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故事:我初次經(jīng)營農村市場,一線員工“全軍覆沒”的故事
來源丨湖畔Hupan(ID:hupansanbanfu)
作者丨汪建國
很多人對汪建國并不陌生,他創(chuàng)辦了五星控股集團,十年間打造了孩子王、匯通達、好享家三家獨角獸企業(yè),以及阿格拉、村鳥網(wǎng)絡等創(chuàng)新企業(y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摸索、試錯,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企業(yè)經(jīng)營心得。本文汪建國從兩個不同視角和三個定義,為我們講透了商業(yè)中的“人”,包括企業(yè)外部的人“顧客”以及企業(yè)內部的人“員工”,看他是如何經(jīng)營“人”的。
引子
經(jīng)營農村市場,一線員工“全軍覆沒”的故事
我在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犯過很多錯誤,第一個錯誤就是,沒有把顧客當“人”看。
有人說這不可能,顧客肯定是人,但原來的“顧客”是籠統(tǒng)的、概念的、模糊的,我們沒有把顧客當活生生的、鮮活的個體“人”看待。
匯通達最初想在農村做電商平臺,把農村鎮(zhèn)級的夫妻店串聯(lián)起來,最早從賣家電開始,到賣農機、化肥等,幫助他們上系統(tǒng),前臺中臺和后臺都有系統(tǒng),背后是大數(shù)據(jù)。用了系統(tǒng)之后他們不需要備貨,當天賣掉的貨當天就能送到,這些小店都可以活得更好。
我想要做這樣一件偉大的事,一定要配備高大上的人員,一流大學的大學生,還要經(jīng)過培訓。結果最初一兩年,前線部隊基本沒有留存,幾乎“全軍覆沒”。 這些優(yōu)秀的人才,待遇也不低,為什么不行?
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是因為沒有研究服務的對象,我們的顧客是農民、小老板,大學生學歷再好、再勤奮,卻沒有在農村體驗過、跟小老板對話過,不適應跟農民打交道,他們沒有成就感,待遇好也沒用。
這就是我犯的錯誤,沒有考慮到服務對象就把人才隊伍構建起來,不適配。
反思之后,現(xiàn)在匯通達前線部隊用什么人?
第一,農村出身的;
第二,二流學校的;
第三,一定要回到農村工作,家在附近的。
這樣組建的隊伍就不一樣了。 經(jīng)過幾年的嘗試,我們形成了“四懂”團隊,要懂農村、懂農民、懂電商、懂生意。
這就是我踩過的坑,一個企業(yè)要把顧客當“人”,研究顧客,研究好了以后再去構建組織。
那么,怎么做才算“把顧客當人看”?我總結了一套“五步法”。
01
第一步,了解用戶

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自己是了解用戶的,比如,通常認為買家電的第一、第二要素是什么?品牌?功能?價格?配送安裝?無非是這些要素,事實上這又是我犯過的一個錯誤。
百思買曾花費300萬請了一家英國咨詢公司為五星電器做顧客調查,調查的方法很特別,找了一幫顧客在一起聊天。
調查的結論讓我驚訝得不得了,真正決策購買的動機并不是價格,也不是品牌、質量,而是取決于接待顧客的員工使這位顧客產生信任的程度。
如果導購讓顧客感到很信任,顧客就會不計較態(tài)度,也不計較價格,認可你的推薦方案。
