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翹首以盼首個5億+國產電影
原創(chuàng) 壹叔團隊 壹娛觀察

文/大娛樂家
2025年暑期檔已然過半,首個票房破5億的電影仍未現(xiàn)身?!顿_紀世界:重生》正以緩慢的增速朝著5億大關邁進,而國產電影方面,已上映的作品都不具備沖擊5億+票房的實力。
從當前情況來看,今年暑期檔前半程,一方面好萊塢電影如泄洪般同步上映,《侏羅紀世界:重生》《碟中諜8》《新·馴龍高手》《F1:狂飆飛車》《超人》等多部好萊塢大片填補了市場空缺,成為票房主力;另一方面,國產電影雖數(shù)量不少、題材多樣,也有大制作影片登場,卻陷入了與預期相差甚遠的困境。

備受期待的陳可辛新作《醬園弄·懸案》在口碑和票房上均未取得明顯突破。即便有章子怡主演、改編自民國真實事件的亮點,其豆瓣評分僅為5.7,票房停留在3.74億。觀眾評價多集中在“懸浮”“用力過猛”“敘事割裂”以及“看了個預告片”等方面。與此同時,陳思誠團隊擅長的情緒化懸疑電影《惡意》、追光動畫“新文化系列”第二部《聊齋:蘭若寺》等往年暑期檔的常勝之作也票房乏力。最令人惋惜的是,《無名之輩:否極泰來》作為當年黑馬電影的第二部,票房僅5100萬左右,草草收場。
今年國產電影的票房焦慮早已不是新鮮事。自春節(jié)檔《哪吒2》一枝獨秀后,各個檔期都十分慘淡。暑期檔原本是國產片最有可能迎頭趕上的時機,如今這個機會正逐漸消逝。一方面,觀眾為國產片買單時愈發(fā)謹慎;另一方面,宣發(fā)和內容層面的“套路”不斷被識破,像點映口碑發(fā)酵、明星主創(chuàng)下場吆喝、平臺花式炒熱預期、卡段式點燃社會情緒等曾經有效的手段,似乎已無法掩蓋影片內容本身的不足。

在今年暑期檔,國產片“扎堆改檔”的熱鬧與“難以破圈”的無力并存。大家都在期待,誰會成為首個突破5億票房的國產贏家?這不僅關乎商業(yè)成績,更是對內容誠意、觀眾信任和行業(yè)信心的一次集體考驗。
01

“情緒”為重,“耐心”在耗盡
過去幾年,國產電影憑借情緒營銷和社會議題型選題一度收獲口碑紅利,但好景不長。當觀眾一次次在“改編真實故事”或“群星云集”的敘事包裝中失望,如今他們開始用實際行動表達不滿。
《醬園弄·懸案》就是典型例子。宣傳主打“女性視角”“復盤民國懸案”,還從一部長片重新剪輯成上下兩部公映,這反映出導演無法按自己的意圖呈現(xiàn)故事,導致成片節(jié)奏混亂、角色動機空洞。

《醬園弄·懸案》劇照
即便陳可辛、章子怡、雷佳音、楊冪、趙麗穎、易烊千璽的全明星主創(chuàng)陣容頗具吸引力,也無法彌補內容帶來的失望。更關鍵的是,“名導+明星”的配置對普通觀眾并無天然號召力,爭番位、搶戲份還引發(fā)了明星粉絲大戰(zhàn),拖累了電影口碑。該片豆瓣評分5.7,在抖音上評分也只有6.2分。

《醬園弄·懸案》豆瓣評分、抖音評分
3.74億的票房,可能讓電影下部更難公映,陳可辛在一定程度上又誤判了市場和觀眾。
此外,《醬園弄·懸案》引發(fā)的另一個現(xiàn)象值得行業(yè)深思。在社交媒體上,“博主批評《醬園弄·懸案》成為一種政治正確”,無論博主是否看過電影、身份如何,都跟風評價,這反映出觀眾對這類國產電影的不信任,甚至形成了難以消除的刻板印象,也是情緒的一種“變種”。

社交平臺上關于《醬園弄·懸案》的評價
觀眾的不信任不僅體現(xiàn)在個別影片的差評上,還體現(xiàn)在對整體國產片觀影意愿的下降。越來越多觀眾選擇“先觀望、后買票”,等口碑出爐后再做決定。這種消費邏輯壓縮了國產片首周的爆發(fā)力,讓中腰部影片更難獲得排片機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像肖央、娜扎領銜的喜劇《人生會議》,以及《無名之輩2》,口碑崩盤后幾乎在院線“兩日游”?!稛o名之輩2》雖還有幾千場排片,但基本無票房產出,5100萬左右的票房成績較前作大幅下跌。
即便陳思誠監(jiān)制的懸疑大作《惡意》,精巧的議題設計和情緒迎合也讓觀眾逐漸疲憊,這或許是對他的又一次警示。

