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對話馬斯克:下一個顛覆性創(chuàng)新是什么?
來源丨有思資本(微信號:yousiziben)
點擊閱讀原文
3月21日在2021中國發(fā)展高層論壇上,薛其坤院士表示,特斯拉企業(yè)應該辦個大學,把教育把經濟產業(yè)的發(fā)展結合起來,更加有目的地從事高等教育。
對此,馬斯克回應,“讓特斯拉未來建立一所大學”的想法很有意思。物理學中有非常多創(chuàng)新的想法,如果高等教育體系中可以教授大家基本的物理學,更能讓學生們明白學習的目標,更好的準備實現顛覆性技術。特斯拉現在缺乏機器人編程方面的人才,可以考慮辦大學。
薛其坤院士是中國頂尖的物理學家,他在量子反?;魻栃矫娴难芯砍晒粭钫駥幵u價為“中國的實驗室里第一次做出并發(fā)表出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
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2020年11月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此前,特斯拉曾與全球各國的大學合作,研究電池技術、材料等。未來也將繼續(xù)尋求與中國各院校合作的機會,共同研究業(yè)界先進技術。
馬斯克本身對基礎學科富有濃厚的興趣,物理學科出身的他,推崇運用基礎科學思想來解決問題,這就是“第一性原理”。
馬斯克曾在接受采訪時說:“我更傾向于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待世界。物理學教會我運用第一性原理思維去推理,而不是用類比的思維去推
理?!?/span>
特斯拉在全新4680無極耳電池、原料硅負極材料、不含鈷的高鎳正極材料上都是對基礎研究成果的應用實踐。
物理第一性原理及其獲得方式,才是一切顛覆性創(chuàng)新的根柢!
“其實物理學就是關于世界的運轉,物理學當中也有一些非常創(chuàng)新的想法,比如說從限制的角度來進行思考和實踐,然后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框架,我覺得物理學可以以更加互動的方式來教學?!?/span>
“我更傾向于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待世界。物理學教會我運用第一性原理思維去推理,而不是用類比的思維去推理。”“其實我覺得物理一點都不無聊,我覺得非常有意思。
其實物理就是希望能夠了解自然、了解宇宙……其實大家必須要理解的是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如果你要吸引人的話,你必須要通過感情這樣的手段,必須要解釋為什么物理那么的精彩、那么有吸引力,這一點非常重要?!?/span>
“其實物理學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門學科,而不是干巴巴的,或者是是去背一些公式,不是通過這樣的方式。
但是還有一點,必須要學習經濟學,如果要務實的話,必須要學經濟?!薄坝绕涫谴髮W教育,一個教授一直在講,這是單向的講授,是一再重復的過程。
我們與其這么做,還不如讓學生們參與進來,讓學生們自己在家看老師的講課。我覺得這樣的話還可以重放,還有音視頻的效果,有可能會更好。
而在課堂里面的時間,不是用來教授的,而是用來討論的,我覺得這樣的話對學生、對老師來講都會覺得更加愉快?!?/span>
“我覺得當前的教育看起來就好像以前那樣子,就是單向的,就像原來的電視上所看到的。但是我認為教室應該是進行討論的,而不只是聽老師的講解?!?/span>
