
"為什么要在開庭時宣布法庭紀律?"
"什么是傳票?什么是民事判決?"
原來我們的衣食住行都和民法有關?。?/p>

5月23日下午,海門區(qū)第一實驗小學教室不斷傳出這樣的問答。海門法院速裁庭法官助理張小敏站在講臺上,耐心細致地回應孩子們的問題,以民法典宣傳月為契機,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活潑的法治課,以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觀念,增強守法理念。
為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高課程的互動興趣。講座開始時,張小敏特意拿出法徽,向學生討論法徽中“谷穗、齒輪、中國手表、天平”的具體含義,讓他們了解司法為民、公平正義的理念。為了加深學生對訴訟程序和審判活動的理解,我們將從民事起訴的格式、傳票的意義、民事判決的內(nèi)容和審判程序等方面進行解釋。進入宣傳主題后,除了圍繞民法頒布的意義和民法的基本內(nèi)容進行講座外,結合“未成年人格權保護”,針對學生提問。、“父母對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責任”、詳細回答了“未成年人民事行為”相關案例。
講座結束時,一位同學自信地進行了總結發(fā)言,他說:“我將來想成為一名法官,希望能夠利用民法幫助更多人維護合法權益!
“成為法官有很長的學習路要走。作為一個未成年人,除了學好文化知識,還應該從小就有法律觀念,努力成為一個學法律、知法律、守法的好男孩!”
活動生動有趣,充滿樂趣。速裁庭以此次法治課宣講為契機,在學生心中種下遵紀守法的司法種子,讓未成年人成為健康向上、禮貌守法的好少年。
原標題:“典”亮校園,與法“童”行。 海門法院速裁庭法官進入校園宣講民法
閱讀原文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