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工業(yè)旅游解鎖新體驗,感受大國魅力與城市煥新
國慶中秋假期,工業(yè)旅游熱潮涌動。上海崇明長興島上的江南造船工業(yè)旅游基地,吸引了眾多親子家庭和研學團隊。
當旅游打卡點變?yōu)榫扌妄堥T吊下,書本上的萬噸巨輪真實呈現眼前,是怎樣一番體驗?讓我們跟隨記者鏡頭,走進擁有160年歷史的“中國第一廠”,感受大國重器的獨特魅力。
工業(yè)旅游帶來新體驗,讓人們沉浸式感受“大國重器”。
記者隨著參觀人群走進江南造船展示館大廳,一面記錄造船發(fā)展歷程的照片墻格外顯眼,上面掛滿了江南造船自主制造交付的各類船舶照片。從古老木船模型到現代高科技船舶設計圖,每一幅照片都講述著造船人的故事。孩子們聽著講解,不時提問,興趣盎然。

研學師生們乘坐觀光車來到江南造船的碼頭。伴隨著生產現場機器的轟鳴聲,巨型龍門吊下,船塢內正在緊張建造的大型集裝箱船、液化氣運輸船展現在眼前。從一塊鋼板的切割、成型,到萬噸巨輪的合攏、下水,給大家?guī)沓两降挠埠梭w驗。

除了大飽眼福,大家還在組隊拼接船模的手工實踐中,學習到船只結構拆解和組裝以及分段制造的原理。整個教室瞬間變成了一個“迷你造船廠”。相比單純“拍照打卡”的旅游,這樣的工業(yè)游成了獨特的“情境教學”場景。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工業(yè) + 旅游”模式的火爆,得益于工業(yè)生產、歷史文化與休閑旅游的有機結合,滿足了參觀者對新奇體驗的追求。這種近距離、沉浸式、深度化的新場景,更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和科技啟蒙課。

中船集團江南造船工業(yè)旅游項目經理鄭永強表示:“今年國慶假期期間,我們預計將會迎來近6000人次來參觀。未來我們還會引入前沿數字化技術。游客可以走進數字化造船實驗室、5G智能制造實驗室、智能焊接實驗室等先進智能制造場景,身臨其境感受工業(yè)制造的發(fā)展。”
工業(yè)遺址煥新開放,成為城市更新熱門地標。
在上海,除了參觀先進的船舶工廠,還有另一種工業(yè)空間的“打開方式”。
國慶期間,上海徐匯濱江曾經的工業(yè)“銹帶”,經過精心規(guī)劃與改造,變成了被賦予全新城市功能的生活“秀帶”,煥發(fā)出全新活力,成為城市的新客廳。
總臺記者肖冰毅介紹:“現在我就在位于上海徐匯濱江的西岸夢中心,昔日的工業(yè)廠房被精心設計打造成了藝術中心、劇院舞臺、潮流街區(qū)、運動場所,國慶期間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來到這里打卡?!?/p>

在這片上海為市民游客打造的開放共享公共空間里,有擁有絕佳江景視角的餐廳、設計感十足的特色商戶以及充滿煙火氣的濱水市集。這些全新的消費業(yè)態(tài)和藝術設施,讓這里人氣旺盛。

這里曾經是亞洲最大的水泥廠所在地,昔日的工業(yè)碼頭、倉儲岸線已變成上海極具吸引力的濱水生活區(qū)之一。在標志性的“大筒倉”里,可以在保留原始肌理的混凝土墻壁旁品嘗咖啡,在水泥儲料庫改造的挑高空間里體驗攀巖或者觀看藝術展覽。工業(yè)遺址的厚重氣息加上文藝街區(qū)的松弛氛圍,讓這里獨具魅力。

除了常態(tài)化的商業(yè)和設施,持續(xù)不斷的高品質文化藝術活動更是這里的流量密碼。近期正在舉辦的第二屆上海國際光影節(jié),將整個園區(qū)變成了一座露天美術館,工業(yè)油罐變身夢幻森林,老船塢成了新舞臺,老建筑被巧妙地當作藝術的畫布,給市民游客在涼爽的江風中上演了一場視覺盛宴。

這片曾經的工業(yè)熱土,如今已成為感受上海城市更新脈搏的熱門地標,通過注入契合時代的內容與功能,讓歷史空間真正融入現代生活。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