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失控,張一鳴失算
來源|億邦動力
作者|陳大志
3歲的TikTok終局遲遲未定,“算無遺策”的張一鳴,面臨前所未有的“失控”局面。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預言的“最后48小時”過去了,原本被認為板上釘釘的TikTok“賣身”一事并未塵埃落定,反而變數陡生。入職不到3個月的CEO凱文·梅耶爾辭職,被焦慮感籠罩的TikTok員工軍心動搖。
太平洋上空的各方角力仍在繼續(xù),沒人能準確預測這家公司的最終命運。
承載著張一鳴全球化夢想的尖刀遭遇重挫,讓這位早早被捧上神壇的年輕企業(yè)家孤立無援,甚至陷入輿論漩渦。他崇尚算法,習慣于掌控一切,卻在公司面臨“最具挑戰(zhàn)性的時刻”之際,多少顯得有些進退失據。
">從“控制”到“失控”
37歲的張一鳴,人生一大關鍵詞是“控制”。
他將年齡作為X軸,顏值、收入、身體狀況等為Y軸,畫出人生各項指標變化的函數曲線圖,并從29歲這個體力下降的拐點開始,逼自己每周至少游一次泳,每天睡夠7小時。
他的情緒起伏從不輕易示人,幾乎從不發(fā)火,也很少生氣,最激烈的宣泄方式不過是“這個事情怎么會這樣”。他甚至通過反復實驗調試出“在輕度喜悅和輕度沮喪之間”的最佳情緒狀態(tài),保證自己“專注且高效”。
就連張一鳴的很多愛好,都來源于控制:寫書法是在控制筆尖,打游戲是在精準控制操縱桿。他像做產品一樣不斷改進自己,控制自己看有難度的書、想有難度的問題。
理性、精準、極度克制,張一鳴早年接受《人物》《財經》等媒體采訪時,塑造出近乎“機器人”的形象。這種信仰“程序化、規(guī)律化的事物”,行事“近乎冷酷地遵守數據和邏輯”的風格,滲透在他創(chuàng)業(yè)歷程中的每一個關鍵節(jié)點。
在創(chuàng)辦成名之作今日頭條前,張一鳴在酷訊、九九房、飯否等公司,都是寫代碼和研究算法。算法由一串串有起點、有執(zhí)行路徑,并且最終一定會輸出結果的程序組成,可控性極高。
他一手搭建的字節(jié)跳動技術中臺和推薦系統(tǒng)中,強大而精準的算法同樣被視為核心武器。
但如今,試圖掌控一切的張一鳴,正在失去對TikTok乃至整個局面的控制。
8月27日,張一鳴今年5月才重金挖來的TikTok全球CEO凱文·梅耶爾宣布辭職,他不得不以內部公開信和全員大會的方式,試圖安撫員工情緒。
TikTok陷入禁令風波之際,平臺上的創(chuàng)作者們相繼出走。7月,以18歲網紅喬什·理查茲為首的4位TikTok創(chuàng)作者集體“跳槽”到美國音樂社交平臺Triller,出走前他們吸引了近4700萬名粉絲。
TikTok美國員工則在焦慮中等待最后的結果。數月前剛加入TikTok的員工Daniel在接受網易科技采訪時坦言,他和公司絕大部分員工一樣,擔心“自己是否會被裁員”。
8月24日,TikTok技術經理帕特里克以個人名義起訴特朗普政府,理由是其行政命令可能讓該公司員工無法獲得工資和獎金。
局面失控的影響從國外延伸到了國內。
多名字節(jié)跳動國內員工告訴億邦動力,由于國內國外業(yè)務彼此相對獨立,他們的工作并未受到影響。但部分員工表示,自己手里拿著不少期權,擔憂公司的上市前景。
與字節(jié)跳動和張一鳴有關的負面輿論,在社交媒體上不斷發(fā)酵。8月1日,字節(jié)跳動被曝“同意剝離TikTok美國業(yè)務”后,相關話題迅速沖上了微博熱搜榜,不少網友指責字節(jié)跳動“賣得太快”、“過于妥協(xié)”,還有人在知乎上批評張一鳴“軟弱”。
但一位字節(jié)跳動員工對億邦動力表示,“一鳴是個極其理性、講求規(guī)劃效率的人。從企業(yè)文化來說,效率至上、迅速決策已經成了習慣......但特朗普習慣先恐嚇試探,而字節(jié)像個從小嚴加管教長大的孩子,被外人嚇住了?!?/span>
">">丟掉一張王牌
正逐漸脫離字節(jié)跳動掌控的TikTok,對張一鳴而言意義非凡。
今年3月,字節(jié)跳動成立八周年,張一鳴將國內業(yè)務都交了出去,自己All in到全球市場。過去一年,他花了三分之二的時間在海外考察市場,并計劃“花三年時間走遍全球的辦公室”,重點完善全球管理團隊。
就連TikTok遇挫3個月后,張一鳴還是在8月4日的內部信中宣稱“不認同,不放棄”,不放棄探索任何可能性,竭盡全力保護這個“獨特存在”。對他而言,TikTok是實現(xiàn)全球化野心的最重要的一張王牌。
“Born to be global(生來就要國際" style="font-size: 15px;letter-spacing: 0.5px;">化)?!睆堃圾Q2018年與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對談時提及。這既是張一鳴對于公司的商業(yè)判斷,也是他從未忌憚于昭示的個人野心。
從創(chuàng)立之初,字節(jié)跳動就被張一鳴賦予了國際化的愿景?!拔覀冊谌∽止?jié)跳動這個名字的時候,也想好了ByteDance這個英文名?!痹趶堃圾Q看來,出海是必然的。
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中國企業(yè)只有在全球配置資源,追求規(guī)?;?,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早在2012年底,字節(jié)跳動的團隊就開始討論國際化。2015年8月,這家成立不到3年的公司開始全球化布局,通過“Build & Buy(自建和收購)”的方式快速出海,這在中國互聯(lián)網公司中非常罕見。按照張一鳴設立的目標,字節(jié)跳動到2021年,將有一半的用戶來自海外。
