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與茶會讓骨頭變脆?浙大醫(yī)生為你排雷
原創(chuàng) 關注健康的 浙江大學 浙江
這是不是你的日常
早上靠咖啡提神
晚上用奶茶續(xù)命
大學生有自己的“早C晚T”
不過
聽說經常喝咖啡和奶茶容易導致缺鈣
真相真是如此嗎
關于補鈣這件事
確實很容易踩坑
今天我們邀請了
浙大一院骨科專家
為大家拆解補鈣的認知陷阱
白天喝咖啡喝茶,晚上猛吃鈣片
能抵消鈣流失嗎?
答案是“不能”!反而可能“雪上加霜”。此處@所有“早C晚T”、熬夜趕DDL的大學生們。
為什么不能呢?浙大一院骨科徐三中主任醫(yī)師表示,咖啡因會抑制腸道對鈣的吸收,每攝入100mg咖啡因(約1杯美式咖啡),可能導致2 - 3mg鈣隨尿液排出;而濃茶中的鞣酸會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沉淀,讓鈣劑“白吃”。
“猛吃鈣片”還暗藏風險,人體內的鈣量維持在一個平衡狀態(tài),鈣的過多流失會導致骨質疏松,而鈣攝入過量會引起高鈣血癥,多余鈣質還可能沉積在腎臟或血管,增加結石和動脈硬化風險。

而且,鈣片并非人人都適合吃,不同類型的鈣劑有適應人群,選擇時還要特別關注鈣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例如,一些降壓藥存在引發(fā)高鈣血癥的風險,因此,高血壓患者如需補鈣,最好先咨詢專業(yè)醫(yī)生。
那么,大學生需要補鈣嗎?
其實,人體骨骼的礦物質含量在30歲左右達到峰值,隨著時間推移,骨骼中的鈣質會逐漸流失,骨量也會隨之降低。步入40歲后,如果不重視骨骼健康,就可能出現骨質疏松——別人的骨骼是“鋼筋混凝土”,你的卻是“空心磚”。
不僅如此,峰值年齡段(30歲左右)的骨量越高,發(fā)生骨質疏松的時間越晚、程度越輕。如果生活習慣不良,忽視運動及光照,經常久坐不動,挑食或過度節(jié)食,頻繁吸煙喝酒,長期飲用咖啡或碳酸飲料等,都易導致峰值骨量不高或過早出現低骨量。
哪些情況說明你缺鈣了?
這樣科學補
腿抽筋是缺鈣的典型癥狀,但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比如電解質紊亂,若水分和鹽分補充不足,也會誘發(fā)肌肉痙攣。還可能是肌肉過勞的預警,久坐久站、突然劇烈運動,過度疲勞的肌肉會因乳酸堆積和血液循環(huán)不暢而抽筋。專家建議,如果頻繁抽筋超過2周,要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查骨密度、電解質及骨代謝指標。
那么,喝骨頭湯補鈣管用嗎?
首先要明確,骨頭的含鈣量高,但通過煲湯,能溶進湯的鈣非常少。一公斤排骨煲成湯后,鈣含量只有15毫克;相比之下,牛奶每100毫升鈣的含量大概在100 - 120毫克,乳制品、豆制品的補鈣功效遠超骨頭湯。

浙大一院骨科胡懿郃教授提醒,喝湯更要吃肉,畢竟大多數營養(yǎng)都在肉里;高尿酸血癥、痛風、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患者,建議少喝骨頭湯。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我國18 - 49歲人群推薦每日鈣攝入量為 800 mg(元素鈣),50歲以上中老年、妊娠中晚期及哺乳期人群推薦每日攝入量為1000~1200 mg。但是調查顯示,我國居民平均每天只積累了400mg“磚”。
補救其實很簡單,均衡飲食營養(yǎng),多喝點牛奶,避免過度節(jié)食;午休時到樓下曬10分鐘太陽,加上適度運動,比如爬3層樓梯代替電梯——這些骨骼“定投”比買黃金都劃算。用心保護骨骼,它會在十年、二十年抑或更久遠的以后,回報你一副硬朗身板。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
堅持科學補鈣
用心保護骨骼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
鑄就身體堅實基石
做好骨骼“定投”
特別鳴謝: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
文章配圖由AI生成
AI配圖制作:浙江大學融媒體中心學生記者團 劉芯巧
原標題:《咖啡+茶=骨頭變脆?浙大醫(yī)生帶你避坑》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