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精神的回歸
一
這個暑假,電影院突然再次活躍起來。最近,作者在西寧參加了FIRST電影節(jié),在電影院看到了許多新手作品。在放映后的現(xiàn)場談話和聚會中,我看到許多年輕人都在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疫情過后,電影院突然煥發(fā)出真正的活力。你可以感覺到這一次,不是強行點燃的氛圍,而是因為好作品帶來的熱烈觀影氛圍。雖然我們在疫情前后做了很多悲觀的預測,表達了我們對電影表達的遏制的憤怒,但從今天開始,電影院似乎不可阻擋地在復蘇。
作者曾經(jīng)發(fā)明了一個叫做影院精神的概念。只要電影院能夠定期存在并保持正常運行,每個人的精神活動都可以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以上,這也意味著無論其他參照物處于什么發(fā)展水平,我們的精神土壤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柔軟。電影院是社會文化活動的重要指標。因為電影是一個非常公共的東西,通過對它的言語和文化行動,可以保證社會交流和概念傳播的效率。如今,電影被認為是一種媒介,而電影是一種具有獨特優(yōu)勢的媒介。這部電影有很強的整合能力,可以整合我們,有同樣的感覺。
我們可以在電影中觀看時代精神??赐觌娪啊断У乃罚u論家指責其不合理的戲劇性設定時,一個非常尖銳的聲音逐漸散發(fā)出來,這是一個以前不常見的視角。影片將殺人的不幸歸結為男主角貧困帶來的人格缺陷。影片中,鳳凰男對富家女的財產(chǎn)垂涎三尺。
十幾年前,這其實是一個合法的標準描述。嫁給一個女人的人應該嫁給一個合適的家庭,但這部電影在當前的時間節(jié)點被批評為反價值觀。把不幸歸咎于男人的貧窮,完全不符合當下的政治正確。今天的氛圍與十幾二十年前的市場主義時代完全不同。當時大家對資本的強大邏輯更加認可,而今天的人對文本中隱藏的這種價值觀設置的分析更加犀利。
去年楊荔鈉的《媽媽!》上映時,一些評論家對電影中高級知識分子精致的日常生活感到不舒服。有人認為這部電影所展現(xiàn)的生活財富水平遠遠超過了知識分子的真實情況。但他們的潛臺詞可能是一個知識分子不愿意享受這種精致的生活,導演熱衷于呈現(xiàn)這種更高層次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政治錯誤。
楊荔鈉導演的《少女與馬》是一部紀錄片,播出時也被認為是閑散階層的生活,讓這部電影無法與普通人產(chǎn)生共情。導演不太理解這種行為。她認為所有的生活都是生活,都有被表達的價值。
看起來我們又一次回到了我們曾經(jīng)非常熟悉的語言體系和辯論思路!如今,許多人也在調整自己的想法。輿論場所發(fā)生了劇烈的變化。當我們思考問題時,我們的地位不再局限于我們長期居住的地方。我們的身體會穿越到西方一個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城市。因為我們去過那里,在那里見過我們的生活,聽過他們談論他們的快樂和痛苦,所以我們在思考問題時的立足點變得多樣化。
很多年前,當我們從國內一些流行的電影文本和國際文本(比如《燃燒》和《寄生蟲》)中解讀階級敘事的回歸時,似乎沒有太多的例子。如今,這種敘事傾向已經(jīng)成為當今電影文本中的普遍現(xiàn)象。
