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借錢炒股,干成世界500強!又一位大佬栽了!

雪松控股又出大事!
廣州市公安局黃埔分局于5月7日公告稱,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廣東圓方投資有限公司等,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已被立案查處。
公安機關已對主要犯罪嫌疑人張某等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接近廣州經偵的人士向證券時報透露,通告中所披露的圓方投資只是涉案公司的代表之一,“很多涉案的關聯公司,沒法逐一列出,所以用‘圓方投資等公司’指代?!?strong>此外,他還透露稱,公告中的“張某”即雪松控股的實際控制人張某。
隨著圓方的“落網”,對雪松的揭露也漸漸浮出水面,甚至有金融人士直言,雪松是騙子公司,只知道向公眾借錢、然后去買股票,沒有基本盤業(yè)務。

張某被抓,
涉嫌“非吸”逾200億
張某因為入選福布斯富豪榜第78位及其雪松控股入選世界500強而人盡皆知。
公開資料顯示,張某,湖南籍貫,1971年11月生于廣州。1993年畢業(yè)于深圳大學金融系后,張某向父親借了60萬去炒股,隨后的擴大投資也讓他賺得盆滿缽滿。
用張某身邊人對他的評價,就是膽子大,敢想、敢做。
自2022年春節(jié)以來,雪松控股爆雷無法兌換理財產品,張某及其雪松控股便陷入涉嫌欺騙投資者、包裝空殼公司等的糾紛。
有知情者向媒體透露,自2022年下半年起,雪松實控人張某即處于被“保護”狀態(tài),“包括他到公司開會,時刻都有公安人員便裝陪同”。同時,經偵部門對雪松控股的其他高管的要求也是“隨叫隨到、定期報到”。
伴隨理財產品的全面爆雷,投資者訴諸監(jiān)管部門、媒體等,在證券時報報道刊發(fā)后,監(jiān)管部門隨即啟動了對雪松的摸底調查。
易簡財經了解到,投資者購買的雪松旗下的理財產品自2021年4月已發(fā)生大面積逾期,已構成事實違約,大都百萬起投,大多資金源于父母的養(yǎng)老錢、子女的教育基金和企業(yè)的經營周轉資金等。
據此前證券時報消息,雪松打著“供應鏈金融”的幌子,以所謂的“應收賬款”為底層資產,假借各類金交所、產交所、偽金交所通道,超過350只違規(guī)“理財產品”面向自然人發(fā)售,總規(guī)模超200億元,涉及投資人約8000人。
媒體調查發(fā)現,這350余只理財產品背后,構筑的是一個龐大的融資網絡,涉及企業(yè)數量高達63家,除了或明或暗的雪松系公司,還有大量的假央企、偽國企。而作為底層資產的應收賬款,系建立在涉嫌虛假的“空轉”貿易行為之上。
經歷一年多的持續(xù)調查,隨著黃埔公安分局的公告發(fā)布,雪松系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也迎來“收網”。


