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700億的娃哈哈,正在被悄悄“掏空”!

自8月底,宗馥莉在離職風波后重返娃哈哈,擔任董事長一職,標志著宗馥莉時代的到來。
然而,娃哈哈并未因此平靜,員工集體維權事件頻發(fā),源于勞動合同改簽及取消“干股分紅”引發(fā)的不滿。
雖然現(xiàn)處動蕩時期,今年上半年,娃哈哈營收同比增長30%,接近500億。
若內部動蕩不影響運營,2024年娃哈哈預計可實現(xiàn)年銷售額650-700億。

宗馥莉,“轉移”娃哈哈?
宗馥莉自從接棒父親宗慶后,悄悄的在集團版圖上勾勒出一幅新藍圖。
她將商業(yè)焦點漸漸從熟悉的娃哈哈轉向了旗下的宏勝飲料。
這個成立于2003年的企業(yè),曾是娃哈哈的“利潤奶?!?,涉足飲料代工、食品配料、設備制造等多領域。
娃哈哈的變化,也許從內部改革開始就能初見端倪。
放棄娃哈哈老辦公樓,讓員工搬去蕭山宏勝辦公樓。
接著,她收回了娃哈哈給予員工的股份,要求簽訂全新的工作合同。
雖然宗馥莉說收回股份、但分紅不會變,只是拒絕吃大鍋飯。
但老員工們可以說是名分全無,于是就有了娃哈哈維權會。
今年8月,宗馥莉正式接任娃哈哈集團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職務,并接手其父宗慶后所持娃哈哈集團29.40%的股份。
娃哈哈集團和宏勝飲料,似乎成了兩個并行的“娃哈哈”,業(yè)務正面交鋒。
據鳳凰財經網透露,部分娃哈哈經銷商在2025年的合同將不再是與娃哈哈簽訂;
而是與宏勝飲料集團握手,經銷商的轉移似乎已成了板上釘釘的事。
這一變動暗示著,宗馥莉正在將娃哈哈的有效價值轉移到宏勝飲料。
老員工們或許對此感到熟悉,他們曾親歷“達娃之爭”,見證了宗馥莉的謹慎布局。
宗馥莉的野心不止于接替娃哈哈,她似乎想要將這個品牌的靈魂徹底融入宏勝飲料。
今年7月,宗馥莉卸任娃哈哈的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此舉引發(fā)了對她管理合法性的質疑。
她繼承的股份不足29.4%,這在集團內部構成了一定的權力制約。
但這并沒有阻擋她推進自己的計劃。
她希望通過重塑組織架構、優(yōu)化管理體系,提升企業(yè)的競爭力。
雖然外界對此眾說紛紜,但宗馥莉的決心和執(zhí)行力不容小覷。
而那些老員工,則有不少在維權聲中迷茫與憂慮。
對他們來說,品牌的變遷不僅僅意味著生活的轉變,更是收入的波動。
而宗馥莉的這場“轉移”大計,或許只是個開始。

