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詩膚理起訴美妝博主T姐,背后是品牌與博主的博弈
國貨美妝品牌與博主之間的紛爭再度上演。
近期,國貨護膚品牌詩膚理發(fā)布聲明,針對美妝博主“T姐嘗護膚”此前對品牌的不當言論,已向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該博主疑似回應稱“說實話的我被告賠償50萬”,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博主硬剛品牌被起訴
據青眼號外調查,事情源于今年6月6日,“T姐嘗護膚”在《抄襲都不會抄的“國貨之恥”》視頻中,將詩膚理一款膠原眼膜與護膚品牌MTMlabo(1991年成立)的一款眼膜進行對比測評,并對詩膚理眼膜的包裝設計、用料、功效等方面提出質疑。
在視頻里,她覺得詩膚理眼膜的外包裝顏色和產品形態(tài)與MTM極為相似,“乍一看還以為是親兄弟”。此外,該博主稱詩膚理眼膜存在“偷工減料”情況,其骨膠原含量低于MTM,但二者價格相差不大,還表示因用料不足影響使用效果。她還對膜布生產商提出疑問,指出目前知名品牌的骨膠原多采購自德國Medskin工廠,而詩膚理眼膜的膜布生產商位于浙江湖州。
“T姐嘗護膚”是一位以美妝護膚產品測評為主的護膚博主,在小紅書擁有20.9萬粉絲,獲贊與收藏達116.5萬。截至目前,“國貨之恥”視頻仍可正常查看,在小紅書獲贊超8000,收藏超1000,評論超200條。
隨著言論發(fā)酵,6月7日詩膚理發(fā)布聲明回應爭議。針對外觀抄襲指控,詩膚理表示包裝形式與眼膜形狀均為廠商推薦常規(guī)設計,不構成抄襲。上海彥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洋指出,此類眼膜多為常規(guī)形態(tài),侵權界定難度大,細微尺寸差異不影響法律判斷。不過,也有網友認為詩膚理眼膜產品包裝色調、使用方法與MTM相似度較高,質疑品牌誠意。
關于膜布材質,詩膚理稱采用德國升級膜材,膠原含量更高,與MTM產品膜布不同。就被指“偷工減料”,詩膚理澄清從未宣傳含“骨膠原”,準確表述應為“膠原”,還認為“骨膠原”概念缺乏依據,易誤導消費者,德國廠家也未使用該表述。6月17日,詩膚理創(chuàng)始人Elaine也曾發(fā)布視頻回應此事。
但雙方爭端并未結束。8月25日,詩膚理再次聲明,多次溝通、澄清無果后,已向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案定于9月16日開庭。青眼號外聯(lián)系到詩膚理品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對方稱因案件未開庭,不便對外回應。
截自詩膚理小紅書賬號
青眼號外嘗試聯(lián)系該博主,截至發(fā)稿未獲回復。值得注意的是,在詩膚理起訴聲明前,8月22日該博主發(fā)布《說實話的我被告賠償50萬?。侩u肋國貨請暫停好嗎?》,疑似回應該事件。
截自T姐嘗護膚小紅書賬號
業(yè)內人士認為,博主提出質疑、督促品牌進步無可厚非,但“抄襲”“國貨之恥”等字眼有強烈道德審判意味,易觸動公眾敏感神經,引發(fā)品牌聲譽危機,這或許是詩膚理起訴的核心原因。
眼部護理火了
公開信息顯示,詩膚理品牌創(chuàng)立于2019年,專注于熟齡肌的敏感及衰老問題,旗下產品有粉底液、精華、護手霜、面膜等品類。
青眼號外發(fā)現,詩膚理抖音賬號粉絲3.6萬,累計銷量6.5萬,其天貓旗艦店粉絲達8萬。本次爭議產品疑為“凝時眼膜套組”,去年10月底上新,品牌天貓官方售價568元,銷量約800件。
近年來,消費者護膚需求升級,眼部護理成關注重點,抗衰老成為核心訴求。僅在小紅書平臺,眼部抗衰話題總瀏覽量達3.1億,互動量達76.8萬。
據青眼情報數據,2024年中國眼部護理市場規(guī)模達265.46億元,仍有增長潛力。在此趨勢下,美妝品牌加大研發(fā)投入,針對眼部及眶周肌膚的專項研究深化,眼霜、眼部精華、眼膜等細分品類創(chuàng)新呈多元化發(fā)展。
業(yè)內人士表示,當前眼膜處于高速增長期,需求旺盛,主打抗衰、去黑眼圈等概念,契合多元消費人群需求,吸引年輕熬夜群體與中年抗衰客群。不過他也指出,“國內膜布技術仍相對落后,不少品牌參仿德國技術。”
青眼號外觀察到,眼膜品類受市場歡迎。從天貓眼膜熱銷榜看,排名前十的眼膜產品多數已售4萬 + 件;抖音平臺上多款眼膜產品銷量超百萬件,價格多集中于50–200元區(qū)間。不過,眼膜市場目前主要由專做眼部護理的品牌及中小品牌主導,作為細分品類仍相對小眾,蘊含巨大增量空間和突圍機會。
博主與品牌的博弈與共生
社交媒體發(fā)展催生大量美妝KOL與KOC,他們掌握美妝行業(yè)信息傳播主導權,與頭部KOL合作成美妝品牌標配。但近年來,品牌與博主關系出現裂痕的案例增多,雙方博弈升級。詩膚理此次起訴并非個例,此前已有多個品牌因類似問題與博主對簿公堂。
行業(yè)資深人士指出,質疑熱門品牌成為部分博主獲取流量、增長粉絲的途徑,消費者易先入為主質疑品牌。但博主指出問題,也反映出品牌宣傳存在漏洞,如成分標注與實際檢測結果不符等。
爭議會對品牌聲譽造成短期影響。消費領域公關人士表示,此類糾紛常見,品牌需及時啟動危機公關,公開透明回應質疑,贏得消費者理解。
某美妝品牌創(chuàng)始人認為,博主與品牌本質是共生關系。多數品牌與博主合作,只是方式不同。利益出發(fā)點不同,有分歧正常,關鍵是在差異中尋求共識。
當博主流量影響力挑戰(zhàn)品牌話語體系時,雙方在內容邊界、商業(yè)倫理和利益分配上的摩擦不可避免。如何建立健康良性的互動關系,推動美妝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是行業(yè)亟待解決的新問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青眼號外”,作者:吳超凡,36氪經授權發(fā)布。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