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外藝術盛宴同步開啟,鐫刻上合組織民心相通溫暖注腳
7月23日,在2025上合組織國家文明對話舉辦之時,一場跨國界的藝術盛宴精彩啟幕。書法展、雕塑展和非遺展同時舉行,為與會嘉賓帶來別具韻味的文化體驗。

來自斯里蘭卡的滕秀蓮(中)體驗漆扇制作。 記者 胡凌云 攝
在“合光共塑——上合組織國家雕塑展”中,48件來自多個上合組織國家藝術家的作品,蘊含著各國獨特的文化基因。該展覽以“藝塑同心 命運與共”為主題,既展現(xiàn)了上合組織國家文化的多樣性,也凸顯了各國在和平與發(fā)展道路上的共同追求。

①

②
圖①、② “合光共塑”上合組織國家雕塑展展品。記者 胡凌云 攝
自2014年起舉辦的“上合組織國家中文書法優(yōu)秀作品展”,以漢字為橋梁連接各國文明,至今已累計吸引近30個國家3萬余名書法愛好者參與。展覽現(xiàn)場,楷書、隸書、篆書等近百幅書法作品,既體現(xiàn)了對中國傳統(tǒng)書法的深刻理解,也融入了上合組織國家書法愛好者對中文的獨特理解與創(chuàng)新表達。
斯里蘭卡青年蒲雅紅在一幅《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作品前停留許久。她表示:“我非常喜歡中國書法,這些筆畫間的氣韻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底蘊?!彼€提到,中國有著超五千年的文明積淀,傳統(tǒng)文化對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意義重大。
非遺展區(qū)內,天津泥人張彩塑工作室的高級工藝美術師趙陽,正用刻刀為泥塑作品《關公》刻下披風的花紋;楊柳青畫社的工作人員則手把手指導現(xiàn)場嘉賓用燈心草棒在畫紙上點染出美麗的花草。
天津鄭氏漆器的展臺前人來人往。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在讀博士、俄羅斯留學生羅維衛(wèi)現(xiàn)場體驗了漂流漆畫扇的制作。他說:“漆液在水面流動的軌跡就像絲綢一樣柔美?!彼p輕撥動水面上的彩漆,漆液在水中舒展、變換色彩。隨后,他將團扇緩緩浸入,快速抽出,一幅獨一無二的漆畫便出現(xiàn)在扇面。他興奮地說:“每一把扇子都是不可復制的藝術品,正如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這項來自天津的非遺技藝,讓我們感受到了天津海納百川的包容氣質?!?/p>
上合組織自成立以來,在政治、經(jīng)濟等領域收獲了豐碩的合作成果,而文化交流作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為各國人民搭建起相知相親的橋梁。
如今,文化的力量正跨越國界,推動上合組織國家人民心靈相通。這場藝術盛宴,讓不同文明在相互欣賞中產(chǎn)生共鳴,為上合組織國家間的民心相通留下了溫暖的印記。(記者 張雯婧 記者 胡凌云 攝)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