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八景之一!海南這個“秘密之地”,原來還有這些故事…
登上東方市魚鱗洲之頂
水天縹緲耀眼
風聲繞耳
特別是黃昏時分
遠處夕陽斜照,如火如荼。
海鷗低翔,帆影漁歸,人們歡笑。
風景之美,蔚為大觀
壯麗的魚鱗洲
自古以來就受到文人雅士的歡迎
關(guān)注、稱贊
由《太平環(huán)宇記》(宋朝)、清代乾隆的《瓊州府志》明朝正德、清代十所村人符惟英《魚鱗洲》、清代文人唐之瑩《魚鱗洲》等,這些詩詞中都有魚鱗洲的“身影”。
唐之瑩的詩中指出“泉流一井”,指的是洲上一口神奇的石井,這口井長時間不枯,香甜可口。
據(jù)史料記載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
魚鱗洲
被列為海南八景之一
西邊
奇石遍及
南邊
這是一片礫石沙灘
超過10座白色風車
東邊
八個港口氣勢磅礴

魚鱗洲三面環(huán)水,一面與海灘相連。圖源海南日報
洲邊水澄沙白
每天去魚鱗洲海浴。
絡繹不絕
游客或者在沙灘上拍照留念
或拾貝嬉浪
“魚鱗聳立于云煙之中,策杖登上了另一天;奇怪的石頭不厭其煩地回頭看,奇峰與綠色重疊相連。泉水如此清澈,海浪沖擊千層;在海上找三山的地方,很明顯這個地方是仙人?!?/p>
就像文人唐之瑩一樣
七律 魚鱗洲是這么說的
站在魚鱗洲之巔
不知道身在洲渚之上
只是覺得這種情況在“仙山”中
仿佛“魚鱗仙境”
東方魚鱗洲景區(qū)。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PART 1
美麗傳說
魚鱗洲位于東方市八個鎮(zhèn)的海邊一角。它是一座高約90米的山,矗立在海邊。它是海南島最西端的陸地。它連接著南方的陸地,三面環(huán)海。
從地理學的角度來看,魚鱗洲的形成大致是在新世界階段沉積的,后來由于地殼的上升和隆起而形成的。受風化、流水、海洋等因素的影響,巖層被沖刷剝蝕,砂巖塊從山頂和峰壁斷裂坍塌,最終成為現(xiàn)在的魚鱗洲。
為什么叫“魚鱗洲”?清代康熙時期的感恩縣令姜焯在《藝文志》中記載:“海邊有一座石峰,高30英尺,巖層重疊,像魚鱗一樣,故稱?!币驗檫@座小山上的巖層重疊,陽光反射后,它像魚鱗一樣閃閃發(fā)光,自古以來就被命名為“魚鱗洲”。
東方魚鱗洲景區(qū)的朝霞美景讓游客陶醉。圖源海南日報
魚鱗洲有山有海,有石有水。在民間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其中包括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傳播最為廣泛。傳說古代,八所港的岸邊有一個黎族村,住著一對叫阿吉和阿燕的恩愛夫婦。有一年,一位商人來這里做生意,帶來了十幾艘船的貨物,并且有大量的士兵隨船保護。但商人看中了美麗的阿燕,想要奪走她。與這些戰(zhàn)士激烈戰(zhàn)斗的阿吉和鄉(xiāng)親們。
阿燕渡過昌化江,跑到其他國家境內(nèi)的一個石洞里躲起來。另外一邊,阿吉等人和戰(zhàn)士經(jīng)過幾天的決戰(zhàn),只有阿吉一個人生存。他殺出重圍,跳進昌化江,準備和阿燕見面。沒想到,追兵趕到,在河里射殺了他。他的身體隨著洶涌的河水漂進了海洋。海龍王深受感動,讓他的手下護送他的遺體回家。玉帝還動了同情心,命令天兵下凡為阿吉收葬。十萬天兵來到人間,變成十萬只神蟻,日夜用魚鱗、海沙埋藏阿吉。就這樣,一座石峰豎在海灘上,也就是后人所說的“魚鱗洲”。而且阿燕得知丈夫去世的壞消息,痛苦欲絕,不久,憂郁而死。死后,她變成了海燕,因為想念丈夫,飛到魚鱗洲做窩,夫妻倆永遠不會分開。
魚鱗洲也被稱為“海金(軍)山”。正德《瓊臺志》記載:“營堡:弘治七年,衛(wèi)兵張邈議于...昌化立魚鱗洲、吉家散、小洲塘三堡...防御??堋!泵骱胫纹吣?公元1494 2008年),為了防御日本侵略者和海盜,海南衛(wèi)兵指揮張邈開設了魚鱗洲軍堡,并出兵駐扎,因此魚鱗洲得名。
東方魚鱗洲。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PART 2
戰(zhàn)火洗禮
有人說,過去的魚鱗洲,日出,人走一圈就是日到中午,可是現(xiàn)在的魚鱗洲大小還不到之前的二十分之一。
魚鱗洲可以看到戰(zhàn)爭留下的“印記”。一九三九年七月八日,日本海軍橫須賀第四特別陸戰(zhàn)隊攻占8個。
1941年,日本侵略者為了搶奪海南石庸鐵礦和珍貴木材資源運往日本,誘騙、強抓、押運數(shù)萬名勞工和俘虜,搶建八個港口和八個石庸鐵路。因為需要石頭,他們毫不猶豫地用炸藥炸掉魚鱗洲的懸崖取石。因此,魚鱗洲的山體被嚴重破壞,山體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從未干涸的石井消失了。
隨著巖石的運輸,魚鱗洲越來越小,灌木植被被完全破壞,曾經(jīng)“綠色連接”的場景消失了。為什么不讓人心碎?現(xiàn)在距離魚鱗洲不遠——侵華日軍侵入瓊八所死亡勞工紀念地,又稱“八港萬人坑”,是日本侵略者留下的罪行。
圖片來源東方旅文
