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長大越不愿去姥姥家?3個現(xiàn)實原因,別再怪孩子啦
網(wǎng)上有位70歲的大爺火了,他特別‘富有’,有十幾個外孫呢。一到暑假,孩子們就都跑到姥姥姥爺家去了。
十幾個外孫一起到姥姥姥爺家吃飯,老人們一天得準備5頓飯。

姥姥還特意發(fā)話,以后沒她準許不能私自拿東西吃!
不過外孫們可不愁,他們說從來不用自己動手,姥爺會把吃的一個一個拆開,然后硬塞給他們。雖說一個暑假老人的退休金可能會被吃光,但姥姥姥爺享受著子孫滿堂的熱鬧,特別開心。
但和這個熱鬧的大家庭不同,一些小家庭的孩子,卻是越大越不愿意去姥姥家了。我女兒有幾個好朋友,去年還有去姥姥家過暑假的。
今年聽我女兒說,她們一個都沒去姥姥家過暑假,都不愿意回去。
后來了解到,去年去姥姥家過暑假的同學,也是在媽媽強迫下才去的。
這是咋回事呢?為啥孩子越大越不喜歡去姥姥家呢?
3個現(xiàn)實原因,揭開孩子不愿去姥姥家的真相
原因一:缺少同齡玩伴
孩子在學校有同學一起寫作業(yè)、玩游戲,暑假時,在城區(qū)的自習室、補習班這些地方,也能碰到同齡孩子,大家可以一起聊天、玩游戲。
可要是去姥姥姥爺家過暑假,大部分時間陪伴他們的只有姥姥、姥爺,就算平時關系親近,天天見面也會覺得沒新鮮感。
而且小孩子愛玩,多數(shù)孩子更想和同齡玩伴一起玩。
原因二:關系不親近

有些孩子性格內向,和姥姥姥爺關系沒那么親密。有的孩子對姥姥姥爺印象模糊,不記得小時候他們對自己的好。
部分孩子和姥姥姥爺平時互動少,只是偶爾在媽媽的視頻電話里打個招呼。這樣的孩子見到姥姥可能會覺得尷尬,讓他們暑假去姥姥家,肯定會抗拒。
就算勉強和老人待在一起,也沒什么話題,所以別太勉強孩子了。
原因三:不喜歡被嘮叨
老年人表達關心的方式,大多是反復和孩子聊天。
比如這些常見的話:

“你給姥姥講講,你在學校有啥好玩的事兒?”
“快點復習功課,一會姥姥考你?!?/p>
這些話孩子聽多了就厭煩了。和對爸媽的態(tài)度不同,孩子更難接受姥姥的關心。
畢竟姥姥比爸媽更嘮叨,哪個孩子喜歡被嘮叨呢!
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去姥姥家,主要就是因為沒玩伴、總被嘮叨、和姥姥關系不親近。
就算媽媽強迫孩子去了姥姥家,孩子也可能心不在焉,暑假過得不開心。
不過,有些姥姥會努力拉近和孩子的關系,給自己創(chuàng)造陪伴孩子的機會,享受快樂的時光。
新時代姥姥有妙招,一天做八道美食討好娃
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佳佳還沒放暑假,就著急讓媽媽暑假把她送到姥姥家。
媽媽好奇地問:“為啥這么急著見姥姥?”
佳佳仰著臉說:“姥姥又學了好幾道拿手菜,我要去吃好吃的!”
小孩子愛玩也愛吃。這位新時代的姥姥很聰明,知道“抓住孩子的胃”就能抓住孩子,平時很用心學廚藝。

她把鍋包肉、糖醋排骨、溜三樣、新三鮮、蘇子醬、熏豆腐、老式大麻花、水果撈這些孩子愛吃的菜,都做得特別好。
一天換著花樣給孩子做八道美食,正餐加水果,又營養(yǎng)又好吃。
這樣的姥姥,孩子怎么會不惦記呢!
“新時代的姥姥不好當??!”不過,佳佳的姥姥樂在其中,喜歡給外孫女做飯,看著外孫女開心地圍著自己。

和那些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回姥姥家的情況相比,這位姥姥算是很成功了。
互動話題:作為姥姥,你希望孩子暑假在家過,還是來您這邊過呢?您覺得新時代的姥姥累不累,要不要多做些努力,討好下隔輩親?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