階級結構影響著我們的情感方式和人物命運。王寶強導演的《八角籠》講述了一個關于階級流動的勵志故事,但他最基本的敘述仍然是階級的敘述“生如雜草,不屈不撓”,他們在不屈不撓的行動下也有關于命運的悲傷。“戰(zhàn)斗孤兒”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越努力越努力,對社會和階級差異的抱怨實際上就越強烈。一位名叫馬虎的演員被用在這部電影中,他來自于前幾年流行的紀錄片《棒!少年時代的真實人物。她們不幸的命運包含著深刻的社會政治原因。
我沒怎么看這個FIRST電影節(jié)。偶爾看一部叫《蒼山》的電影,一個學音樂的男生。我媽媽從山東省的一個縣來到上海做小時工,支持他參加藝考。她曾經(jīng)和一個作為藝術家的顧客有過短暫的隱約好感,但當她坐在藝術家的餐桌上,聽著藝術家和朋友討論的優(yōu)雅藝術活動時,她毅然中斷了他們之間存在的可能性。但她回到家鄉(xiāng),家鄉(xiāng)已更名,前夫也決定離開這里,她的家鄉(xiāng)回不去了。
在一些電影場景中,我們非常強烈地感受到了階級的山谷,對人類尊嚴的傷害。經(jīng)過電影中的爭論和思辨,我們的時代精神得到了體現(xiàn)。在許多文本中,我們看到了一些相對一致的選擇,比如對階級的敏感。它一定不是來自簡單的思想邏輯,而是來自生活的經(jīng)歷。當我們創(chuàng)作它的時候,我們可能不會從階級層面去思考問題,而是從生活的細節(jié)和戲劇化中去構建文本,但是階級問題最終被清晰地揭示出來。這是一部經(jīng)典電影的可信度。它總是向我們揭示生活的真相,這讓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我們已經(jīng)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二
除了加強階級問題,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近期的另外兩個傾向,一是女性主義文本的泛濫,二是殺父主題。最近的《封神第一部》非常強烈地展現(xiàn)了殺父的主題。這部電影被視為中國電影產(chǎn)業(yè)水平的新里程碑,展現(xiàn)了制作人的技術野心,這些工業(yè)技術都致力于渲染殺父的快感,因此贏得了最多的好評。
為了讓觀眾和3000年前的人物得到認可,導演需要劇本的打磨,演員選擇造型的設定,精湛的計算機繪畫技巧,當然更需要長相。年輕演員在這部電影中的美麗外表一直是電影宣傳的重點。在《封神第一部》中,人類的正義和外表的正義一起成噸地砸在一起,讓人覺得你我是殺人的英雄。
可以說,導演很清楚如何與觀眾互動。他掌握了讓觀眾滿意的心理學。當然,這部電影也隱藏了時代精神和當下性。這個“封神第一部”,親子關系就是其中的核心關系,觀眾很容易解讀出來。在采訪中,導演還強調這是一個關于家庭的中國故事,他還聲稱這是一個富有中國文化意識的創(chuàng)作。把這一神話敘述放在一個中式家庭結構中,也許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電影策略。但事實上,作者并不認同導演的許多告白和需求。所謂簡單的中國美學其實是不存在的。另外,如果把大歷史放在家庭關系框架里,那就是中國式的。哈姆雷特也是這樣描述的嗎?
