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聆聽,感受夏日之音
物道君語:
夏日的聲音,宛如一場無需樂譜的夢幻盛宴。任何季節(jié)的聲音,都無法像夏日這般,自然天成地奏響天地間的幻想曲。它自由灑脫、變化多端,讓生命力與想象力在耳畔肆意流淌,令人沉醉其中。

圖|物道 ?

夏日的韻律,就隱匿在這豐富的萬物聲響之中。
雨,是夏天的變奏曲,時而溫柔纏綿,時而氣勢磅礴。下雨前,先傳來滾過天際的震耳雷聲,好似沉重的鼓槌敲擊在無邊的黑色鼓面上,“轟隆隆——”,連空氣都微微顫抖。
緊接著是“劈里啪啦”擲地有聲的暴雨聲,急促而有力,淹沒了一切聲音,仿佛天地間唯有這磅礴的交響??斓轿猜晻r,雨聲逐漸變得纏綿,滴滴答答,輕柔地敲打著屋檐、樹葉和雨傘,宛如夏天對人間的輕聲訴說,余韻悠長。

圖|物道 ?
午后小憩時,夏日的幻想曲也不會停歇。小時候,夏日里最熟悉的聲音當(dāng)屬蟬鳴。
屋內(nèi)收音機(jī)播放著羅大佑的《童年》,“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屋外烈日高懸,一切變得安靜,唯有蟬鳴不絕。它們時而獨(dú)唱,時而群鳴,聲浪起伏,毫無規(guī)律,卻無比執(zhí)著,仿佛生怕辜負(fù)這短暫的一生。
“知了——知了——”這不停歇的蟬鳴,是它們用盡生命的絕唱,也是它們來過世間的鮮活證明。
偶爾還有不知名的鳥兒歌唱,有的叫聲尖銳短促,有的則婉轉(zhuǎn)動聽。夏日清晨,常被窗外“哦喔 ~ 哦喔 ~ ”的叫聲喚醒。那是噪鵑,藏在茂密的綠蔭里,只聞其聲,不見其影。
推開窗戶,它的叫聲愈發(fā)清晰響亮,鳴聲嘈雜,越叫越高越快,到最高處又突然停止,如同跳躍的音符,填補(bǔ)著夜與晝的縫隙。


圖 1|pexels-suki-lee ?;圖 2|pexels-naa0506 ?

一到夏天,各種美食紛紛登場,它們各自的聲音也融入了夏日幻想曲。
果實墜落,是夏日清脆的休止符。走在樹蔭下,冷不丁會聽到“噗”的輕響,那是果實成熟脫離枝頭的聲音。接著“啪嗒”一聲落地,果肉崩裂。低頭看去,地面滿是斑斑點點,好似下過一場繽紛雨。
切開冰鎮(zhèn)西瓜的瞬間,是夏天最美的召喚。刀刃碰到瓜皮,“咔嚓”一聲脆響,西瓜裂開一條不規(guī)則的縫。接著是瓜瓤綻裂的細(xì)碎聲,伴隨著清甜汁水涌出的“滋”聲,這是夏日最讓人生津的聲音,也是酷暑中的不變旋律。

圖|物道 ?
爐火上,正熬煮著解暑的飲品。綠豆湯在鍋里“咕嘟咕嘟”翻滾,盛到碗里,加入冰塊,“叮咚”一聲,隨后是持續(xù)細(xì)微的“沙沙”聲,直到冰塊融化,或許冰川在熱海中融化的聲音也是如此。
入夜后,市井煙火成了主調(diào)。擰開冰鎮(zhèn)汽水的瓶蓋,“呲——”一聲,短促清冽,無數(shù)氣泡涌出,發(fā)出“嘶嘶”聲,仿佛要把夏天鬧個天翻地覆。
還有那誘人的“滋滋”聲——這是肉片在炭火上炙烤卷曲的聲音,油脂滴到炭火上,又會響起“噼啪”的爆鳴聲。
這最能撫慰人心的煙火之聲,是油脂的歡騰、炭火的熱情,也是夏日人間美味的動人交響。

圖|物道 ?

讓夏日生動鮮活的聲音,往往是最平常的生活回響。
童年時,最快樂的聲音,是在溪流邊和玩伴光著腳丫踩水或石頭的“啪嗒”聲。追逐嬉笑中,水花四濺,發(fā)出“嘩啦”聲,互相潑水時的驚呼“呀!”,還有清脆的笑聲,共同譜出難忘的夏日童謠。
慵懶的午后,聲音在等待中格外清晰。老式電扇在頭頂“嗡嗡”搖頭,送來不算涼爽的風(fēng)。躺在竹席上假寐,耳朵留意著窗外流動小販的叫賣聲。
最期待聽到那帶著口音的“賣豆腐花,賣涼粉”的喊聲,便趿著拖鞋下樓,硬幣在手里叮當(dāng)作響。來到小三輪車前,要一碗裹著紅糖水的甜豆花。此時,湯勺與豆花桶碰撞的“叮當(dāng)”聲,無比悅耳。
傍晚,暑氣漸退,晚風(fēng)吹過榕樹,發(fā)出“沙沙…沙沙…”的低語。樹下幾個老人坐在老舊竹椅上納涼,一邊揮著蒲扇,一邊用鄉(xiāng)音拉家常,說到高興處,身體隨著笑聲晃動,竹椅也發(fā)出“吱呀…吱呀…”的聲音,雖不悅耳,卻是夏日幻想曲中不可或缺的間奏。
這些聲音,或宏大,或細(xì)微,或喧鬧,或靜謐。不知從何時起,我們腳步匆匆,忙碌得自動過濾了這夏日天籟。
當(dāng)生活被鍵盤敲擊聲和屏幕喧囂填滿時,不妨停下腳步,聽聽夏天的聲音!只有這時,夏天才真正屬于你。

致親愛的物道家人們,有讀者反映最近看不到封面頭圖,因為平臺規(guī)則調(diào)整了,在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星標(biāo)”《物道》公眾號,才能第一時間看到文章推送和精美封面哦!看圖指示,莫錯過!

· 致親愛的物道家人們 ·
聽盡夏音,
找回自己。
點擊卡片關(guān)注,回歸中國最初的美。
如若歡喜,請點個贊。
文字為物道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zé)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quán)或非授權(quán)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jìn)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