我們太急切了!太想去觸摸顛覆式科技創(chuàng)新了,結果基礎科技創(chuàng)新,卻總是躲著我們。我們缺乏冷靜,缺乏對科技趨勢的整體判斷,就急切地想去摘取皇冠上的明珠。
以至于像高規(guī)格的中國發(fā)展論壇,也不能免俗,急切鎖定“下一個顛覆性創(chuàng)新是什么”,而馬斯克卻跟你討論物理學的常識即第一性原理,以及如何獲得這些常識。第一性原理與獲得第一性原理的方式,才是一切顛覆性創(chuàng)新至關重要的東西。這是馬斯克一系列顛覆式創(chuàng)新的根基。
以下是對談實錄
下一個顛覆性創(chuàng)新
主持人:非常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這一場討論對話,“下一個顛覆創(chuàng)新”,我們今天兩位嘉賓一位是南方科技大學的校長薛其坤院士,還有一位是馬斯克先生在線上,我們這一場安排先請兩位我們嘉賓各做5到8分鐘的陳述,然后我們可能有一些問題來進行交流,最后如果有時間的話,可能也會看看有沒有時間來邀請在座的各位嘉賓來提一兩個問題。
首先,我想來介紹一下薛其坤院士,可能大家都比較清楚,薛其坤院士也是我們領導,是清華大學的副校長,現在在南方科技大學擔任校長,薛其坤院士他主要研究領域是量子科學,也做出了非常非常杰出的貢獻,埃隆·馬斯克先生可能大家更清楚,是特斯拉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可能大家知道更多的是他的很多一些創(chuàng)新的,包括SpaceX等等這方面的一些工作,所以我們今天非常高興邀請兩位嘉賓來跟我們分享。
按照程序,我們先請兩位嘉賓來做陳述,剛才薛其坤先生說我們應該先請我們的客人埃隆·馬斯克先生先做介紹。
薛其坤:如果您先發(fā)言可能會更合適,有請。
埃隆·馬斯克:我覺得總體來說,中美應該要有更多的信任。然后,還是要相信對方是善意的,這應該是能夠營造最好的未來,這一點非常的重要。其實中美之間的共識比我們看到的好多時候都要多,我們應該共創(chuàng)一個繁榮的未來。
說到技術,我不太確定我應該具體要談哪一個話題,我可以泛泛而談,我想大家都想聽一聽您對未來的看法,比如說顛覆性創(chuàng)新,如何來塑造未來的世界會有什么樣一些新的發(fā)展和影響,對人類社會又有什么樣的影響。
說到技術,肯定會講到人工智能是合成的RNA和DNA,我們看到在研發(fā)疫苗的時候也用了相關的技術,這就像數字醫(yī)藥會是一個治療和疫苗方面很大的革命。
當然,還有自動駕駛汽車,這很快就能實現了,會大大的改變交通的面貌,我覺得隧道在緩解城市擁堵方面也會非常的重要,我覺得在全球主要的城市都有交通擁堵的問題。解決方案就是要有3D的隧道,我們剛剛在拉斯維加斯展示了一個隧道,我覺得也會非常的有幫助。
還有生命會變得越來越多星球,地球已經存在4.5億年的時間,現在第一次出現了這樣一個機會生命可以走出地球,我們也可以去探索其他的星球,來確保我們可以保持我們意識的傳遞和延續(xù)。
主持人:非常感謝埃隆·馬斯克先生,其實討論的議題非常的廣泛,非常精彩?,F在我們有請薛校長也來做一個陳述,有請薛校長。
薛其坤:非常高興能和埃隆·馬斯克先生有這樣一個非常難得的對話機會,也感謝論壇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能和一位年輕的著名企業(yè)家一塊交流。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也是我作為一個物理學家長期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說太陽能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續(xù)循環(huán),一個非常宏大的問題。我用一句不恰當的問號?這是不是一個可能的?一個終極性的顛覆性技術?
