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紅火小竅門:一樣的買賣,為啥生意有好有壞?怎么超越隔壁?
來源丨創(chuàng)業(yè)商機(ID:RMB173)
作者丨項目哥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當(dāng)我們想吃某種類型的食物時,就會想到對應(yīng)的店鋪?比如想吃火鍋,會想到小龍坎、大龍焱,想吃川菜,會想到小四川。
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并非是它們的菜品要比其他同類型餐廳強出多少,而是它們的品牌做得好。
所謂品牌,并非指單一的某種東西,而是包含了店名、產(chǎn)品名、服務(wù)體驗、包裝等多個方面,這些東西都要形成一致的風(fēng)格,才能做出品牌感來。
品牌感強的店,更能抓住客人的心,讓客人的選擇傾向自己這邊。
以往“品牌”的概念只出現(xiàn)在中大型餐飲店面中,路邊小店和攤位則都是隨緣生意,除非是老字號,否則很難被客人記住。
但實際上,雖然小店和攤位無法像中大型餐飲做出很強的品牌感,卻依然能夠以品牌意識去經(jīng)營自己的生意,從而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今天項目哥就通過一個小小的團子店來給大家講講“品牌”的力量。
小小團子店上央視
一天利潤2000+
在湖北荊州監(jiān)利縣,有家春霞團子店,店主是個大姐,只賣兩樣食品——炸團子和蒸團子。

團子做法很簡單,多種大米混合后用機器分別磨成粉和顆粒,蒸熟后放進餡料捏成團子,然后將粉團子直接蒸熟,顆粒團子則先蒸再炸,香氣四溢的蒸團子和炸團子就出鍋了。
在監(jiān)利當(dāng)?shù)?,這既是特色小吃,也是日常主食,很多人會作為早中餐來吃。
據(jù)大姐說,自己家賣了24年團子,以前是她父親賣,她父親又將技術(shù)傳給了她,還曾上過央視,也算是小有名氣。
所以別看小店面積不大,門前只有一個小鋪位,生意卻是好得不得了,即便是淡季,大姐一天賣十幾個小時,也能賣出兩千個團子。
價格方面,素團子1.5元1個,葷團子2元1個,這樣算算,一天的保底收入是3000元,除去成本,至少能賺個2000多塊錢,這利潤可以說是非常高了。
我們可以想一想,既然團子是監(jiān)利的一種主食,那這種類型的店鋪肯定不會少,為何偏偏春霞大姐的生意能那么好呢?
這里面除了開店時間長以外,央視的宣傳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對外地游客來說,本地特色美食本身就充滿吸引力,而如果這家本地美食店鋪還上過央視,那自然是讓人不得不去嘗一嘗了。
而對本地人來說,價格差不多,其實在哪家買都一樣,但是有家店鋪上了央視,這是一種地區(qū)榮譽,自然也要多支持支持了。

這就是一種品牌效應(yīng),就是說,“春霞團子店”經(jīng)過央視的光環(huán)加持后,已經(jīng)不僅僅只是一家團子店,而是成為了一個品牌,當(dāng)大家想吃團子的時候,就會想到這家店。
“品牌”的重要性
假如我是路邊烤魷魚的,有路人來買就烤,烤完直接給人家拿走,那在人家的印象中,我只是一個路邊攤,什么也沒有,過了就過了,就算我烤得味道很好,也難以讓人家記住我。
但是如果我立一個小牌子在旁邊,上面寫上“大叔烤魷魚”,然后在網(wǎng)上定制一些帶有“大叔烤魷魚”的包裝袋,烤好魷魚后給人家裝起來,那我就有了品牌雛形,跟其他攤販產(chǎn)生了區(qū)別。
首先人家知道我這里叫“大叔烤魷魚”,如果他喜歡我這里的魷魚,那他就會記得“大叔烤魷魚”的魷魚很好吃,跟別人推薦的時候會說某條路的“大叔烤魷魚”很不錯,而不是某條路有個攤位的魷魚還不錯,這其中的差別是很大的。
其次我提供了打包服務(wù),讓客人在不想馬上吃的情況下能夠拿著包裝行走,不僅美觀了許多,還不用擔(dān)心會在行走過程中被汽車尾氣或者空氣中的灰塵弄臟。而當(dāng)客人看到包裝袋上的名字時,對我這家“大叔烤魷魚”的印象又會深了幾分。
一來二去,他們就會記住我的攤位,每次想吃烤魷魚,就會想到有個“大叔烤魷魚”很不錯,從而使得回頭客越來越多。而比起這些回頭客的復(fù)購利潤,所花費的成本根本不值一提。
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可能有人會說,上面都是理論,實踐起來不一定會像說得那么好聽,那我們來說說實際的例子。
在東莞的老城區(qū),有個美食夜市叫光明市場,里面吃得喝得啥都有,幾乎每天晚上都是爆滿狀態(tài)。
最開始的時候,光明市場開在舊居民區(qū)的一條路上,攤位擠攤位,幾乎各個攤位生意都很紅火,后來市場整改,轉(zhuǎn)移到了一棟閑置樓的二層,攤販有了自己的店面,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哪家生意好哪家生意不好。
這是因為在路上的時候,許多攤位都沒有名字,大家雖然能嘗出味道好壞,但是對攤位沒有具體印象,所以每次來都是挨家嘗,每個攤位也就都有生意。
整改后,攤位變成店鋪,雖然只是10多平的小店,但商戶給店鋪起了名字,客人進入店里吃飯,知道不同店鋪的味道好壞,也能體驗到不同店的服務(wù),這樣一來,客人對店鋪有了清晰的印象,下次再來這里就會直接選擇喜歡的那家。
這就是“品牌”的作用。
寫在最后
我知道很多做小本生意的小伙伴都不太在意這些商業(yè)上的概念與經(jīng)營方式,覺得太過繁雜。
但其實只要多花點時間去了解,就能掌握它們的本質(zhì)邏輯,而如果能將這些邏輯用到自己的生意上,那對自己的生意提升會有很大的幫助,很多大企業(yè)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從小生意成長起來的。
我們都不想一輩子只是守著個小生意過活,那既然這些東西能夠幫助我們改變,花一些時間去試一試也是值得的。
你們說呢?
免責(zé)聲明:文中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不代表本APP立場,且不構(gòu)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zé)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quán)或非授權(quán)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