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廚房火熱忙碌,居民暢享清涼幸福美食


臺風天帶來的短暫涼爽過后,上海氣溫再度攀升至35℃。在這樣的高溫下,社區(qū)廚房的工作人員仍堅守崗位。他們守在灶臺邊,與爐火相伴,揮灑汗水卻毫無怨言。記者走進小東門街道社區(qū)食堂——東小館的廚房,和大廚們一同感受這份充滿煙火氣的熱情與汗水。

“熱戰(zhàn)”從備菜開啟
上午9點,記者還沒走進東小館廚房,就聽到里面忙碌的聲響。進入廚房,有著十年廚房經(jīng)驗的詹師傅和伙伴們身著整潔工作服、頭戴工作帽,在各自崗位上有序忙碌著。

洗菜池前,師傅們認真清洗新鮮蔬菜,確保每片葉子都干凈無沙;案板旁,師傅們熟練地切配食材,刀起刀落間,食材被切成均勻形狀;角落里,還有師傅仔細檢查食材新鮮度和質(zhì)量,不放過任何細節(jié)。
師傅們臉上滿是汗珠,后背早已被汗水濕透,但他們顧不上擦拭,專注于備菜工作。詹師傅邊喝水邊說:“我們早上8點就到,從清點食材、卸貨,到備菜,一刻都沒停過,接下來還要炒菜,一直忙到晚上,一天身上要出好幾身汗。”

“桑拿房”里烹制佳肴
上午10點,雖然用餐高峰還沒到,但東小館后廚已經(jīng)爐火熊熊,鍋鏟翻飛,食材在大廚們的鍋勺間歡快跳躍。盡管風機全力運轉(zhuǎn),后廚溫度仍高達50度。僅僅幾分鐘,記者就汗流浹背,仿佛置身于“小桑拿房”。

盡管環(huán)境炎熱,詹師傅和同事們?nèi)跃o張有序地忙碌著。他們在灶爐與案板間穿梭,洗鍋、倒油、加入主料、再添配菜,動作迅速精準。不一會兒,咸水雞腿、冬瓜燒蝦皮和西紅柿炒雞蛋的香氣在東小館彌漫開來……

詹師傅趁著炒菜間隙對記者說:“現(xiàn)在天熱,我們特意調(diào)整了菜譜,做一些涼菜和清淡的當季菜,老人吃著舒服。此外,七、八月份我們還增加了綠豆湯供應(yīng),每位來食堂的顧客都能喝上。”


動力源于社區(qū)居民的笑容
10點半,東小館漸漸熱鬧起來。居民們排隊有序打飯、就餐。品嘗著美味飯菜時,他們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社區(qū)居民王叔叔特意來打包了紅燒大排、咸水雞腿等五六個菜,他說:“他們做的菜味道好,又干凈衛(wèi)生,我們吃得放心、開心。最近孫子放假在家,天熱家里就不開火了。來買一次,一家人能吃兩頓,方便、舒服。”

在附近工作的“白領(lǐng)”李先生邊吃邊豎起大拇指:“社區(qū)食堂解決了我們的大問題,特別是對于我們上班族來說,這里的飯菜不僅美味可口,食品衛(wèi)生有保證,而且性價比高。每天看到他們在高溫下堅守崗位,這種精神值得我們點贊?!?/p>


聽到居民們的認可和贊揚,大廚們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詹師傅介紹,東小廚開業(yè)才半年,就受到附近居民和企業(yè)白領(lǐng)的歡迎。目前,每天要賣出250份飯菜。詹師傅說:“居民們的滿意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再熱再累也值得。”

炎炎夏日,廚房烹飪十分難熬。但正是眾多社區(qū)食堂后廚師傅們默默承受這份“水深火熱”,才讓社區(qū)居民享受到清涼舒適與舌尖上的幸福。大廚們的堅持與付出,是對社區(qū)居民健康的承諾,他們用堅守詮釋責任,用汗水傳遞溫暖。

記者 / 鄒嘉
編輯 / 劉韞文
圖片 / 鄒嘉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 / 浦 / 進 / 行 / 時
1.
2.
JOIN US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quán)或非授權(quán)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