我非常同意剛才埃隆·馬斯克先生談到的關于未來的交通問題,新的工具等等。但是,但是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關于未來,談對未來顛覆性的技術就是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量子計算和量子網絡方面的這么一個技術,如果我們有了通用的量子計算機,在此基礎上像有了計算機發(fā)展互聯網一樣,我們會造就一個完全第二代的信息技術。因為今天只有幾分鐘的時間,我不談這個領域。
我談一個大家熟悉的問題,這是我們生活的太陽系,大家都很熟悉,太陽上發(fā)生了什么呢?太陽上每天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氘和氚一個氫的同位素的聚變,這個聚變產生了巨大的能量。
每一公斤的氫它產生的能量相當于1萬噸煤,每天照到地球表面上的太陽能達到了每秒500萬噸煤的水平。馬斯克先生未來要登火星,火星從太陽上得到的能量可能不到一半,所以未來的地球人比未來的火星人更加的幸福。
這些太陽能造就了地球上的萬物,植物、動物經過長達幾億年的演化,造就了我們今天的化石能源、煤、天然氣、石油等等。以石油為例,石油沉積的年齡3到4億年,而且這是一個不可能再生的能源,用完了就沒了。
我們人類在過去250多年的時間經歷了三次工業(yè)革命,這三次工業(yè)革命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化石能源的開采和利用,他們來自于太陽,如果沒有這些化石能源,我們今天看到所有的高技術都不存在。
所以我們應該感謝我們的地球,按照BP在去年的一個統計數據,經過這三次工業(yè)革命,我們從地球上繼承的能源已經寥寥無幾了。可以預期在50年以后石油和天然氣,按照目前的發(fā)展水平和用量將會用光。
所以盡管我們三次工業(yè)革命給我們造就了巨大的現代化產業(yè),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美好的生活,但是,我們把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基本上快用光了,半個世紀以后可能就沒了。
所以說50年以后,如果這些化石能源用光了,我們現在的技術還存在嗎?比如說汽車、飛機,飛機燒油,沒有油了,飛機還能飛嗎?輪船還能跑嗎?飛機還能打仗嗎?
好歹埃隆·馬斯克先生給我們這個問題提出了部分答案,那就是電動汽車的發(fā)展,中國也有很多像比亞迪這樣的企業(yè)也在做這件事,這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之一。
所以我們在想象遠一點一百年以后,我們這幾代不能把地球上所有的化石能源全部用光,我們應該給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一部分,但是為了保持目前的工業(yè)發(fā)展水平,保持現在的高科技,我們唯一的答案就是要開發(fā)用之不竭的太陽能。
所以下一個顛覆性技術,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顛覆性技術就是基于太陽能的光電效應,太陽能的高效利用和后面一個非常重要的,今天我的主要觀點可持續(xù)循環(huán)。
什么叫可持續(xù)循環(huán)?這是我自己定義的,就是在基本上不適用化石能源的情況下,包括太陽能電池的清潔能源能保證三次工業(yè)革命造就的主要核心技術能被持續(xù)的運用,像飛機還能繼續(xù)飛。
汽車還能繼續(xù)跑,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嗎?當然,有了這個太陽能利用的太陽能電池,我們還需要配套技術,我們要把這些能量儲存起來像化石能源一樣方便,我們想用的時候就可以到電池上,到儲能器上去取。
就像我們想用煤的時候就挖一些一樣,所以50年以后還有一個問題,我們不使用煤天然氣了,我們生產水泥、鋼鐵需要大功率的電,建造大樓、高速公路,制造飛機、輪船這些電從哪里來嗎?也是用這種電池嗎?發(fā)動機用的燃料是什么呢?一個最科學的回答就是氫氣。
把煤和石油、天然氣用氫氣來代替。將來的飛機就是氫氣飛機,我們以后北京的天然氣管道就全換成氫氣管道,換成氫氣以后,氫氣和氧氣生成水,既高效又干凈,又清潔。
我們如何得到氫氣呢?當然,還是回到太陽,把光用最高效率的太陽能電池收集起來變成電,用一個最好的儲能技術把它變成像化石能源一樣隨便可用的方便技術。
然后用這些電源源不斷的把水分解變成氫氣。這是很多科學家要做的事情,比如說下一代的電池材料,我們現在最高水平的轉換率是砷化鎵達到了47%。
我們一個問題將問的就是我們人類能制造出價格壽命比擬硅,但效率比擬砷化鎵的電池嗎?從目前的27%提升到40%甚至更高,這就需要材料科學,量子科學等等長期的科學研究回答這個問題。
所以根據上面我的分析,再加上埃隆·馬斯克先生的暢想,我們下一次的工業(yè)革命,也許是下一下一次的工業(yè)革命將是什么呢?