原本我在五星電器怎么招一線員工?個子高矮適中,體型適中,中專以上學歷,工資1500元一個月。這樣一看,跟信任關聯(lián)不大啊,既然顧客買東西取決于對員工的信任,如何有信任?我就在幾家店試點,挑了幾個長相相對不錯、溝通能力強的導購,能夠讓顧客感受到親和力,一下子拉進了與顧客的距離,這就是五星電器的“家電顧問”。
試驗下來數(shù)據(jù)說話,一個賣場50個家電顧問,其中6個這樣的銷售顧問做到門店銷售額的60%。你想想,一線員工重要到什么程度? 后來我創(chuàng)辦孩子王的時候,每周開一次媽媽座談會。這個座談會對我的影響太大了,我們每次都把用戶的抱怨記下來,意見不管大小,累計記了1000多個抱怨。
抱怨就是商機,如果我們聽不到顧客的抱怨,機會就少了,不去聽抱怨就更加麻煩。
當時有一個抱怨挺有意思。過去一些地方經(jīng)常發(fā)生盜竊、搶劫的案子。有一個媽媽說,她一個人在家?guī)『?,外面聲音大我都膽?zhàn)心驚的,你們孩子王倒好,來了之后“咚咚”敲門,門一開,一個大男人往門口一站說:你家奶粉到了。媽媽說,她是哺乳期,衣著寬松,一個大男人站在門口就很尷尬,不知所措。
這個事情聽起來很正常,我也沒有辦法,又不是我送貨,都是快遞公司送,但我發(fā)現(xiàn)這是媽媽們普遍擔心的問題。能不能把男人送貨改成媽媽送貨?于是我們就有了最初的“媽媽后援團”,改成媽媽送貨。我們就在每個小區(qū)找一個媽媽,由這個媽媽代送貨。這一改,就改變了很多很多,孩子王跟顧客的關系親近了很多。
媽媽送貨以后就不僅是送貨了,她們會有交流,熟了以后這個媽媽甚至不送上門而是打電話讓顧客來拿,顧客也很樂意。如果是孩子王送貨的員工,敢這么辦嗎? 我個人理解現(xiàn)在企業(yè)遇到的困難并不是市場的困難,宏觀經(jīng)濟影響是有的,但是微觀上是你沒有去注重顧客。
多數(shù)企業(yè)不好是因為遠離了市場,遠離了顧客,包括一些大老板、大企業(yè)。了解用戶,聆聽顧客的聲音也是一種心態(tài)。
我講一個小故事: 以前有一個老木匠要找一個懷表,怎么都找不到。發(fā)動了徒弟翻箱倒柜,就是找不到。后來老木匠想了想,說你們都出去吧。所有人出去以后,他靜下心來聽懷表“嘀嗒”的聲音,聽到聲音,就知道懷表在哪里了。
我們聽用戶的聲音就像找懷表的聲音,不能在嘈雜的環(huán)境里去找,要靜下心來,靜下來就能聽到顧客的聲音了。
02
第二步,要跟顧客建立關系
關系怎么建立?叫“無互動,不關系”,就是說你要跟顧客互動,不互動就沒有關系。

2012年的時候,我在孩子王開會,說了一句非?!安豢孔V”的話,我說你們每個門店要搞1000場活動。話說出口,沒辦法收,我心里想1000場活動,一天搞三場怎么搞,我也不知道。
但是我們團隊腰桿很硬,手腳很靈,員工很有創(chuàng)造力。1000場活動意味著所有員工的重點不是等客上門,不是賣貨,而是搞活動。整天搞活動不是沒有人做生意了嗎?他們也沒那么傻,而是找社區(qū)媽媽搞活動,每一次活動都有一個特別的點。
比如有大型活動,請有名的婦幼保健院主任在五星級酒店舉辦育兒知識講座,這是最厲害的,一開始幾十個人,后來幾百人,最多的時候整個賓館會議廳爆滿。新媽媽、準媽媽、準爸爸對這個還是很感興趣的,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持續(xù)不斷地開展與顧客的互動,一定要互動,而不是單一的。簡單打廣告、做宣傳、發(fā)短信發(fā)微信,效果都沒有這個好。一旦互動效果好了,我們了解用戶,用戶也了解我們,關系就建立起來了。
03
第三步,要讓顧客產生信任
如何讓顧客對我們產生信任?
