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AI發(fā)展:短期耐心,長期樂觀
《科創(chuàng)板日報》7月28日訊(實習記者 王勝楠 記者 李佳怡) 火熱的7月,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如期舉行,人形機器人成為今年大會最受關注的話題。由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指導,財聯(lián)社與東浩蘭生主辦、《科創(chuàng)板日報》等協(xié)辦的“WAIC財經下午茶”活動,也同步在上海世博木棉花凱悅臻選酒店舉辦。
本次“WAIC財經下午茶”邀請了業(yè)界頗具代表性的嘉賓,包括智元機器人通用業(yè)務部總裁王闖、愛芯元智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副總裁劉建偉、清寶機器人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王磊、繪話智能CEO賈學鋒,他們圍繞“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展開了深入對話和精彩分享。
愛芯元智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劉建偉在探討高性能芯片與具身智能產業(yè)發(fā)展的關系時表示,人形機器人的發(fā)展對芯片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高的性能、算力和能效比。與自動駕駛相比,自動駕駛的自由度較少,對芯片算力的需求較低,而人形機器人自由度更多,且與物理世界互動頻繁,因此其對算法和芯片的要求遠超車輛。
此外,劉建偉還指出,當前機器人行業(yè)類似早期的汽車產業(yè),需要高性能芯片平臺去探索更多可能性,等能力邊界明確后,再考慮適配規(guī)?;慨a的低算力芯片。同時,機器人對芯片的需求具有多樣性。
目前,機器人行業(yè)面臨瓶頸,要實現機器人的規(guī)?;慨a就需要降低成本,這要求硬件體系通用化。所以,劉建偉希望芯片廠商能提供通用AI算力,以支撐機器人的各類AI程序,讓不同場景的機器人共享硬件平臺,最終實現成本下降。
劉建偉認為,人形機器人是制造業(yè)和自動化的延伸,AI讓它具備了環(huán)境感知、判斷決策能力,能將部分服務業(yè)內化為制造業(yè),提高自動化程度,豐富物質生產。談到未來,他暢想未來由機器負責物質生產,解放人類,人類可以專注于未知探索和情感連接,技術發(fā)展會讓AI更普惠,改善人們的生活。

智元機器人通用業(yè)務部總裁王闖稱,智元機器人以“以智能機器創(chuàng)造無限生產力”為目標,旨在讓機器人成為社會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經濟社會形態(tài)變革。機器人將作為人類的伙伴,替代或輔助人類工作,實現自主決策和對世界的理解。
然而,人形機器人的落地仍存在難點。王闖強調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量產與成本控制,2024年才進入量產階段,此前大多是實驗室產品,成本下降依賴規(guī)模化;二是人機交互的自然性,需要將大語言模型與機器人動作深度融合,避免“硬拼接”感;三是操作智能數據稀缺,物理世界交互所需的重量、材質、摩擦力、力控制等數據不足,需要依賴具身智能范式下的仿真數據與模型來突破。
王闖的未來愿景是人機共生、碳硅融合,即機器人替代枯燥、重復、危險的崗位,填補勞動力短缺,助力經濟逆勢增長,率先突破的國家或許能逆襲老齡化;人類則專注于創(chuàng)造力和情感連接。
同時,王闖認為需要防范AI幻覺等風險,在底層構建安全底座,遵循“不傷害人類”等原則。此外,他還呼吁更多人才投身該領域。
總體而言,王闖認為對于AI的發(fā)展,態(tài)度上要“短期耐心,長期樂觀”。

繪話智能CEO賈學鋒注意到中國正經歷規(guī)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齡化進程,這催生了老年陪伴機器人的研發(fā)。
他帶領團隊從桌面式機器人入手,考慮到老年人的生理和認知變化,著重從三個方面打造產品:一是主動式溝通,二是個性化互動,三是提供生活便捷服務。同時,打造人機協(xié)同的家庭服務模式,讓員工借助機器服務更多老人。
此外,賈學鋒希望未來能與更先進的機器人結合,讓老人有尊嚴、幸福地老去,讓人工智能真正融入生活,創(chuàng)造價值。

清寶機器人王磊認為,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優(yōu)質載體,能承擔人類不愿做或不能做的工作,如展廳講解、教育服務等。他們的研發(fā)和應用走差異化路線。
王磊指出,外界容易被視頻誤導,以為人形機器人炒菜、跑步等很容易,實際上距離實際應用還有很大差距。
對于行業(yè)痛點,王磊強調,機器人需要兼具大語言模型交互、視覺感知物理世界、自我決策及執(zhí)行能力,還要平衡好成本和工程化可靠性(如穩(wěn)定高頻次完成任務),才能更好地結合場景。
在他看來,人形機器人應定位為陪伴、賦能人類,未來會長期與人類共生,且人形機器人的需求潛力巨大,就像馬斯克所說可能需要百億臺以上。

本場2025WAIC財經下午茶由資深媒體人、財聯(lián)社TMT主編毛明江主持。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思想碰撞和觀點分享,2025WAIC財經下午茶圓滿結束。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