在基本上不消耗化石能源的前提下,我們前三次工業(yè)革命主要的技術能進一步的完美,而且在全球普及。
這個判斷是基于一個科學家,一個物理學家的判斷,因為現在的科學規(guī)律只能這樣。
大家都知道自然界的基本規(guī)律是大道至簡,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也是大道至簡,按照熱力學的物理學規(guī)律,任何能源的使用過程都會造成浪費,造成二氧化碳等污染。
所以我們還是要回歸初心,從最基本的愛因斯的關系出發(fā),核聚變出發(fā),回到太陽,利用地球上人類宇宙中總簡單的元素星,發(fā)展最清潔、最有效、最長久的太陽能光電制氫,氫能技術。我們人類社會能花兩百年的時間造出三次工業(yè)革命,為什么不花一百年的時間把這個路線徹底走通,所以我希望全球的科學家、工程師、企業(yè)家聯合起來,通過三十到五年,甚至一百年的科技創(chuàng)新,在化石能源被徹底消耗殆盡之前完成這一使命,保障我們這個地球會永遠的美好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的9月份,代表中國做出一個承諾,2060年實現碳中和,拜登總統剛剛上任以后也代表美國宣布,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我想我今天提出來這樣一個顛覆性的,一個可能大家都知道的技術,有可能對實現這些目標提供最佳的答案,有了這個答案我們人類就會建造出一個非常美好的命運共同體,讓我們全世界的政府、科學家,像埃隆·馬斯克先生這樣的著名企業(yè)家一起努力,讓我們的未來的SpaceX的火箭用上最干凈的氫能,把我們送到地球,甚至地球更遙遠的地方。
我的發(fā)言到這個地方,謝謝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謝埃隆·馬斯克先生和薛校長兩位描述了非常美好的前景,我也知道兩位都是學物理出身的,如果真的要想實現令人激動的場景,我不知道兩位對未來的年輕人,尤其在高校對高等教育,尤其薛校長也是大學校長,大學教育怎么樣來準備為未來的年輕人能夠去應對、能夠去執(zhí)行和實現這樣的夢想?
馬斯克先生,請問高等教育體系怎么樣為下一代的年輕人做好準備?這樣的話,可以幫助實現剛才大家所描述的愿景。
很多的想法都已經開始了,但是怎么樣讓我們的年輕人做好準備才能夠實現真正的顛覆性的技術。馬斯克先生,您要不要先回答一下?
埃隆·馬斯克:當然了,我覺得如果能夠教大家基本的物理學,那是很有幫助的。其實物理學就是關于世界的運轉,物理學當中也有一些非常創(chuàng)新的想法,比如說從限制的角度來進行思考和實踐,然后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框架,我覺得物理學可以以更加互動的方式來教學。
我覺得早些時候給學生教一些基本的物理學知識,實際上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參與進來。
總體來講,針對高等教育向大家介紹一下為什么要教他們某些知識?我覺得“為什么”這個方面的教授是很重要的。
我們可能不會記住我們認為不相關的東西,所以如果想讓學生記住什么東西,就讓他知道這個是很相關的、很重要的。
有的時候,我們好像隨機教一些東西,但是之后是為了找到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不一定會用到這些知識。
尤其是大學教育,一個教授一直在講,這是單向的講授,是一再重復的過程。我們與其這么做,還不如讓學生們參與進來,讓學生們自己在家看老師的講課。
我覺得這樣的話還可以重放,還有音視頻的效果,有可能會更好。而在課堂里面的時間,不是用來教授的,而是用來討論的,我覺得這樣的話對學生、對老師來講都會覺得更加愉快。
我覺得當前的教育看起來就好像以前那樣子,就是單向的,就像原來的電視上所看到的。但是我認為教室應該是進行討論的,而不只是聽老師的講解。
主持人:薛校長您也正好是教物理的,馬斯克先生對現代高等教育的方式提出一些質疑我們有什么想法?
