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鎳王”突遭狙擊!浙江神秘富豪惹到誰了?
來源丨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
作者丨郭俊宇
點擊閱讀原文
一家年營收2000多億的民企,被海外投機資本盯上了。
3月8日,浙江富豪項光達和他的青山控股集團,因為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鎳品種價格瘋狂上漲,迅速被推上熱搜。
起因是青山控股在倫敦金屬交易所大量做空鎳品種,進行套期保值,而俄烏局勢的變化給了海外資本狙擊的機會,青山控股可能因此遭受巨額虧損。
3月9日,據多家媒體報道,青山控股將對倫鎳逼空事件做官方聲明,具體形式和時間暫未定。
從鎳價上漲的瘋狂程度,以及之前的零星線索看,一些業(yè)內人士認為,這是一次有預謀的“資本獵殺”行動。
向來低調、并且位居世界500強企業(yè)的青山控股,為何成為目標?
蓄謀已久的“獵殺”?
受俄烏沖突影響,從3月7日開始,期貨市場就在上演著一場史無前例的逼空行情。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品種的價格在3月7日大漲74%后,隔日再度暴漲,盤中接連突破5萬美元、6萬美元、7萬美元、8萬美元,最高漲至10萬美元/噸,當天最大漲幅超過110%,最后回落至8萬美元/噸左右。
從上面這張圖就能看出,短短兩天時間,倫鎳的價格從3萬美元/噸漲到了8萬美元/噸。
每次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的時候,幾乎都是投機資本的“獵殺時刻”。在如此猛烈的漲勢之下,鎳空頭可以說是毫無還手之力。
向來低調的青山控股,因為持有大量鎳空單被卷入風暴中心。市場傳聞,青山控股為了對沖生產過程中鎳價下跌的風險,開了20萬噸鎳礦空單。
目前青山生產的主要是紅土鎳礦、鎳生鐵以及高冰鎳產品,這些產品無法在倫敦金屬交易所進行交割。
厚石天成投資總經理侯延軍亦表示,全世界一年有90萬噸電解鎳產能,能交割認證的有50萬噸,其中俄鎳產能20萬噸。但俄羅斯因為受到制裁,這部分產能無法運出。
所以,海外資本就利用這個機會,賭在俄鎳缺乏的情況下,青山無法在合約到期之時,籌集到足夠的低價鎳礦石進行現貨交割。
由于無法交割,隨著鎳價的暴漲,再加上杠桿效應,青山控股手中的空單可能讓其虧損數百億。
這場博弈的另一端,矛頭指向了國際能源巨頭嘉能可。市場傳聞嘉能可在逼倉青山,盯上了青山鋼鐵印尼鎳礦的60%股權。然而,嘉能可則表示傳聞毫無根據。
就算不是嘉能可,也另有其人。因為這次的鎳價上漲已經不是基本面可以解釋的了。業(yè)內人士也表示,過去兩天的鎳價已經嚴重脫離基本面,只剩下情緒的宣泄與資金的博弈。
借用中國最大鎳礦貿易商寧波力勤董事長蔡建勇的話來說,這是一次海外資本對中國鎳產業(yè)布局周密的獵殺行動。
多頭很可能從1月份就開始布局。LME公布的數據顯示,自1月10日開始,某單一客戶持有的鎳期貨倉單占比,從30%-39%逐漸增加,到1月19日達到50%-80%。1月13日,該客戶在到期日最近的3張鎳期貨合約上持有的凈多頭寸與倉單總和,占總倉單的比例已超過90%。
2月中旬,彭博社在《“大佬”交易員對陣神秘鎳囤貨商》一文中也指出,青山控股積累了大量的空單。這篇文章當時就發(fā)出警告,項光達正站在大勢的對立面上。
那投機資本為什么會等到這兩天才動手?