娃哈哈員工心中的宗總時代
宗慶后,這位被員工親切地稱為“宗總”的娃哈哈掌門人,在飲料江湖中打造了一片屬于娃哈哈的天地。
在他的帶領下,娃哈哈不僅成為了中國飲料行業(yè)的領軍者。
“宗總時代的娃哈哈,員工就像是一家人?!边@是許多老員工共同的心聲。
以前有記者采訪宗慶后時,偶爾還能拿到他遞過來的一根普通香煙。
在那個年代,娃哈哈的員工幾乎都是“終身制”。
他們從校門踏入廠門,在宗總的隊伍里一干就是數十年。
二十載春秋,他們見證了娃哈哈的成長,也融入了娃哈哈的靈魂。
宗慶后在管理企業(yè)上和很多公司是有差異的,公司不像公司,反而像一個和諧的大家庭。
偌大的娃哈哈曾一度沒有設立“副總”這個職位,無數負責人直接向宗慶后匯報工作,少了很多職場斗爭。
一位老員工回憶道,“那時候,大家都不覺得工作是負擔,而是家的一部分。
與宗慶后一樣,娃哈哈的員工們也擁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和忠誠度。
他們相信,只要跟著宗總,就能在娃哈哈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
這種信任,源于宗慶后對員工的關愛,也源于他帶領娃哈哈取得的輝煌成就。
然而,隨著宗慶后時代的落幕,娃哈哈開始迎來新的變革。
宗馥莉的歸來,為娃哈哈帶來了新的活力,但也引發(fā)了一些員工的擔憂。
他們擔心,這位“大小姐”能否繼續(xù)傳承宗慶后的精神,帶領娃哈哈走向新的輝煌。
簡單來說,信任這東西,就像華為曾經讓十年以上的員工重新簽訂合同,重新計算工齡,避免無期限的雇傭關系一樣;
員工們心甘情愿放棄一些個人利益,是愿意為了大局犧牲小我。
顯然,從宗大小姐回國后這些年在娃哈哈的表現(xiàn)來看,她并沒有獲得老員工們的信賴。
而宗大小姐的所作所為,也確實讓老員工的擔憂顯得有理有據。

五六年后,還有人記得娃哈哈嗎?
10月30日,宗師傅飲料(杭州)有限公司在桐廬吾尚生產基地順利完成首批AD鈣奶下生產線,正式推出首款上市產品——益品宗師AD鈣奶。
這款飲料不僅標志著宗師傅飲料公司的首次產品發(fā)布,更展示了其在健康飲品領域的雄心。
宗師傅飲料成立于2024年8月,由多位在知名飲料企業(yè)工作多年、經驗豐富的行業(yè)精英攜手創(chuàng)立。
公司專注于生產AD鈣奶、茶飲、果飲、水飲及藥飲五大品類的健康飲品,致力于通過整合多家業(yè)內領先的生產企業(yè)。
其中還有不少以益品宗師、泉宗師等商標為代表的各類飲料產品。
在飲料江湖,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正在悄然拉開序幕。
曾經,娃哈哈作為民族品牌的代表,深入人心。
然而,隨著宗馥莉的歸來,她過往試圖用一系列“謎之操作”證明“娃哈哈沒什么了不起的”。
從收購港股中國糖果以求借殼上市,到換掉純凈水代言人,再到推出以自己英文名字Kellyone命名的品牌飲料。
宗馥莉一步步在娃哈哈內部挖走優(yōu)秀資產,構建自己的宏勝帝國。
如今,宗馥莉又推出了新品牌“宗師傅”,這個以娃哈哈老員工、老產品、老經銷商為出發(fā)點的品牌,似乎承載著宗馥莉對飲料行業(yè)的全新理解。
但是一句“一代宗師兩代情,同宗同源宗師傅”,道出了宗馥莉對家族事業(yè)的傳承與發(fā)揚。
然而,市場是殘酷的。
在消費者眼中,品牌的力量不容小覷。
五六年后,當新一批消費到來,我們是否還會記得娃哈哈AD鈣奶?
還是說娃哈哈會被宏勝AD鈣奶、Kellyone無糖茶等新品所取代?
尤其是在今年輿論測試中,消費者對品牌的記憶已經變得模糊。
回望2008年,加多寶與王老吉的品牌之爭,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
當時,加多寶用王老吉這個名稱捐出1億,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
而如今,宗馥莉是想借鑒這一經典案例,讓消費者忘記娃哈哈,只記得Kellyone和宗師傅?

娃哈哈的故事,是傳統(tǒng)飲料巨頭在新時代下的轉型與挑戰(zhàn)。
目前,娃哈哈的生產線、員工合同、經銷商合同都在向宏勝轉移。
娃哈哈的純凈水、AD鈣和營養(yǎng)快線雖家喻戶曉,但其他產品卻鮮為人知。
五六年后,當我們再次提及飲料行業(yè),是否還會記得娃哈哈這個名字?
或許,宗馥莉的“宗師傅”將成為新的行業(yè)翹楚,而娃哈哈將成為一段漸行漸遠的記憶。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