薛其坤:薛老師提的這個問題非常大,馬斯克從一個方面做了很好的回答。我們高等教育、大學教育已經經過了幾百年、上千年的歷史,現在大學發(fā)展也應該變得更加有理性。
第一,從自然科學、物理學出發(fā),還是要教育學生去理解自然社會,理解自然界的基本規(guī)律,同時要考慮到教育學生怎么樣利用學到的知識為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人類的美好生活做努力。
在這個方面,當然回答這個大問題,回答的小問題是非常多。其中一個,是不是以后為了更加把知識和產業(yè)經濟發(fā)展、人類福祉結合在一起,也許將來像馬斯克先生特斯拉企業(yè)辦一個大學,這樣更容易把教育和產業(yè)、經濟發(fā)展結合在一起,也許過上十年、二十年以后,像特斯拉這樣的企業(yè)辦一個大學更加有目的的去從事高等教育,也許是未來一個發(fā)展趨勢。
主持人:馬斯克先生,您怎么想呢?特斯拉將來建立一個大學,您怎么想?
埃隆·馬斯克:這個想法很有意思,實際上我們也想過,尤其是關于機器人編程方面的教學。因為我們覺得現在沒有太多這方面的專業(yè)人才,很多現代的生產工廠又非常需要機器人,機器人是很容易買的,但是需要做編程,而缺少這方面的人才,這個是我們之前經常講的,也就是機器人編程方面的課程。這個是我們想的在特斯拉可以做的一件事情,我覺得這個可以在將來做。
主持人:你剛才好像也講到顛覆性的創(chuàng)新對于人類社會的貢獻,請問薛校長,顛覆性技術非常好,對人類社會可能會產生重要影響,但的確這些顛覆性技術的有些技術,也可能給我們帶來一些風險,或者負面影響,比如人工智能對工作的替代,包括隱私保護方面的問題。像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怎么去看待,怎么去解決?
薛其坤:這其實是和顛覆性技術同樣重要的問題,大家知道任何的技術,像咱們中國有句話“雙刃劍”,技術顛覆性越強,雙刃劍的鋒利度可能越大,總是有好的和不好的一面。
人類高等教育也好,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就是怎么能盡量朝著對人類的發(fā)展更有利的方向去引導。原子彈、核能對人類造成巨大的福祉,像核能發(fā)電占能源中很大的比例,超過10%。
但是原子彈也可以毀滅地球,所以我們對教育、人類社會發(fā)展重要的一個問題,怎么樣能夠友好地朝著更好的方面去利用能源。
比如說人工智能將來比人還要厲害,但是我們在發(fā)展人工智能的時候,一定要設立一條紅線,一旦人工智能或者機器人超越這種紅線的時候,出現一次重大犯罪的時候,人類警察應該有能力阻止它。
我們從技術上,我想人類是有這個能力的,所以這是我們以后發(fā)展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這是我的片面之見!
主持人:馬斯克先生,我知道關于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您也有過自己的觀點,您怎么看這個問題?也就是說像顛覆性的技術對人類社會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我們應該怎么樣應對,您怎么看?
