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如何避免做無用功?苛求過程、釋懷結果是關鍵
來源丨創(chuàng)業(yè)酵母(ID:chuangyejiaomu)
作者丨酵母酵研院
身為管理者的首要原則:不打沒有準備的仗,不做沒有思考的事。
以勇猛頑強著稱的巴頓將軍也堅信:
“要花大量的時間為進攻做準備,匆忙上陣只會造成無謂的傷亡。在戰(zhàn)爭中,沒有什么不是通過計算實現(xiàn)的,任何缺乏細致、合理計劃的行動都不會取得好結果。”
為什么很多管理者每天忙忙碌碌,隨時都在處理各種事情,好像時間永遠不夠用。但最后你的團隊業(yè)績沒起來,你的人才也沒有培養(yǎng)起來,你的個人領導力也沒有得到提升呢?
因為很多人忘記了“二八定律”:困擾你的事情中,80%都是繁瑣的小事,只有20%的事情真正重要。
我們應該花80%的時間去思考和復盤,用20%的時間去高效的執(zhí)行。
修煉成狙擊手的方法
以前我下面有一個Team Leader,每天給人感覺風風火火的,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小團隊業(yè)績也做得很好。但當他帶了更大的團隊之后,整體業(yè)績突然就掉下來,而他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也很不好。
其實原因很簡單。
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而管理者仗著自己年輕或能力強,只知道拿體力和腦力去拼,團隊里所有事都習慣親力親為,不懂得抓大放小,也沒有培養(yǎng)接班人幫他分憂,總有一天會堅持不住。
這種不分主次的“拼”,就是很多人做管理的最大阻礙。
那怎樣才能把80%的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問題上?首先要確定你工作的主要目標是什么,然后問自己幾個問題:
哪些工作對你完成主要目標起決定性作用?
哪些問題先解決之后能最大限度節(jié)省你的時間?
哪些問題是完成關鍵工作之后順便就能解決的?
哪些工作可以交給下屬完成,你追他的過程就好?
管理者要學會精簡目標,把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解決最大的問題。
而針對每一事項都要設置完成時限,要為自己設置每天、每周、每月可追蹤的工作計劃,你的目標也要做月度、季度和年度的細分。
很多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低,是因為這件事關注一下,那件事再關注一下,沒有考慮好順序主次,也不尋求下屬和平級的幫助,更想不到向老板爭取資源和輔導。一味地忙前忙后,最后他的事情都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而懂得思考的管理者,會根據(jù)目標和環(huán)境的變化快速調(diào)整,像一個狙擊手一樣精確的鎖定自己設定的主要目標。
未來不迎,既過不戀
如果一定要在管理者必備的人素養(yǎng)中找出最重要的部分,我認為有兩個:一是高效、深度、有格局的溝通能力,二是專注當下的能力。
卡耐基早就指出,一個人事業(yè)的成功因素,只有15%是由他的專業(yè)技術決定的,另外的85%則要靠人際關系。
在這個人際關系復雜的社會,要想使自己成功就應該強化自身的溝通能力。企業(yè)管理過程的大量問題也是溝通問題,甚至有的企業(yè)家稱:“企業(yè)中99%的問題都是溝通造成的?!?/p>
很多從普通員工開始一步步打拼上來的管理者,或者技術上、學術上的大牛,對“靠關系”這件事內(nèi)心還是有些不屑的。
但事實上,能否經(jīng)營好一段開誠布公、互惠互利的高品質職場關系,是由管理者自身能力、心態(tài)和格局決定的。職場關系既是你的資源,也是周圍人對你能力和人品的認可,它就像一道乘法題,能夠讓你的個人能力產(chǎn)生指數(shù)級的提升。
我們說向上溝通要有勇氣,你得有膽量跟老板擺事實談條件,為你的團隊爭取資源,為你自己爭取被輔導和被信任的機會。
向下溝通則需要良心,作為管理者你要識人心懂人性,重視你下屬的感受,幫助他們自我實現(xiàn),下屬才會對你心服口服。
而向平級溝通要有肺腑,要有互惠共贏、責任共擔的心態(tài),通過深度溝通把潛在的競爭關系轉化為合作關系,之后的工作中才能毫無芥蒂的配合。
曾國藩說:“未來不迎,既過不戀,當時不雜”。
這句話大意是,對于那些已經(jīng)過去的事情,不惜過于留戀;現(xiàn)在做的事情要專注而有條理,心中沒有雜念;那些將來可能發(fā)生的事情,還沒有到眼前就不要著急去處理。
所以管理者專注當下的能力,就是善于選擇最重要的事情,然后投入全部精力。
通常越是聰明的人,越難以專注當下。聰明人更喜歡眺望未來、追逐機會、制定策略和應對挑戰(zhàn)。
而那些真正有管理智慧的人,不僅要仰望群星,也要有把注意力固定在最現(xiàn)實最枯燥的工作上的定力,更要有日積跬步終至千里的毅力。
以身作則勝千言
一家企業(yè)中,管理者的首要責任,就是通過別人拿結果,通過結果培養(yǎng)人。
你不能再以自己的業(yè)務能力或專業(yè)能力為傲,而是要以定目標、追過程、拿結果的成績?yōu)榘?,要以你自己輔導和成就了多少員工為傲。
好的管理者都是苛求過程、釋懷結果的,因為好的過程本身就代表了穩(wěn)定的結果。
而在這個過程中,對那些工作方法有問題、心態(tài)不好、犯錯誤、踩紅線的員工,你就不可能做老好人,一定要心慈刀快,該問責問責,該淘汰淘汰。
對于有潛力的員工,管理者要大膽啟用、小心把控,一邊放手讓他們?nèi)プ鍪拢贿呉ㄗ∽匪麄冞^程的時間節(jié)點。在培養(yǎng)和考核員工的同時,管理者也會慢慢梳理出自己的一套培養(yǎng)人的邏輯,慢慢對現(xiàn)有的業(yè)務流程進行優(yōu)化。
所以實踐是最好的學習,教學也是最好的學習。
很多管理者為什么有底氣說出“干就對了”?
那是因為他們花大量時間思考如何拆解目標、梳理流程。管理者看到了問題、想好了方案,即使是開拓新業(yè)務,也有兜底的計劃以防萬一。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真正放手去做。
歸根結底,成就最優(yōu)秀的管理者的首要條件,就是以身作則,以自己的思維、能力、胸懷、價值觀來打動所有人。
聲明:圖文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及來源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