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iPhone薄到1cm。 5s神機,我勸你不要買。
小雷敢打包,喜歡玩機的小伙伴們,多少都魔改過一些手機吧?
除軟件方面的升級刷機外,硬件方面的魔改更是許多人鼓搗出成就感的來源。
電池壽命不夠換大電池,外觀不夠炫酷換透明后蓋,甚至音箱攝像頭都可以換…
總而言之,在那些年的玩機歷史上,「魔改手機」在搞機黨心中絕對有一席之地。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搞機黨還有油鹽醬醋要忙,魔改手機逐漸成為小眾愛好。
現(xiàn)在魔改手機已經成為追求新奇博主的工作,普通人就是沒事看完了。
不過,小雷要說但是哇哦。假設用魔改手機居然可以賺錢,朋友們相信嗎?
最近小雷注意到,魔改手機已經開發(fā)出了一條新的出路,甚至有人為了賺錢而賺錢!
飯卡手機問世
有一句話,這次的新魔改手機有些多少?「反其道而行」內味了。
一般而言,魔改手機走的是投料路線,哪一部不夠頂,那就換上更強的硬件。
So,魔改手機的體積往往比原來的手機更大、更寬或更厚,主推一個不尋常的。
不過,這款魔改手機,卻被稱為「飯卡手機」。
一般來說,手機和我們常用的飯卡大小差不多,而且非常輕薄,一般厚度只有1厘米。
這個東西拿在手里,如果沒人說誰都不知道是手機,小屏黨福音屬于這個屬于。(bushi)。
雖然手機個頭小,但基本上不缺功能啊,聊天上網看小說刷短視頻玩游戲一個不落。
更加關鍵的一點,飯卡手機確實可以裝在飯卡袋里,隱蔽性得更上一層樓。
這個還沒有結束,直接用人眼觀察飯卡手機,是什么也看不見的,要組合特別的眼鏡。
輕薄的機身 屏幕不可見,飯卡手機到底能藏多少?別再用小雷嗶嗶了~
按理說,飯卡手機作為一款基本功能都可以實現(xiàn)的手機,為什么還要加屏幕隱藏呢?
嗯,魔改手機大多是為了某種方便,那么,「飯卡手機」為什么要橫空出世?
經過一番細扒,小雷發(fā)現(xiàn),「飯卡手機」它的背后,遠不如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二手平臺交易泛濫
這類飯卡手機已不再屬于搞機黨秀操作的范圍,如今已發(fā)展成為一項完善的業(yè)務。
第一,飯卡手機的起點——制作飯卡手機的過程,也成為二手平臺上銷售的教程。
嗯,由于飯卡手機的尺寸一定要小,所以一般都是用的。iPhone 5S制作舊手機。
首先購買舊iPhone進行二手購買,然后通過加熱將內外屏分開,再將內屏偏光層取下。
清除一波殘留的膠水,取出主板、電池和充電插座,加上一塊屏幕放入飯卡套中。
保留手機運行的基本部件,去掉相機和音箱,這樣手機的厚度就可以下降了。
So,飯卡手機基本上只能放棄拍照和發(fā)聲功能,但厚度也可以達到驚人的1厘米。
把手機的體積和厚度搞定之后,那個需要特殊方法才能看到的屏幕,也是制作的重頭戲。
事實上,原理很簡單,飯卡手機的屏幕都被拿掉了。「偏光膜」,因此,人眼什么也看不見。
而且取下的偏光膜,可以裝在眼鏡或薄膜上,然后放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
換言之,大多數(shù)飯卡手機都需要手機和偏光設備一起使用,才能達到正常的觀看效果。
事實上,這樣看來,飯卡手機的制作步驟并不復雜,但還是挺考驗個人動手能力的。
那問題來了,動手能力不強的人怎么會有飯卡手機呢?回答是:花錢買!
小雷注意到,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上,飯卡手機已成為商品,想要的人還不少。
而且飯卡手機的價格也不貴,價格區(qū)間在150-300元之間,學生入手也沒有負擔。
小雷也很好奇,到底是誰放著好手機不用,非要去用這個花里胡哨的飯卡手機。
根據商家的商品描述和評論區(qū)域,入手飯卡手機的大部分都是學生和釣魚工人。
學校不帶手機,工作不能玩手機,所以兩人便用上了隱蔽性極強的飯卡手機。
另外,對于學生黨來說,如果把心思放在看手機上,那么學習就會被耽擱。
社交媒體上也有家長擔心,這樣的飯卡手機家長老師很難找到,想要控制真的很難。
建議您不要購買飯卡手機
看到今天這波魔改飯卡手機的介紹,也許有些小伙伴躍躍欲試,準備買一個來玩。
小雷真誠地建議嗷,大家看著好玩就可以了,最好還是不要開始。
另一方面,使用偏光眼鏡或薄膜片可以看清楚的飯卡手機,對視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尤其是上學的學生黨和工作需要一直面對電腦的上班族,本來就有過度用眼。
再次每天用偏光眼鏡盯著這個小屏幕看,哎,不用小雷多說,近視黨都知道這種痛苦。
另外一方面,飯卡手機仍然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iPhone 5s也已有幾年了,這些舊手機的各種部件老化到什么程度,我也不知道。
此外由于改造需要放棄手機外殼,失去這一層保護,手機整體性難以保持穩(wěn)定。
也許只要稍微用一點勁頭碰撞,飯卡手機就會松開喲~
而且電池外露,充電時也容易造成燙傷,操作失誤甚至造成爆炸傷人傷己!
So,看看小雷這兩個方面的分析,朋友們還是盡早消除開始飯卡手機的想法吧~
總而言之,小雷一句話——安全第一,為了看手機而傷害自己,那可是太因小失大了。
現(xiàn)在,飯卡手機已經引起了家長和學校的關注,對于后續(xù)走向如何?等小雷再蹲下!
這篇文章來自“雷科技”,36氪經授權發(fā)布。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