埃隆·馬斯克:我覺得人工智能的應對,是人類所面臨的最重要的挑戰(zhàn),有可能是最重要的一個挑戰(zhàn)。其實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一個情況,也就是說以前沒有什么比人類更聰明。其實智慧是人類和其他物種的重大區(qū)別,我覺得在一定的程度,人工智能的管理和人工智能的共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說我們人類的智慧和人工智能的智慧共存,我們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就像機器人一樣,我們有自己大腦的皮質層等等,我們的大腦有不同的功能,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手機就像是人類的延伸,但是我們人類的帶寬是有限的。比如說你的運轉速度是有限的,總體來講是比較慢的。
那我們和人工智能肯定是區(qū)分的,不希望只是一個術,希望能夠有更大的效應,這就需要更高的帶寬,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皮質層和其他區(qū)域的連接要更加快速、更加高效,這一點非常重要。
人工智能的監(jiān)管我是支持的,我覺得在方方面面,只要說可能影響到人類的安全,比如說飛機的飛行或者是食品、藥品等等都是有監(jiān)管的,汽車等等這些都是有專門負責監(jiān)管安全的部門,所以對于人工智能安全進行監(jiān)管也是很合理的,謝謝!
主持人:我再問一個問題,其實跟中美在科技競爭和合作這方面的問題,其實我們上面這部分討論,前面已經討論了在當代科技發(fā)展過程中,實際上中美過去這些年有很多合作,但最近這幾年又有很多新的限制。
所以現在可以說中美經濟上經貿的競爭變成了科技領域的競爭,所以我想先問問薛校長,目前美國政府在中美科技合作中采取一些措施,我不知道對高校合作,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合作這方面,對您這邊有沒有產生什么困擾?您對中美兩國政府有沒有什么建議?
薛其坤:像薛老師談到的,中美關系包括科技合作現在處在一個比較困難的時期,我在清華也好,包括南方科大也好,我們很多學生有志到美國的大學去學習,現在這個機會變得非常困難。
申請簽證也比較難,所以這個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實際上科技合作也好,科學的合作也好,還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知道我們有了今天的科學,有了今天的技術,是人類社會全世界經過了幾百年的歷史才使我們走到了今天,一個短時間的兩個國家的困難,我想著應該是這種不合作的話,應該是短見的。
我們人類都生活在這樣一個非常小的地球上,我覺得還是應該加強合作,科學是認識世界,技術是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讓全世界的人,讓每一個國家人都變得非常幸福,所以不管發(fā)生了什么,我作為一個物理學家,作為一個大學的校長來講,還是要永遠保持這種學術之間的交流,科學技術包括產業(yè)的合作,我也知道特斯拉在中國有很大的產業(yè)。
所以這種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能把眼光看的很短期的這么一個5年、10年,我們應該看的更長。
所以我對中國政府,美國政府一個建議就是我們可以求同存異。在一起制度和管理方式上薛老師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的,可以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就像宗教也有不同的宗教一樣,我們求同存異,把我們共同的利益最大化,希望兩國的政府保持這樣的理念做好這次中美對話,這是我作為科學家發(fā)自內心的建議。
主持人:埃隆·馬斯克先生,我覺得作為一家科技企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者,你肯定也是感受到了當前形勢的壓力和緊張。
在此前的討論當中,弗里德曼先生也說,幾乎所有的技術在現在都可以被視為兩用物象,您是否感覺到這方面的壓力?您對于兩國政府有什么樣的建議?
埃隆·馬斯克:我也建議雙方應該要建立互信,在全球也是一樣。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擔心比如說是不是有間諜,比如說在美國要關閉抖音,幸運的是沒有發(fā)生。但是有很多人都擔心抖音的事,但其實我覺得這種是不必要的擔心,我們也應該要從中吸取教訓。
其實在美國的這關切有時候是不必要的,總體來說,既使是有一些間諜,其他國家會掌握什么樣的信息?這些信息重要嗎?如果不重要的話,其實也就沒什么了。
所以我覺得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沒關系的,尤其是對于商業(yè)企業(yè)來說,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的企業(yè)。
這個負面影響是如果是一個商業(yè)企業(yè)確實是進行間諜的活動,那對這個其實其實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比如說特斯拉用車在中國或者其他地方從事間諜活動的話,那么我們就寸步難行了。
所以對我們來說,我們是有很強的保密的意愿。否則我們就會被關停,所以其實對商業(yè)企業(yè)來說,他們對于保護隱私和保密是非常重視的。
所以總體來說,我們想要什么樣的未來,我們是否能夠互相信任還是不信任,我覺得最好還是能夠有一個大家能夠互相信賴的未來。
主持人:好,非常感謝!時間差不多了。我們請觀眾再提問一個問題。
提問:我是來自企業(yè),我非常同意薛教授的說法,氫能是非常有潛力的,是能夠取代化石原料的。我覺得下一個顛覆性技術應該會來自于材料這樣的基礎性學科。
但是物理比較無聊的,那怎么吸引年輕人尤其是中國的年輕人對物理感興趣,對基礎感興趣?而不是像計算機、金融這些學科?
