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的記憶會出錯?神奇的“曼德拉效應”
原創(chuàng) 滬小康
看,現(xiàn)在讓你立刻回憶起雕塑“沉思者”,還記得它的姿勢嗎?
很多人記憶中,它單手握拳抵住額頭,其實是單手托下巴。難以置信?快看原圖!

這種耐人尋味的心理現(xiàn)象被稱為“曼德拉效應”。趕緊趕上這趟內(nèi)心火車,聽聽專家給我們的科普~
來自曼德拉效應
作為著名的黑人領袖,曼德拉也是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tǒng)。
2010年,美國超自然現(xiàn)象研究者菲安娜·布梅在博客上寫道,他對曼德拉沒有死感到震驚。在她的記憶中,曼德拉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死在了監(jiān)獄里。
沒想到,這種說法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回應,很多人說他們和菲安娜有著同樣的記憶,甚至有人能夠在電視上描述曼德拉葬禮的具體細節(jié)。
覺得不可思議,
請點擊下面的照片↓↓↓
·
造成曼德拉效應的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這么多人腦子里有虛假的記憶?解開這個疑問,首先要了解記憶的存儲方法。
在記憶形成之前,經(jīng)常以碎片化的方式儲存在我們的大腦中,這些碎片按時間、空間順序排列,最終形成記憶。
當我們回憶一個事件時,我們的大腦會重組記憶碎片。這個過程必然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個人愛好、情緒、經(jīng)歷、認知水平,導致記憶內(nèi)容的變化。
如果外界在個人心理壓力大的情況下給予暗示或誘導,個人在重組記憶碎片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重組,從而形成虛假的記憶。
啟發(fā)曼德拉效應
雖然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快,但他們更容易接觸到錯誤的信息。即使我們能識別錯誤的信息,它們被大腦捕捉到的瞬間也已經(jīng)轉化為記憶碎片。當我們有一天回憶過去的時候,這些記憶碎片可能會被調(diào)用,形成一種錯誤的記憶,感覺真實,但實際上是虛假的。
此外,還有一些人自己容易被暗示或誘導,當一些微博“大V”、當專家和其他名人在社交平臺上發(fā)表錯誤言論時,這些人錯誤重組記憶碎片的概率顯著增加,從而增加了曼德拉效應的可能性。
所以,一定要學會正視虛假記憶的出現(xiàn)。
當生活中出現(xiàn)虛假記憶時,要有批判性思維,不要隨波逐流,科學分析,理性對待,獨立思考,謹慎對待記憶中的錯誤。
時刻以客觀嚴謹?shù)膽B(tài)度對待各種事件,不要驕傲,不要盲從,以免被大腦中的虛假記憶所欺騙。
醫(yī)學顧問: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 顧楠楠(醫(yī)生) 喬穎 (主任醫(yī)師)
密封材料來源:Freepik
閱讀原文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