“你看,海南島最后一戰(zhàn)的釋放是在這里進行的。這場八大戰(zhàn)役以犧牲83名烈士為代價取得了全面勝利?!痹隰~鱗洲東海面的一個地方,東方博物館的相關(guān)負責人帶著記者,看到了東方市不可移動的文物——八大港(海南最后一戰(zhàn)原址的釋放)紀念碑,描述了紅色的歷史。
1950年4月下旬,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南島戰(zhàn)爭西路攻擊部隊進入八個地區(qū)與敵人進行宣戰(zhàn),殲滅小嶺、皇寧、北黎、八個村等地區(qū)守敵。同年5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129師追捕在八個香港乘船逃亡的敵人,取得戰(zhàn)斗勝利。海南島在全球范圍內(nèi)被釋放。
魚鱗洲紅色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是東方的紅色教育基地。
直到1957年,人民政府撥款重建8個港口,沒有忘記給魚鱗洲穿上“新衣服”。魚鱗洲石峰周圍種植花卉和樹木,水泥臺階建在山腳到山頂,寬闊明亮的望臺建在山頂。
經(jīng)戰(zhàn)爭洗禮,魚鱗洲依然源遠流長。
PART 3
煥發(fā)生機
過去,每當太陽落下時,漁夫們都會站在魚鱗洲上,期待丈夫的安全歸來。今天的魚鱗洲燈塔就像一雙眼睛,迎接著來自南方和北方的漁船。這座燈塔是網(wǎng)絡名人中市民和游客打卡的景點之一。
晚上,當魚鱗洲燈塔亮起時,它就像大海中閃閃發(fā)光的寶石。此刻,魚鱗洲就像一座城堡。在城堡下,游客躺在沙灘的椅子上,悠閑地吹著海風,聽著海浪拍打的聲音,喝著椰子汁,非常愉快。
魚鱗洲夜景。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據(jù)報道,1957年,海事部門在魚鱗洲開設了燈樁,并于1986年重建為亭式樁體,2003年重建為燈塔。作為淺藍色圓柱形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燈塔塔高18.6米,燈高62.9米,射程18海里,是北部灣重要的航標。目前,魚鱗洲頂部有航標燈塔、觀海亭和望塔。
“登洲一望千帆,巨輪進出我點航?!闭驹谕_上,望著北部灣,煙波浩瀚,一望無際,海上漁輪來來往往?;仡櫚藗€城市,水泥街道與魚鱗洲濱海大道相連,兩側(cè)建筑鱗次櫛比,樹木翠綠。
燈塔、電力風車、貿(mào)易港口、漁船、沙灘、巖石礁石...與其他港灣不同,魚鱗洲不僅有山川、沙灘上的怪石,還有燈塔和風車。由于靠近北部灣,來自海洋的西風一年四季都在吹向魚鱗洲,這里有豐富的風能資源。魚鱗洲的沙灘上矗立著10多個大型風車,為這里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入口前的一塊石頭上寫著“魚鱗洲景區(qū)”。
魚鱗洲風景。圖源海南日報客戶端
沿著海灘散步,你可以看到海邊的巖層與海浪相撞,攪動著波浪。由于波浪的影響,魚鱗洲形成了各種奇巖怪石,有的雄偉溫柔。通常,一些海釣愛好者不時來到海邊的巖石上,用舞竿甩線。
港灣水淺沙白,水流緩慢。魚鱗洲是一個理想的天然濱海浴場,受到海上沐浴者的青睞。此外,魚鱗洲是欣賞夕陽和日落美景的最佳場所。夕陽漸漸落下,余光映襯在海面上,海水時而金黃,時而橙紅色,極其美麗。
東方旅游局全球旅游室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為了發(fā)展旅游業(yè),魚鱗洲景區(qū)不斷開發(fā)建設,相關(guān)旅游設施和旅游項目得到加強,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務。
魚鱗角燈塔
漁夫心中的定海神針
魚鱗角燈塔位于海南島最西端、最突出的位置,是船舶進出八個港口和環(huán)島西航線的重要體現(xiàn)。如今,8艘港外貨船和漁船年復一年地照亮了前方的路線。

魚鱗角燈塔。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白天,燈塔下的觀海臺讓市民和游客可以看到魚鱗洲的美景。晚上,燈塔上的燈光就像魚鱗洲上一顆閃亮的晶石,指引著附近海域的船只,找到了前方的航程。
魚鱗燈塔已成為東方的象征,一塊宣傳航標,宣傳東方的響亮招牌,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風車海岸 浪漫詩篇
魚鱗洲引人注目,還有18個巨大的乳白色風車。他們像守護者一樣站在沙灘上,守護著這片美麗的土地和人民。
圖源魚鱗洲景區(qū)
夕陽西下的時候,風車和沙灘在余輝的映照下,展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壯麗之美。風車的剪影在沙灘上拉長,浪漫的氣息撲面而來,讓人感覺置身于電影中迷人的場景。
美食東方
東方烤乳豬
南港海邊奶羊
新村牛肉干
東方紅魚粽
東方黎族山欄酒
東方黎族魚茶
紅燒鯊魚的東方酸瓜
鴨露面
白芭
……
題目:“瓊州八景之一!海南這個“秘密之地”,原來還有這些故事…”
閱讀原文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quán)或非授權(quán)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