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電驢狂野改裝:獨具中國特色的新興文化
大家可能會好奇,小電驢最快能跑多快?輕松達到 120km/h,據說最快能到 200km/h。而國家規(guī)定電動自行車的最快速度是 25km/h,前些日子施行的最嚴新國標嚴控小電驢提速改裝,速度超過 25km/h 就會自動斷電。

從 25km/h 到 200km/h,差距非常大。很多在大城市上班的普通上班族,對電驢提速改裝的印象,還停留在讓賣電動車的師傅“剪根線”,稍微提高一點速度,以免上班遲到。
然而,在國內一些地方,小電驢改裝已經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時速 120km/h 只是起步,不管玩摩托的騎的是凱旋、寶馬,名字里帶幾個 R,電驢都能與之較量。
比如加長后擺臂電摩,它的擺臂很長,最快能飆到 170km/h 以上,百公里加速只需 3 秒多,普通汽車根本追不上。

雖然改裝和飆車難以完全禁止,但最好能讓其發(fā)展成賽道文化,在賽道上飆車,避免給普通路人帶來風險。現(xiàn)在廣西南寧已經有了專門的電摩賽車比賽,速度和專業(yè)摩托車比賽差不多,若發(fā)展起來,說不定會成為有中國特色的 Moto GP。
實際上,電驢改裝正逐漸發(fā)展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改裝文化。與汽車改裝多為富人專屬不同,電驢改裝不分貧富貴賤,人人都能從中獲得樂趣。
外賣小哥是電驢的主要使用者,他們的電驢不僅是謀生工具,更是彰顯個性的方式,是他們的伙伴。而給小電驢裝個酷炫低音炮,是最常見、最能體現(xiàn)個性的改裝方式,能讓街上的人一起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
有錢有閑的年輕人也熱衷于電驢改裝。他們可以把電驢改成《瘋狂的麥克斯》里的末日哈雷范兒、《阿基拉》里的賽博朋克范兒,或者二次元痛車,只要有想法,都能實現(xiàn)。而且改裝費用也不低,花 5、6 萬很常見,這和買一輛暢銷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差不多。

以前日本的改裝車文化在國內很受歡迎,照現(xiàn)在的趨勢,電驢改裝有望發(fā)展出自己的文化。說不定過幾年,《頭文字 D》就要改成《頭文字 Dian》,講述送外賣小哥飆車的故事。
如今,電動車已經被年輕人玩出了新花樣。數(shù)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我國兩輪電動車銷量達 3232.5 萬臺,其中 45% 的用戶有過改裝想法。所以,大街上很多“小電驢”可能都已經不是出廠時的樣子了。
不管是外賣小哥還是都市青年,他們騎的電動車很多都經過了改裝。改裝車曾經是小眾愛好,現(xiàn)在已經成為潮流,未來可能會形成一種文化。
有一次,同事給我發(fā)了一張圖,我以為是摩托車,結果同事說這是小牛電動車改的。我看了原廠小牛電動車后,不得不佩服改裝者的智慧,就像看買家秀和賣家秀一樣。
后來我看到更多改裝車,發(fā)現(xiàn)改裝風格多種多樣,有復古風、朋克風、少女風等,千奇百怪。在改裝者眼中,電驢不是普通的代步工具,而是專屬的移動潮玩??梢哉f“不是哈雷買不起,實在是改裝小電驢更有性價比”。
當然,只改外觀費用不高,但有些“發(fā)燒友”追求性能改裝,費用就很高了。有新聞報道,有人花 6 萬多把電動自行車改成哈雷模樣。所以在街上看到看似哈雷的座駕,說不定是“電驢改裝大師”的作品。畢竟年輕人玩車,玩的是態(tài)度。
在電驢改裝潮流中,小牛是元老級品牌,“十輛小牛九輛改”成了圈子里的共識。年輕人買小牛主要是為了改裝,就像網友說的“小牛出廠只是個半成品,真正的成品要靠自己改”。
后來九號品牌后來居上,它一開始就瞄準了改裝市場,預留了改裝空間,主打高端性能,有些玩家改出來的車比摩托車還像摩托車。所以大家說小牛是“入門練手的白月光”,九號是“硬核玩家的真愛粉”。

這些品牌的競爭讓改裝電動車市場越來越大,街上的改裝車也越來越奇特。網友說“電動車才是年輕人真正的盲盒,一旦開改,根本停不下來”。有人本來只想換個坐墊,最后把電池倉改成了有“賽博朋克燈效”的移動電競桌。
未來,說不定會有“電動車改裝展”,小牛車友和九號玩家一起展示自己的改裝成果,比拼創(chuàng)意,還可能評個“最有態(tài)度獎”。到那時,路人可能會分不清這是電動車還是藝術品。
總之,這波改裝潮體現(xiàn)了當代年輕人的態(tài)度:生活不只是代步,還有把電動車改成“哈雷”的追求。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億歐新消費”(ID:EO - Consumer),作者:宋書欣,36 氪經授權發(fā)布。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