劇照《封神第一部》
假如這是導演的一些政治聲明和生存策略,他要迎合“中國流派”的建設,我也許明白了,雖然覺得很無聊。但是就電影本身而言,它也是相當令觀眾滿意的?!斗馍竦谝徊俊分械挠H子關系是核心,但這些爸爸是商王,是四方諸侯,所以這是一個關于宏偉政治和權力欲望的故事。電影甚至讓四方諸侯的質子與商王建立了一種類似父子的關系,以加強殺父的主題。
爸爸在這里不僅僅是血緣爸爸,它更是不正當權力和欲望的化身,殺了他便成了最令人興奮的事件。歸根結底,殺父是一個政治主題,所以這部電影涉及到政治倫理的多重處理。觀眾們流傳著一些臺詞,“你是誰的兒子并不重要,你是誰,很重要!”這個教訓來自于開明的父親,他教給孩子“殺父”的正確方法。"世界不是商王的世界,而是世界的世界!”這句話讓我想起了毛澤東在《湘江評論》中發(fā)表的一句名言:“天下人,我們的天下。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國家。社會人,我們的社會?!?/p>
在當代中國電影的文化譜系中,殺死父親也是一個重要的母親。首先,許多第五代導演都熱衷于此。第六代,在王小帥和張楊的電影中,父子倆都在劇烈抵抗,這已經(jīng)成為當代電影文化的一些傳統(tǒng)。這種傳統(tǒng)在幾年前就被打斷了。我曾經(jīng)總結過以前電影院電影的文化傾向,“爸爸回來了”。
近年來,這部電影不自覺地表現(xiàn)出對爸爸的一些渴望和對爸爸位置的認可。我們不僅可以從那些主旋律大片中看到這一點,還可以在一些商業(yè)制作中體現(xiàn)出這種趨勢。比如《人生大事》等商業(yè)成績優(yōu)秀的電影,父子和諧是解決電影差異的時刻。更有意思的是,在作者經(jīng)常參加的民間電影節(jié)中,我經(jīng)常看到電影中“渴望爸爸”的主題。前幾年有策展人跟我說,他發(fā)現(xiàn)今年電影的主題是“找爸爸”,很多年輕作者的處女作都在呈現(xiàn)這個主題。
有意思的是,去年我在一個名字里。HiShots!“作為短片節(jié)的評委,我看到的第一部短片就是這個主題。一個男孩被另一個男孩毆打。所以電影提供的解釋是,這個男孩的家庭被打破了,這是一個偶然的機會。這個男孩受傷了。他來到另一個男孩家,得到了對方父親的良好照顧。他受到了影響。
這部電影的方向也很明顯。這個暴虐的男孩找到了一個好爸爸,而一個好爸爸代表著一個好的生活秩序,從而獲得了他心中的歸宿。在這樣的敘述中,個人的主體性被貶低了。似乎所有的年輕人都渴望權威的祝福。當他們在社會上找不到依靠時,他們希望得到家人的保護??赡馨ㄒ恍┙^望,社會失序,沒有為孤獨的年輕人提供任何出口。
在中國電影中,至少五六年來,“爸爸歸來”已經(jīng)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化現(xiàn)象。爸爸的回歸,也許代表著權威的回歸,代表著大家對權力關系無法改變的無奈認同?!斗馍竦谝徊俊房梢哉f意味著一個強大的變化,這部電影直接聯(lián)系了殺父殺君,“爸爸”成為了當下電影中最值得探索的象征。而且近年來女性主義發(fā)展迅速,這種思想實際上是針對父權的,是另一種殺父。電影文化與社會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如此緊密。毫無疑問,人們的創(chuàng)作心理與外部世界有著密切的互動和聯(lián)系。
三
女權主義可能是近年來唯一依然可以合法占領流量的文化領域。我們過去認為,這種獨立的允許實際上是社會力量的分裂。后來我們逐漸明白,女權主義不僅僅是針對異性,而是針對所有權力。顯然,近年來,女性電影喚起了女性更深層次的覺醒,而女性意識的進步不僅僅是女性,它必然會促進整體社會意識和觀念水平的提高。也可以說,婦女主義是培養(yǎng)一種敏感性,不僅僅是男女性別框架,而是培養(yǎng)對所有壓迫性結構的敏感性。
