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秋意漸濃,暑盡涼來
處暑,意味著暑氣的終結,秋意悄然來臨。在8月23日,我們迎來了處暑節(jié)氣。此時,炎炎暑氣漸漸消退,微風輕輕拂過,天空中的浮云逐漸遠去,藍天如被清洗過一般澄澈。
處暑有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二候天地始肅,天地間的萬物開始凋零;三候禾乃登,各類農作物開始成熟。
迎秋民俗豐富多彩。
一是賞秋云。諺語說“七月八月看巧云”,此時天空疏朗,秋云輕柔靈動,正是出游賞秋的好時候。
二是開漁節(jié)。處暑一到,沿海漁民的休漁期結束。開漁儀式上熱鬧非凡,表演精彩紛呈,隨后千帆競發(fā),開啟盛大的捕撈之旅。
三是食鴨肉。鴨肉味甘性涼,有清熱養(yǎng)陰的功效,處暑時節(jié)吃鴨能緩解秋燥。人們還會買鴨送給鄰里,期盼“無病各家”。
有關處暑的農諺也蘊含著豐富的智慧。
“處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在種植棉花的地區(qū),處暑前后是采摘頭茬棉花的時期。如果處暑這天天氣晴朗,預示著整個秋天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溫度適宜,有利于棉花長出長絨,家家戶戶可以安心采摘新棉。
“處暑滿地黃,家家修廩倉”,“廩倉”就是糧倉。處暑過后,山上和田野里的糧食都變成了金黃色,人們要及時修好糧倉,等待豐收。此外,“處暑高粱遍地紅”“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紅了皮”“處暑十日忙割谷”等農諺,都表明處暑之后各種農作物開始迎來豐收。
處暑養(yǎng)生也有要點。貼秋膘要循序漸進,先調好脾胃;起居方面要遵循“早臥早起”的規(guī)律;飲食上要少食辛味食物,注重滋陰潤燥;運動要適度,動靜結合;同時要調暢情致,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
處暑,暑氣至此而止。涼風驅散了暑熱,世間萬物都步入了清秋。愿你的心情如秋日的天空一樣,高遠而寧靜,此后收獲滿滿,幸福綿長。
來源 | 經濟日報微信
原標題:《處暑丨秋意至,暑盡涼風生》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