作為字節(jié)跳動推進國際化戰(zhàn)略的一把尖刀,TikTok這款產品,是對張一鳴“杯子與飲料”商業(yè)判斷的成功實踐。在張一鳴看來,字節(jié)的技術中臺和算法推薦系統(tǒng),就像是一個通用的“杯子”,只要給這個“杯子”裝入不同口味的“飲料”(即本地化運營內容和用戶),就能很好地適應全球其他市場。
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TikTok早期推廣策略相當激進,包括砸錢登陸紐約時代廣場、多次冠名超級碗賽事,以及在Facebook、YouTube等頭部平臺常年大手筆做投放。2018年,字節(jié)跳動僅在谷歌一家平臺的營銷費用就超過3億美元,主要是為了推廣TikTok。
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稱,TikTok開始全球推廣后,2017年還小幅盈利的字節(jié)跳動,2018年虧損12億美元。
自2018年以來,TikTok業(yè)務飛速增長,戰(zhàn)績耀眼。截至今年7月,TikTok全球月活用戶近7億,全球下載量超20億。Sensor Tower數據顯示,今年6月,TikTok在海外市場單月吸金近千萬美元。
如今,TikTok面臨前所未有的失控局面,對張一鳴個人的打擊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在TikTok的發(fā)展規(guī)劃被打亂后,張一鳴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孵化出下一個TikTok。字節(jié)跳動擅長的個性化推薦在短視頻領域的應用稱得上成功,但在其他細分領域仍有待探索。該公司最早出海的海外新聞應用TopBuzz(今日頭條海外版),今年6月被曝將逐步關停。
此外,F(xiàn)acebook已經趁TikTok此次出售風波,借機大力推廣旗下短視頻產品Reels。短視頻平臺Triller則在大力挖角TikTok平臺上的頭部網紅。從競爭對手的動作來看,外界留給張一鳴的時間窗口十分有限。
三次“失控”,張一鳴能否全身而退?
命運未卜的TikTok,并非張一鳴首次遭遇棘手的“失控”局面。
2018年4月11日,字節(jié)跳動旗下歷史最長的產品“內涵段子”被詬病導向不正、格調低俗,張一鳴罕見地公開發(fā)布道歉信,稱走錯了方向,“自責內疚一夜未眠”,“所有責任在我”,并永久關停這一產品。
2014年,今日頭條被《新京報》等傳統(tǒng)媒體“圍攻”,陷入版權侵權風波。當時,張一鳴及其團隊確定三步走策略:起點是通過電話或面聊了解傳統(tǒng)媒體訴求,終點則是與之達成和解,解決路徑自然浮出水面—今日頭條付費購買媒體的內容版權,或媒體入駐今日頭條并獲得廣告分成。
兩次危機,張一鳴都用他熟悉且信賴的“程序”思維化解,并重新找回“控制感”。
但他當下面臨的失控局面,復雜程度遠超從前。
一方面,TikTok主攻海外市場,所處環(huán)境復雜多變。另一方面,TikTok危機爆發(fā)在字節(jié)跳動上市倒計時的節(jié)骨眼上,將這樣一款用戶規(guī)模龐大、商業(yè)化潛力大的明星產品拱手讓人,無疑會給字節(jié)跳動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億邦動力據路透社此前公布的數據估算,TikTok 2020年收入預期為10億美元,約占字節(jié)整體目標收入的3.5%。雖然占比尚小,但參考字節(jié)在流量變現(xiàn)方面的能力,TikTok 如果發(fā)展節(jié)奏正常,有望創(chuàng)造越來越多的收入,提升字節(jié)跳動的估值想象力。
和過去兩次一樣,張一鳴試圖通過“程序”及時止損:確立起點——了解到美國政府的真正訴求是全面封禁,應盡快剝離并出售TikTok;確立終點——為TikTok找到合適的買家;尋找解決路徑——與競購方就價格、資產轉移、技術共享等細節(jié)展開談判。
但這筆交易的難點在于,即便TikTok從2018年起逐步獨立運作,它仍然并未完全脫離中國。據The Information報道,TikTok的核心技術人員和核心源代碼、算法都在中國,它一直依靠字節(jié)跳動的技術中臺來實現(xiàn)產品功能的迭代更新。
影響TikTok“賣身”的新變量在于,出售上述具備知識產權價值的技術和資產,須獲得中國監(jiān)管部門批準。8月28日,商務部和科技部發(fā)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其中包含“基于數據分析的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技術”一項。字節(jié)跳動隨后表示,會依據相關條例處理關于技術出口的相關業(yè)務。
事實上,從字節(jié)跳動激進的海外發(fā)展路徑來看,其背后的風險不難預見。TikTok在2017底收購Musical.ly時未對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提交審查,這樣冒險的行為給它今天的局面埋下了隱患。崇尚算法的張一鳴一朝“失算”,便讓TikTok辛苦打下的海外江山徹底失控。
面對微軟、沃爾瑪、甲骨文等巨頭的爭相競購,TikTok的命運仍然撲朔迷離。這一次,一再退讓、險些忍痛將承載全球化夢想的“家園”拱手讓人的張一鳴,還能否全身而退?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