最近中國電影院上映的《芭比》是一部好萊塢電影,在中國電影院播出,反響熱烈。它已經(jīng)成為我們精神現(xiàn)實的一部分。這部電影是安泰公司專門制作玩具的商業(yè)轉型。他們想把芭比娃娃變成影視IP。事實上,安泰公司一直渴望干預這部電影導演格蕾塔·葛韋格的創(chuàng)作過程。這部電影是由全球女性主義熱潮制作的,是女性主義的商業(yè)化。我們不抗拒這種商業(yè)化。商業(yè)化的好處是可以帶來更廣泛的思想滲透。缺點是只能在很多約束下保守有限的表達。
一個芭比娃娃突然脫離了統(tǒng)一的生活,開始思考死亡的意義。她的腳也從高跟鞋的固定姿勢變成了腳跟著地,這使得它在芭比樂園里與眾不同。她想離開公園,找出原因,找到最初制造它的人來修復自己。由于芭比娃娃與西方女性生活的密切關系,西方女性顯然更容易捕捉到幽默,但在中國的票房表現(xiàn)也不錯。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是柔和的女性主義,它的女性主義內涵仍然停留在“女性也可以”和“尋找女性自我”的層面。最后,芭比從創(chuàng)始人那里了解到,她并沒有受到限制。她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芭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來醫(yī)院婦產(chǎn)科。她顯然想給自己增加一個性器官,她想成為一個真人。 Woman,如今,每個處于女權主義發(fā)展水平的人都會感到這種行為的落后,因為芭比仍然需要在男女二元性別關系中找到自己的幸福。
還有人質疑芭比和芭比娃娃的整體設置需要從根本上被質疑。為什么女性需要通過別人設置的媒介(娃娃)來確定自己的主體性?這個男孩似乎不需要這個介質娃娃。對知識分子來說,芭比中的女性主義表現(xiàn)過于平凡,令人不滿,但仍有許多男人對這部電影表示憤怒。而且對普通大眾來說,這一切也許恰到好處。使大量的中國市民在影院里看到這種女性主義直白而集中的表達方式,的確是一種很有意義的洗禮。
芭比劇照
芭比的特別之處在于它的女性主義表現(xiàn)如此集中和集中。相對而言,國內影院電影中的女性主義傾訴,在家庭敘事中更加晦澀難懂。我想到的中國電影院的女主義電影大多是女導演殷若昕的《我的姐姐》、《柔情史》楊明明、“之子于歸”,楊荔鈉的“春潮”,“媽媽!》這也是一部非常獨特的女性電影。導演對特定的男人很友好。家庭精神結構的破壞和扭曲不是來自特定的男人做錯了什么,而是來自權力造成的結構性災難,比如“媽媽!》在特殊時代,楊荔鈉的電影宗旨更為崇高,她的女兒揭露了她的父親。它指向不可避免的政治史和權力制度,而不是某個“渣男”。
在當前電影院男性制作的電影中,對女性的態(tài)度也變得非常謹慎。在很多電影中,男女性別問題都會得到妥善處理。反面例子,比如《滿江紅》。你還記得女電影人對這部電影中女性角色設定的討論嗎?在他的作品中,女性妖嬈風騷,深刻理解國家的正義,她們會把對男性的貞操看得比生活更重要,適當?shù)哪袡嘣O定。
在《滿江紅》中,主角可以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隨意處決一個角色,這表明創(chuàng)作者潛意識里面對別人的態(tài)度,而不僅僅是女人。。我稱之為“渣男敘事”,這里的渣男指的是創(chuàng)作者。中國電影輿論界對渣男的敘事敏感而不放過,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態(tài)。有些人可能會說這是一種政治正確,但這樣說話的人忽略了我們在權力進步的道路上艱難而曲折的進步。藝術放縱的潛臺詞可能是我們內心的粗糙和粗暴。
最近《這個女人》出現(xiàn)在First電影節(jié)上,可以說是一篇激進的女性主義文本。這個故事講述了一位已婚年輕媽媽先后愛上了幾個男人的故事。這種介紹本身也許已經(jīng)足夠有罪了。這位年輕母親的丈夫在電影中隱約出現(xiàn)。年輕的母親在家照顧孩子,做飯,給孩子穿衣服,買房,處理家庭財務問題。男人冷冷地看著,就像一個局外人。這個女人也在和其他男人玩曖昧,沒有任何心理壓力。他們在南方的海邊玩耍甚至睡覺,享受愛情的感覺,因為她說她喜歡愛情的感覺。很明顯,她的丈夫早就不能或不愿向她提供這一切。