埃隆·馬斯克:其實我覺得物理一點都不無聊,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其實物理就是希望能夠了解自然、了解宇宙。物理所教授的,可能看起來有一些干巴巴或者不是很有趣。
但是科學當中的主要是兩點,第一個是在物理當中好像說你不能夠給事物賦予情感,不能夠用情感來影響你的結果,所以物理學的這些論文在書寫的時候,一般都是比較干巴巴的,講座也是這樣。
其實大家必須要理解的是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如果你要吸引人的話,你必須要通過感情這樣的手段,必須要解釋為什么物理那么的精彩、那么有吸引力,這一點非常重要。
所以這一點我要特別強調,其實物理學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門學科,而不是干巴巴的,或者是是去背一些公式,不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但是還有一點,必須要學習經濟學,如果要務實的話,必須要學經濟。
不僅僅是要證明它在物理上是可行的,它是從一個成本的角度來講也是行得通的,所以技術解決方案,也必須要做到在成本上可行,有什么樣的解決方案所需要的資源是最少的?我相信風能和太陽能還有一些電池存儲技術,所有的交通都應該是電氣化。
當然我也造火箭了,還有飛機也需要能源,所以我們現在生產的這個電池量是遠遠不夠的?,F在需要達到每公斤大概450千瓦的儲能水平,但是現在產量還有限。
我們現在已經達到了這樣的一個水平,應該能夠支持遠程的飛機的航行。我覺得這應該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辦法,但是可能在經濟上并不是最適用的。從一個經濟學的角度來講,我覺得像電池、風能、太陽能、電動汽車應該是未來的一個解決方案。
主持人:非常感謝!也就是要讓物理有溫度,讓經濟學也有溫度。
薛其坤:謝謝剛才這位女士提的問題!我也很同意埃隆的看法,實際上物理一旦進去以后,也不是非常無聊、無趣,還是非常有意思的,只是你還沒有進入這個領域,被一些很多的宣傳和一些片面的現象給掩蓋了。
剛才說到物理學是人類理解宇宙建立的最系統的、最重要的之一,對于人類的進步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實際上學物理將來還是大有前途的,我很意外地意識到,今天埃隆學過物理,薛老師大學也是學的物理。
結果由于物理的知識埃隆做了特斯拉,還建立了SpaceX。因為學了物理,薛老師變成了一個重要的管理專家、公共政策專家。只有我不努力,結果留在了物理學做了一點小貢獻。
所以你想變成一個偉大的企業(yè)家,像埃隆一樣要學習物理。你想變成一個偉大的管理學家,就學習物理,像薛老師一樣。
如果你在物理上多堅持幾年發(fā)現有趣的地方,可能你會繼續(xù)在物理上前進,像我將近60歲的時候仍然每天非常幸福地充滿著感情的在奮斗,希望大家多學物理!
聲明:圖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來源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微信搜索關注言商社,并在對話框回復哈佛還可免費獲得哈佛商學院強烈推薦的“經典商業(yè)財經著作100本”+“微粒體商務PPT100份”助你在危機時刻修煉內功,實現逆襲。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