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白菜價”時代來了?古茗降至2.9元,多家餐廳美式免費
今年的咖啡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咖啡的低價暴擊,一波接著一波。
上周,3.9元的太卷咖啡讓行業(yè)人不可置信,緊接著古茗早餐時段的2.9元咖啡,再一次刷新認知。
有網友爆料,北京有餐廳開始免費供應咖啡。
咖啡“白菜價時代”真的來了?
古茗咖啡低至2.9元/杯,北京餐廳免費提供美式
今年的咖啡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上周,“最低2.9元,美式3.9元”的太卷咖啡(最低2.9元/杯,又一咖啡品牌在上?!白詺⑹介_店”?),一經報道就引發(fā)了大討論。擊穿地板的價格,甚至讓很多業(yè)內人都不可置信。
緊接著,古茗“再砍一刀”,推出“咖啡限時2.9元喝”的活動。消費者在小程序可以一次領取兩張2.9元優(yōu)惠券,限早餐時段(7:30-10:00)到店使用。

有網友還發(fā)現,北京一家連鎖米線店“奔跑的小象”,開始免費供應黑咖啡。和檸檬水一樣,提前預制好裝在透明的玻璃壺中,底部有龍頭,顧客可自助取飲、續(xù)杯。
事實上,大城市的許多酒店、餐廳、家居用品店等,都在把“免費咖啡”作為引流產品或增值福利吸引顧客。
比如在宜家餐廳,任意消費就可以0元喝咖啡,無限暢飲;魏家涼皮促銷時直接送咖啡,平常是9.9元無限續(xù)杯;亞朵酒店不僅為客人提供免費咖啡,客人外出時還貼心準備外帶咖啡。
在上海,一個售賣睡眠呼吸機的品牌,直接開了一家咖啡店,以咖啡為切入點,吸引顧客進店免費喝美式、拿鐵,順便了解產品。

這一系列擊穿咖啡地板價的操作,讓很多網友感嘆:“咖啡白菜價時代到了!”
真的是這樣嗎?
越降價越好賣,五年咖啡價格下降了90%
這幾年,在轟轟烈烈的“咖啡向下”大潮中,中國品牌用創(chuàng)新一次次打破了數十元一杯的咖啡格局。
曾經,瑞幸以不到20元的價格,讓無數城市白領喝到了第一杯現磨咖啡;幸運咖以不到10元的性價比,讓小鎮(zhèn)青年也欣然地走進咖啡館。
兩年前的價格戰(zhàn),瑞幸和庫迪進一步將咖啡價格降到9.9元以下。去年,幸運咖則直接打出了“6.9元喝咖啡”。比奶茶還低的價格,逐漸降低了人們購買咖啡的決策成本。

在中國市場,產品的價格每降低一元,就能獲得一波海量客群。
今年的外賣大戰(zhàn),讓咖啡價格進一步下探。很多低價咖啡成為了受益者,比如大連鎖庫迪、幸運咖,也有一些區(qū)域小連鎖,比如東北的貧窮咖啡館、上海的太卷咖啡等。
他們之所以能穩(wěn)定經營并繼續(xù)開店,就是因為在很多市場,都出現了需要“每天一杯”的客群,咖啡消費的成癮性在價格下探中凸顯出來了。
2025年,茶飲品牌進一步加劇了咖啡價格商戰(zhàn)。9月,古茗推出了為期45天的“首杯咖啡4.9元起”萬店狂歡活動,遠低于之前的9.9元,最近又進一步將早餐咖啡降至2.9元。

有行業(yè)資深人士透露,通過咖啡產品線,古茗門店業(yè)績提升了約20%。我了解到,原本一些生意平平的門店,因為上了咖啡業(yè)績翻倍,一天僅咖啡就能賣出100多杯。
咖啡的剛需人群越來越多了,到了剛需階段,消費者就會對場景和儀式感等脫敏,反而更在意價格、口感、便捷性等要素。
從三四十元一杯,到三四元一杯,短短幾年時間,咖啡的價格降到了原來的十分之一,甚至還有進一步下探的可能。
咖啡普及進入新階段,有望成為“免費茶水”嗎?
咖啡有望成為飯館的“免費茶水”嗎?網友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都是豆子,豆?jié){什么價,咖啡就應該什么價。”
“早晚美式會像大麥茶一樣,在餐廳里免費供應?!?/p>
在國外,有些餐廳的美式咖啡就像國內餐廳的“茶水”一樣存放在保溫壺里,入座就可以倒一杯。

但國內還沒到這個階段?!安豢鋸埖卣f,10個國人6個都不喝咖啡,只有絕大部分人都喝,咖啡成為免費茶水才有可能。”捌比特咖啡創(chuàng)始人闞歐禮表示。
眾合咖啡創(chuàng)始人王涵超也認為,目前還不太可能,因為咖啡的功能屬性太強了,消費者是在特定環(huán)境下觸發(fā)購買。“早期薩莉亞的9元暢飲里也有咖啡,但喝的人不多,現在就沒有了?!?/p>
咖啡究竟能否成為免費茶水,或許還有待觀察,但餐廳以咖啡來吸引顧客,說明咖啡的大眾化普及確實更進一步了。
作為一個有著悠久飲茶文化的國家,從星巴克1999年到北京開店開始,中國的咖啡普及之路,可謂是道阻且長。

但低價吸引了大量對價格敏感的新用戶,包括學生、年輕白領、藍領工人等。這些原本可能覺得咖啡“太貴”或“沒必要”的群體,現在可以毫無負擔地嘗試甚至養(yǎng)成消費習慣。
一定程度上,價格戰(zhàn)本身就是最有效的市場教育。海量的低價咖啡讓無數人第一次嘗試咖啡,建立最初的味覺認知,成為中國咖啡市場潛在的終身用戶。
可以說,咖啡在中國的普及程度,到了一個新階段。
2020年底,中國咖啡館的數量只有10.8萬家。截止到今年9月16日,窄門餐眼的數據顯示,國內咖啡門店總數達到了23.3萬+家。
在從業(yè)者認為最艱難的5年時間,咖啡館的數量翻了不止一倍。

根據專業(yè)商業(yè)數據平臺SmartScrapers在2024年8月發(fā)布的信息,美國共有70431家咖啡館,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咖啡館數量最多的國家。
咖啡在中國,已經完成了從舶來品到成熟產業(yè)的關鍵躍遷。過去5 年間,隨著消費認知、市場格局與產業(yè)鏈的協同演進,一個理性的、日常的、無需仰望的咖啡大眾化時代真正到來。
中國咖啡市場還能容得下更多品牌,未來誰會晉級國民咖啡?誰會成為消費者的“每天一杯”?
就在這個10月,京東通過“七鮮咖啡”正式切入現制咖啡賽道,號稱要開出1萬家門店。
中國咖啡市場還能容得下更多品牌,未來誰會晉級國民咖啡?誰會成為消費者的“每天一杯”?咖啡市場的未來排位,一切都還未可知。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