雪松控股的商業(yè)套路
隨著廣東圓方的落網,雪松控股的行徑再次得到印證。
雪松控股之前的總部位于廣州珠江新城CBD,但在珠江新城圈卻達成了共識:這家公司神奇的商業(yè)模式,既感受不到他的服務,也看不到他的產品,從其業(yè)務來看怎么都不像一個500強。
說地產吧,項目很少,說物業(yè)吧,也很少看見,文旅地產,遠在云南,規(guī)模也不大,大宗商品交易,交易傭金極低。
一位業(yè)內人士向易簡財經表示,雪松控股商業(yè)模式就是“借錢—炒股—坐莊”,沒有實際業(yè)務,“就是騙子公司一個”。
這或許在雪松的一系列資本操作中,便可窺得一二。
2016年11月,張某正式“結緣”齊翔騰達。雪松控股以約48.18億元人民幣獲得齊翔騰達41.90%的股份,成為公司新的控股股東。
彼時市場熱衷控股權轉讓的炒作,短期內股價就翻倍有余。截至2016年11月30日,齊翔騰達股價便從4.95元大漲70.25%至7.66元。
2017年6月,停牌兩周的希努爾發(fā)布稱,雪松控股旗下公司以每股21元的價格,收購200017447股希努爾股份,投資金額總計約42億元。
收購之后,希努爾股價便從5月的11.35元漲到7月的15.12元,此后繼續(xù)一路狂飆,2018年6月,已達到17.50元。
但實際上,在入主齊翔騰達和希努爾之后,雪松便開始空轉業(yè)務,通過偽造各種賬單欺騙投資者,獲取股市差價利潤。
此后,雪松又在2018年12月通過受讓領銳資管、大連昱輝、天津瀚晟同創(chuàng)和深圳市振輝利4家公司持有的中江信托71.3%的股權一躍成為中江國際信托第一大股東,并改名為雪松國際信托。
雪松信托自19年完成實控人變更之后不斷發(fā)行新項目,據統(tǒng)計,僅2019年8月到2020年7月一年之內,雪松信托共發(fā)行信托計劃67只,包括長青、長泰、長盈、鑫乾、鑫坤、鑫鏈等系列,涉及220億元的應收賬款。
但據證券時報調查,這220億元的應收賬款中,大部分是“虛無資產”,即債務人已經完成付款,不再擁有該債務。
知情人士向易簡財經透露,雪松控股涉嫌將這些資金拿去二級市場炒股,而非用于實業(yè)發(fā)展。

坐莊背后操盤手或是林某
這位知情人士表示,收購上市企業(yè)、發(fā)行信托背后的操盤手,就是原雪松控股副總裁、雪松控股二號人物林某。
據悉,林某此前任職光大證券,擁有豐富的金融從業(yè)經驗。于2016年加入雪松控股,主管雪松控股并購、融資以及股票交易,在其主導下,雪松控股得以收購希努爾、齊翔騰達兩家上市公司,甚至謀劃將猛獅股份收入囊中。
林某在雪松控股的后期,主要在雪松信托擔任要職,并于2019年5月出任雪松控股旗下雪松信托的董事長,2020年9月卸任。
多位與林某打過交道的業(yè)內人士,均用“江湖氣”一詞向媒體描述對他的印象,外形似“大胖子”的林某,身上自帶一股自信。
作為張某的親信,林某涉外融資時,逢人便標榜張某是X二代,來頭很大;雪松200多億的資產可以隨時劃撥配置等優(yōu)勢,這也吸引了大批投資者跟投。
據了解,林某工作內容的分配是,70%用在并購上,30%的精力用在融資上,而其主管的融資工作,即包括股票配資。
除了主管并購,林某還是雪松金融的實際負責人。2019年12月注冊的深圳前海雪松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雪松金融),林某雖未掛名,卻是主要負責人之一。
在雪松金融這個平臺下,又設有9家以財富管理、基金管理為名的公司。“這幾個公司資質不全,通過信托等正規(guī)機構募集來的資金再去投一些項目,其實就是利用信托給自己放款。”一名雪松控股內部人士向媒體透露。
有知情人士向易簡財經表示,林某在雪松任職期間,攜大量資金轉向二級市場炒股,企圖通過股票坐莊獲利。此外,林某還涉嫌私建老鼠倉等行為。
“林某有大量資金交易希努爾和齊翔騰達的股票,尤其是交易希努爾時還使用杠桿大量配資爆倉這導致雪松的資金受到嚴重虧損,林在融資過程還有倒騰資金差價的情況。另外,林某操作股票的賬戶,有些張勁可能都不知道?!币幻c林某有接觸的資金商人對媒體透露。
2022年夏天起,包括張某、林某在內的雪松控股多位高管陸續(xù)被調查。
第一財經記者從接近監(jiān)管層的信源了解到,林某所涉案情,一是涉眾集資,二是過手資金拿回扣。

結語
事實上,大部分金融人士都知道林某在私下配置雪發(fā)和齊翔騰達的股票,通過低價買入,高價賣出,賺取差價。
只不過隨著案底的落網,雪松系的融資騙局,最終也被撕下偽裝面具。
張某和林某也為他的大膽、敢騙的行事風格付出代價,等待他們的,或許是更為嚴厲的法律制裁。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