你要重新定義我們的一線員工。
我的員工原來都是銷售員、營業(yè)員,為了讓顧客信任,我重新定義他們,孩子王的員工是育兒師,是拿到國家勞動部頒發(fā)的育兒師牌照的。
拿這個牌照的人通常都是婦幼保健院的醫(yī)生、高級護士,但我要求我們的員工要拿,現(xiàn)在一線員工7000多,有5500多個員工拿到了牌照。然后還有考試,考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小孩子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荚嚭细裨偕?。 原來員工是銷售,顧客對你怎么也信任不起來,現(xiàn)在員工首要任務是回答媽媽們的問題,接受一些咨詢,這樣一來媽媽們覺得她是幫我解決困難的。
我們員工最尷尬的是什么?早晨一打開手機,收到最多的照片是小孩的大便,用戶們著急,“趕快幫我看一下小孩怎么了?”拉稀了,上火了,有的感覺不對,趕緊讓媽媽帶孩子上醫(yī)院。
我統(tǒng)計過,我們普通員工每一天早晨要看到七八條這樣的大便照片。員工有專業(yè)知識,雖然不是醫(yī)生,但也能先給顧客解決一下,做一些溝通咨詢。 要讓顧客產生信任,再也不是一個簡單賣貨,無論是賣硬件、軟件,做家裝、工裝,做藥、做機械的,
我們的方法是給用戶提供這些內容、咨詢、服務,而不再是推銷商品,改變了員工的性質和考核方法,就會讓用戶產生信任。
04
第四步,是產生依賴
產生依賴很簡單的方法就是“弱化”顧客的能力,原本要上網(wǎng)搜索、查找的問題,在我這兒就能得到解決,盡可能地給顧客提供一攬子方案,讓她不用操心。
比如對于剛剛懷孕幾個月的顧客,我告訴你這時候的必需品有哪些;生孩子坐月子,我告訴你99%的媽媽都會買這一套東西,幫你配好,顧客不用操心,也不用上網(wǎng)去查。
這就對我們產生了依賴,我們也從簡單賣一個產品變成賣整套方案。
孩子王是做什么的?圍繞母嬰、孕媽,我們?yōu)?-14歲嬰童提供小孩吃、穿、用、玩的一整套方案。我們的店通常開在購物中心,在全國20個省、直轄市開了370多家大型數(shù)字化實體門店(含籌建),最大單店面積超過7000平,全部做到線上線下完全融合。

第一代的孩子王店賣商品為主,我覺得簡單賣貨肯定沒有出路,后來改了“商品+服務”,改得很成功。 我覺得還是不行,再改,改成了“商品+服務+社交”,實體零售一定是體驗為王的。 怎么加體驗?里面有小孩玩的沙盤、積木和各種體驗。我覺得還不夠,還得加,再加社交。
什么叫“加社交”?把媽媽們分班,一期、二期、三期…小孩分組,考拉組、大象組、袋鼠組,搞一個指導員,經(jīng)常搞活動,組與組之間還比賽。媽媽們有交流的需求,一起玩對小孩子來說非常有吸引力,這就是社交。
我仍然覺得不夠,還要加文化。文化有的時候是一種氛圍。早年韓國的《江南style》一度流行,上午10點、下午3點,店里員工帶著小朋友們跳《江南style》的舞,這3~5分鐘的舞蹈有幾個好處,首先員工10點鐘左右開始疲倦了,或者本來心情不好的,一跳舞感覺有了,狀態(tài)能保持兩小時到中午。更重要的是,員工帶小孩跳舞的時候,帶他們來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也跟著跳,這一跳氛圍就出來了,跟互聯(lián)網(wǎng)的差別也出來了,體驗不一樣,這就是氛圍,氛圍就是文化。
我覺得還不行,還得加。孩子王的店現(xiàn)在和以前又不一樣了,加“人客合一”。一個員工管理300多個客人是很困難的,管30個都很難,這時候就要給他們工具,利用工具把所有的客人跟員工捆在一起。
孩子王的工具就是數(shù)字化后臺,有了這個工具,員工相當于自己經(jīng)營了一個門店,實現(xiàn)了四個在線:商品在線、顧客在線、管理在線、員工在線。
員工不是自己找顧客,而是后臺給員工推薦:這個顧客可能要買奶粉了,那個顧客可能要買尿不濕了,某個顧客你再不聯(lián)系可能就要失去了;再比如顧客在平臺上提出的所有問題都能得到答案,而且是有個性化的答案,不是員工回答,而是人工智能機器人幫助員工回答。
借助工具,員工跟顧客永遠在一起。科技驅動+人性關懷,顧客可以隨時隨地在線上找到客戶經(jīng)理,回答你個性化的問題,甚至跟你視頻。
05
第五步,產生情感
情感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最高境界,一旦員工跟顧客產生了正向的情感關系,她們之間的關系很難被輕易撼動,這也是實體商業(yè)區(qū)別于傳統(tǒng)線上銷售的魅力所在。
幫助顧客和員工之間形成強關系是孩子王的主要任務之一,“讓顧客有顧問,讓員工有粉絲”是孩子王的特點,員工有了一大幫認可她的顧客群體,在這里她不再是打一份工,收獲的是一份事業(yè),這就是真正的激活員工。
從這些意義上來說,顧客這個“人”是不是值得研究?從關系產生到了解、信任、信賴,還產生情感,一旦這五步做下來以后,生意自然而然就好多了。
免責聲明:文中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不代表本APP立場,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