這部電影的拍攝方式是偽紀錄片,當然也借用了現(xiàn)實中的記錄部分。然而,由于它被編織成一個文本,最初的含義已經(jīng)被改變了。影片結尾,女主角為自己辯護:導演問她,如果你丈夫知道這一切,你該怎么辦?她說,就像一個男人出軌一樣,每個人總是說服一個女人。如果男人都這樣,你可以稀里糊涂地生活,所以我也希望他能稀里糊涂地生活。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阿爛,一位年輕的女導演。這部電影首次在西寧first上亮相,是對華語觀眾的第一次考驗。我是這部電影的制片人。去西寧之前,我跟導演和制片人說,我覺得這部電影肯定會爆炸。我的意思是很可能會被指責,但沒想到的是,這部電影贏得了年輕觀眾的歡呼。我覺得這是一個激進的女性主義文本,因為這種人物在生活中可能并不少見,但這是第一次出現(xiàn)在電影文本中,所以這是一個可以寫入電影歷史的女性電影文本。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字《This Woman》,我認為這部電影可以改名為First,因為它出現(xiàn)在FIRST電影節(jié)上,得到了年輕觀眾的認可,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Woman。
這位女士的海報
在放映后的聚會上,朋友們的反應讓我非常驚訝,有幾個男人告訴我,這部電影并不激進??雌饋恚@部電影點燃了觀眾對倫理挑戰(zhàn)的熱情,特別是那些葉公好龍的人。有人說,這個女人現(xiàn)在的行為是模仿男人。如果這個女主角把她設定為一個深受丈夫喜愛的男人,被丈夫熱情地愛著,但還是出去找別的男人,那就更好了。但是我認為這是另一個故事,而且影片仍然需要這個角色的自洽。
影片中的女人不是舉起主義旗幟的知識分子。她是一個普通的公司員工,在她面前不是一個完整的生活。在家人的監(jiān)督下,她的婚姻生活已經(jīng)形成。她應該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規(guī)劃和享受自己的生活。而且,其實她也不是一個以男人為模板的女人——男人出軌,所以我也要這么做。在與不同的男人相處中,我們可以看到她的投入和甜蜜,她喜歡談戀愛的感覺,而這本來在家庭中是很難找到的。另外,她也不能完全滄藍于當今社會的倫理問題,所以她為自己的行為找到了一個理由,也是符合邏輯的。
我們不能要求這個角色成為你想象中的女權主義理想人物。這個角色的意義在于,她對男權社會的得罪和挑戰(zhàn)非常具體。有人說這叫激進,有的女人拒絕結婚,拒絕做生育機器。不是比這個女人更激進嗎?但是我覺得這對于男人來說是比較抽象的,不能真正得罪特定的男人。
但《這個女人》中的女人是最普通的人,不是意見領袖,不是大學教授,也不是知名的女性主義名人。一個非常普通的鄰家女人或者一個和你朝夕相處的女人,可能是這一系列行為的傳播者,這可能是最令人震驚的。這部電影的意義在于,它公開宣布和描述了一個隱形的社會規(guī)則。很多東西,它存在卻無法說出來,一說出來就會形成世界分裂的前兆,這就是它的革命性。
進出電影院,在不同的地區(qū),和不同的人一起組織放映后的聚會。我們互相看到和聽到,或者互相滲透或者自我調整。豐富的電影讓我們獲得了交流的談話,獲得了討論問題和觀點的重要媒介。我覺得所謂的電影精神,其實就是一種公民精神,人們用共同的媒介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電影,他們的思想再次活躍起來,他們再次感受到了生活的快樂。,它也是所謂影院精神的本質。
本文來自微信微信官方賬號:經(jīng)濟觀察報觀察家 (ID:eeoobserver),作家:王小魯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