《惡意》劇照
不過,近期兩部作品接連提檔,說明暑期檔仍有空間。
大鵬導演的《長安的荔枝》點映口碑不錯,收獲近5000萬票房,但同名劇集的低迷可能影響其前期爆發(fā)力。從點映口碑看,“看完覺得沒有浪費錢”的評價預示著影片前景較好,有望成為暑期檔、乃至春節(jié)檔之后首部破5億的國產電影。
《你行!你上!》作為典型的姜文作品,姜文入駐B站等操作更像是形式大于內容的宣發(fā)實驗。7月16日點映后,“抽象”成為最多評價?!懊駠壳贝笃鸫舐浜?,姜文選擇不妥協(xié),正如他所說“自己捋舒服”,但大眾票房前景可能不太樂觀。

B站截圖
當觀眾對情緒操作和形式營銷的免疫力增強,國產片要實現(xiàn)票房增長,回歸內容本身是唯一出路。
02

內容創(chuàng)新遲滯,得向好萊塢學習
如何拍得更“真”
2025年暑期檔國產電影的問題,并非觀眾不愿進影院,而是影院里沒有能讓他們沉浸的作品。也就是說,觀眾拒絕的是內容貧乏、視聽虛假的國產電影。
好萊塢今年暑期檔的《F1:狂飆飛車》就是反例。
其故事毫無新鮮感,是落魄老將帶新人重返賽場并贏得尊重的“流水線產品”。

《F1:狂飆飛車》劇照
但影片憑借偏執(zhí)的實拍追求,讓“老套路”有了新感覺。
布拉德·皮特親自駕駛賽車在全球真實賽道拍攝,IMAX規(guī)格全程實拍,車內搭載定制微型攝影系統(tǒng),配合高速攝影、現(xiàn)場收音和震撼配樂,營造出“在銀幕上貼著地面飛馳”的沉浸感。無論是否炫技、老套,能用技術誠意還原真實,帶動觀眾情緒,就是電影的成功。
影片的實拍標準類似《壯志凌云2》的賽車版,從賽道到車隊組裝、選手換胎,每一幀都基于真實動作捕捉與工業(yè)調度。即便對F1不感興趣,也會被現(xiàn)場感吸引。這是一部靠視聽完成度征服觀眾的電影。

《F1:狂飆飛車》劇照
該片豆瓣開分8.6分,成為今年暑期檔口碑最佳影片,上映一周多后評分還漲到8.7分,可見觀眾對內容的認可。雖目前不到3億票房不算出色,但呈逆勢上揚態(tài)勢,在高口碑低排片的暑期檔已算不錯成績。
這表明,觀眾希望在影院看到與家中屏幕不同的“電影感”,被大銀幕內容“共振”,而非看熟臉明星走過場。

國產電影的問題在于對“真實”的誤解和對“技術”的輕視,這種差距影響了觀眾的觀影決策。不是觀眾苛刻,而是中國電影還未用成熟的工業(yè)語言回應市場。
更令人擔憂的是,國產片創(chuàng)作視野不斷內卷,多數(shù)作品在安全題材、熟悉類型、確定市場中徘徊,不愿承擔創(chuàng)新風險。
2025年暑期檔上映影片不少,題材看似多元,但大多是相似故事不同包裝?!稅阂狻返墓适玛悇P歌13年前就在《搜索》里講過,七月底八月初還有被稱為“抗日三兄弟”的《南京照相館》《731》《東極島》三部同題作品,雖有投入吸引力,但對觀眾“看待主旋律”態(tài)度的把握還不確定。

《東極島》劇照
問題或許不在于“有沒有5億+”,而在于“有沒有一部值得5億+的作品”。對于追求高娛樂性和極致視聽的暑期檔大片,國產電影需給出更新更真的創(chuàng)作。
暑期檔還剩半程,國產電影仍有機會突圍,但要正視現(xiàn)實:觀眾對國產片的信任在迅速透支,任何票房奇跡都要以內容真誠為前提。
當觀眾主動表達和篩選,這是成熟的表現(xiàn)。
成熟觀眾不愿看到創(chuàng)作者高估噱頭、低估他們的審美。
原標題:《暑期檔苦等首個國產電影5億+》
閱讀原文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