因為3月9日是期鎳的交割日,臨近期貨交割時間的前幾天,往往是逼空的最好時機,可以讓空頭沒有足夠的時間采取應對措施。
獲得“喘息”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青山控股損失慘重之際,LME(倫敦金屬交易所)作出了一項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
3月8日晚間,LME宣布,取消所有在英國時間2022年3月8日凌晨00:00(即北京時間3月8日早上8點)或之后在場外交易和LME select屏幕交易系統(tǒng)執(zhí)行的鎳交易。
同時,LME還將推遲原定于3月9日交割的所有現貨鎳合約的交割。LME在公告中表示,目前清算所的所有成員均完全符合各自的保證金要求。
此外,即使重新恢復交易后,交易開始時只會在歐洲時間段進行,并且還設置了10%的每日價格波動限制。也就是說,即便恢復交易,倫鎳也不可能再像前兩天那樣瘋狂上漲了。
值得一提的是,倫敦金屬交易所背后的母公司是港交所。
業(yè)內人士表示,如果將倫敦鎳3月8日的交易全部作廢的話,那就是依托3月7日的結算價。LME鎳3月7日的收盤價為50300美元/噸,結算價則為48078美元/噸。
在LME宣布3月8日交易作廢前,市場傳聞青山控股的預計虧損將高達80億美元,折合成人民幣約505億元。
即便是按照3月7日的結算價,青山控股的虧損依然不小。據“銀柿財經”消息,華南某期貨公司副總透露,在倫鎳到達18000美元/噸左右時,青山就開始在倫敦盤做套保。
不過,青山控股至少獲得了幾天喘息的機會。多頭的這次“獵殺行動”,也隨著LME的一紙公告被迫提前結束。
至于青山控股的具體損失有多大,或許只能等該公司的公告了。
3月8日下午,青山實業(yè)董事局主席項光達向第一財經表示,“老外的確有些動作,正在積極協調。青山是家優(yōu)秀的中國企業(yè),倉位和經營都沒有問題?!?/span>
3月9日,據媒體報道,青山控股將對倫鎳逼空事件做官方聲明,但具體形式和時間未定。
為何遭遇狙擊?
經過這次逼空事件后,向來低調的青山控股被推到了聚光燈下。
從3月7日開始,微信指數顯示,“青山控股”的搜索量呈指數級上升,達到了近2000萬,而在這次事件之前,它幾乎就是一家“無人問津”的企業(yè)。
事實上,青山坐擁著令人難以想象的龐大產業(yè)。
公開資料顯示,青山控股集團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不銹鋼生產的民營企業(yè),如今已經發(fā)展成全球不銹鋼行業(yè)的巨頭。
海通國際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不銹鋼粗鋼總產量為3013.9萬噸,占全球產量約60%,其中青山控股不銹鋼粗鋼產量達1080萬噸,約占中國市場供應量的35.8%,這也意味著,青山控股的不銹鋼產量約占到全球產量的21%。
除了不銹鋼外,青山控股還有兩大主業(yè),分別是鎳生鐵和新能源。
據該公司披露,其2021年的鎳當量產量可達到60萬噸,2022年達到85萬噸,2023年將躍升至110萬噸。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發(fā)布的初步數據,2021年球礦山鎳產量達到270萬噸,青山控股的鎳產量已占到全球約22%。在全球鎳儲量最高的印尼,青山集團擁有當地最大的礦藏開采和所有權。
青山控股的崛起,打破了國際鎳礦企業(yè)對中國企業(yè)的價格壟斷,讓中國的鎳相關制造業(yè)不用再被動接受國際鎳價的波動。
正如項光達曾表示,以前國外礦企賣給國內企業(yè)的鎳是50萬元/噸,其實成本也就15000元。青山控股崛起后,才把鎳的價格給打下來。
此外,青山控股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電池領域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在新能源汽車電池領域,鎳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原料,金屬鎳在電池總成本中占比近30%,高鎳、超高鎳電池占比更高。
特斯拉CEO馬斯克也曾表示,鎳原料的短缺,成為電動車電池生產的最大障礙之一。
而掌握了大量鎳礦資源的青山控股集團,僅僅通過兩家子公司,就拿捏了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幾乎整個產業(yè)鏈。
青山控股成立了一家專門負責生產金屬鎳的新能源公司——永青科技,再往下還有一家負責新能源汽車電池生產的瑞浦能源。
永青科技可以說是掌握了半個新能源汽車電池行業(yè)的命脈,規(guī)模較大的正極前驅體生產商格林美、中偉股份、華友鈷業(yè)等都是它的客戶,連電池巨頭寧德時代都想跟永青合作。
2020年10月份,瑞浦能源僅成立3年,其鋰電池裝機量就已經擠進前五,出貨量更是超越松下、LG化學等巨頭。
瑞浦能源還拿到了吉利汽車、廣汽集團等新能源車企的訂單,而且在今年2月份,它還拿到了一筆22億元的融資,上汽集團為領投方。
由此可見,青山控股所涉及到的產業(yè)鏈有多復雜。
對于海外資本來說,如果他們這次狙擊青山的計劃成功了,不僅能夠在資本市場獲得暴利,還能借機打壓青山的鎳產業(yè)鏈布局。
版權說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部分圖片源自網絡,未能核實歸屬。本文僅為分享,不為商業(yè)用途。若錯標或侵權,請與我們聯系刪除。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