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顧客是零售成功的關鍵!做到這三點兒,讓你輕松讀懂顧客
來源丨零售戶在線(ID:Retail_home)
作者丨劉國文
點擊閱讀原文
顧客是零售經營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營銷工作能否成功關鍵在于是否了解顧客心理。消費者對零售戶有一種天然的抗拒心理,只有打開顧客緊閉的心扉,才能消除他們的對抗情緒。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作為零售戶,在經營中必須研究消費者需求,讀懂顧客心理,才能更好地將商品介紹給顧客。讀懂顧客是營銷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一個店鋪經營中不可缺少的條件。只有讀懂顧客,才能知道顧客在想什么,我們能做什么。
讀懂顧客語言,把握顧客真實想法
俗話說:“聽話聽聲,鑼鼓聽音”,指的就是說話中的“弦外音”、“潛臺詞”。
在經營中,零售戶要善于觀察顧客語言,從中捕捉顧客的服務需求。語言是判斷顧客真實心理需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根據,從與顧客的交談或顧客之間的談話中,往往可以辨別出顧客的心理狀態(tài)、喜好、興趣及不滿意的地方。要用一顆細膩的心去了解顧客的真實想法,從而知道他們的潛在要求。通過仔細分析,深入挖掘,準確地把握顧客話里的真實含義。
讀懂顧客語言,要聽懂顧客的“弦外音”。由于個人的性格不同,顧客在進店購物的時候,有的會直接表達出自己的需求,而有的則會含蓄地、隱諱地把自己的需求或訴求表達出來,特別是一些老顧客礙于面子,不會直來直去地表達自己的訴求,而是通過旁敲側擊的方式。而這些被顧客隱藏的意思往往是他們最真實的想法,是我們需要把握的重點。
比如顧客說,某商品質量不好,沒有哪個功能。沒經驗的店主認為這個是壞消息,肯定沒戲。而有經驗的店主則從顧客的抱怨話中看到希望,發(fā)現商機,認為這個是好消息,因為“褒貶是買主”,說明顧客對商品上心了,只是存在顧慮,抱怨只是在試探你的反應或在討價還價時占取主動。否則,如果不想買你的東西,早就直接走掉了。這時,零售戶不要與顧客正面對峙,更不爭吵,而是要采取有針對性的營銷戰(zhàn)術,想盡一切辦法促成生意。
讀懂顧客表情,揣度顧客消費心理
顧客是千差萬別的,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yè)的顧客對店鋪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顧客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神態(tài)下,其需求也不一樣。這當中有些是一眼就能看出的,有些是并不能簡單地憑肉眼就能觀察出來的,而需要借助其他方式去揣度。這就要求零售戶在平時的經營中,善于察言觀色,通過顧客面部表情的變化來準確地揣摩顧客心理,才能很好地把握商機,為自己贏得顧客。
讀懂顧客表情,首先要讀懂顧客的眼神。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鳖櫩蛯δ愕耐扑]感不感興趣,對你的商品感不感興趣,也許嘴巴會騙人,但是顧客的眼睛是不會騙人的,因為他們的眼睛就是他們的內心。當你向顧客介紹商品時,他的眼睛卻看著別處,這說明他對你說有沒興趣,這時你就要停下你的話,找顧客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如果顧客雖然眼睛看你,但他的眉頭緊鎖、瞇著眼睛,這就意味著顧客對你的話很猜疑、有所顧慮,這時你就要從你的商品質量保障或售后服務上對顧客做出承諾,打消他們的顧慮。
讀懂顧客表情,其次要讀懂顧客的面部表情。經營中要善于判斷顧客表情,表情是對人的心理活動最表面、最直接的客觀反映。在和顧客交流時,要仔細觀察顧客面部表情來判斷顧客的情緒變化。只有捕捉到顧客瞬間的表情,才能把握顧客的心理。顧客撇嘴,表示不相信;顧客蹙眉,表示不開心;眉毛上揚,往往表明顧客對你認可,此時最容易達成交易。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善于從顧客的外表神態(tài)、細微表情上揣摩各種消費者的心理,正確判斷消費者的來意和愛好,有針對性的進行接待。
有句話說得好:成功的商人,不僅僅是個賣貨的商家,而要做一個心理學家。要想做一名成功的商人,就要從顧客的一蹙一顰,發(fā)現顧客的不滿和自己店鋪的缺陷,從而加以改進或改變營銷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出正確的應對措施。
讀懂顧客動作,捕捉顧客服務需求
肢體動作通常是無意識的,而且是難以控制與掩飾的,它比一般的言辭更能清楚地表達人們內心的意向。人的任何行為動作都與內心活動有關,反映著內心活動的一個側面,顧客的心理非常微妙地體現在顧客的言行舉止中。作為一名零售戶,要從顧客的動作中,察覺顧客的意圖,發(fā)現反映顧客內心購買活動的信息,及時做出調整,促成交易。
每天有很多顧客進店,他們當中誰能真正購買你的商品,誰是沒有目的前來“閑逛”?在平時的經營中,除了要觀察那些有聲的語言外,還要注意通過顧客的行為、動作、儀態(tài)等無聲的語言來捕捉顧客細微的心理。
通過讀懂顧客的動作和肢體語言,準確地找到真正的顧客。有時,顧客有意或下意識的一個動作,或許就蘊含著成交的信息,這時我們就要認真把握好。顧客拿起商品又放下,而且還會皺著眉搖搖頭,說明他對你的商品不滿意。這時,你就要反思是自己的商品質量不好還是功能有缺陷,或者包裝上有瑕疵。
通過真誠地與顧客交流,找出問題的癥結,及時加以彌補。如果顧客在價格上不滿意,嘴上說著“再不便宜些就不買了”,身體轉過去而腳卻沒有動或動作幅度很小,說明他對商品是認可的,只是在價格上不滿意。遇到這種情況,如果還有降價空間,你就再便宜些賣給他,或者價格上不讓步,但卻贈送給他另外一件商品,告訴顧客你花300元買了350元的商品,沒吃虧。這樣,就會很快促成交易。
顧客的表達有很多密碼,能夠反映出顧客的心理。當我們讀懂了顧客,就獲得了開啟對方內心世界的鑰匙。做銷售不僅要懂策略和技巧,更要學會察言觀色,通過顧客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去揣摩顧客的心理,適時改變營銷策略,真正明白顧客需要什么樣的商品和服務,才能設身處地地為顧客著想,從而達到客我雙贏的目的。
免責聲明:文中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不代表本APP立場,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