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美國禁令生效 倪光南稱華為不會無芯可用
來源|新財網
9月15日,美國對華為新禁令正式生效,在美國政府的限制下,臺積電、高通、三星等公司將不可再供應芯片給華為,麒麟芯片將就此停產。
對此情況,華為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余承東表示,華為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一邊囤足了大量芯片,麒麟高端芯片備貨或超1000萬片,而包括中低端芯片總計超1.2億。短期1-2年內整體業(yè)務破壞性影響預計不會特別明顯。
據媒體報道,對于芯片斷供問題,華為暫時沒有B計劃,具體應對措施主要還是尋求國產替代方案。在9月8日中國信創(chuàng)黃埔論壇上,倪光南院士認為,華為不會面臨無芯可用的困境。他認為,雖然中國芯片產業(yè)在7nm技術上收到制約,但是依靠中國現(xiàn)有的技術,依然可以制作出14nm或28nm的芯片,這就表示,除了手機芯片,華為的網絡設備芯片制造基本不受影響。
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對美國的有關芯片的企業(yè)來說也是一個壞消息,許多美國紛紛公司表示,都到不同程度的損失,高通將失去80多億美元,美光科技也表示將會失去20多億美元。
在美國政策的影響,許多芯片只能內存,不能向外流出,美國一年就要損失3000多億美元,這對他們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美國要是想想要補上這一個大漏斗,必須要花費500多億美元才能行。
美國對華為的政策不僅僅影響著芯片企業(yè),其他企業(yè)也收到一定的影響,美國的科技巨頭,微軟、蘋果這些公司每天都在損失。蘋果的市值蒸發(fā)300多億美元,微軟更是下滑2000多億美元,還有一些其他的比如亞馬遜、特斯拉都蒸發(fā)了1000~2000億美元不等。
一旦我們自己的國家學會了研發(fā)芯片,美國政府可能要得不償失,而且損失還是巨大。華為的遭遇,正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è)意識到自主研發(fā)、推動自主國產的重要性。同時也只有不斷地競爭才能活的更好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