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高溫來襲,收好這份防蚊防蜱“護身符”
雨季來臨,氣溫升高,此時做好防蚊防蜱、預防疾病至關重要。下面為大家送上這份“護身符”。


一、雨季蟲媒傳染病風險高
積水坑洼處易形成靜止水體,這是白紋伊蚊的繁殖場所。野外草木瘋長,會使蜱蟲密度升高。而像救災、露營、垂釣、徒步等活動,會讓人與病媒近距離接觸,增加患病風險。

二、蚊媒傳染病有哪些
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疾病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登革熱主要癥狀為突起高熱、皮疹及肌肉不適;基孔肯雅熱除了高熱、皮疹外,關節(jié)疼痛更為明顯。

三、防蚊“四字訣”
● 清:要做到倒、刷、填、蓋,對家中的盆罐瓶桶輪胎等一個不落進行清理。定時清理家中易積水區(qū)域,如瓶罐、廢舊輪胎、花盆、下水道、雜物堆等。
● 殺:及時對垃圾站、地下室、綠地等蚊蟲易孳生場所進行滅蚊。
● 擋:在家中安裝紗門紗窗,使用蚊帳;必要時可使用電蚊拍、滅蚊燈等進行精準滅蚊。
● 避:外出時盡量穿淺色長袖衣褲,減少皮膚暴露;在裸露皮膚上涂抹含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驅避劑。減少在戶外樹蔭、草叢等蚊子多的地方停留。

四、蜱傳疾病有哪些
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萊姆病等是蜱傳疾病,由蜱蟲叮咬傳播。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主要癥狀為高熱,伴有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萊姆病的典型癥狀是游走性紅斑,還可能導致關節(jié)損害等多系統(tǒng)受累。

五、防蜱“四個動作”
● 防:穿淺色長衣長褲,搭配高幫襪,束好袖口和褲腿。
● 噴:在衣物上使用含氯菊酯有效成分的噴霧,在皮膚上涂抹含避蚊胺等有效成分較高的驅避劑。
● 檢:回家后立刻檢查,重點查看腋下、腰窩、腹股溝、耳后、發(fā)際等處,并及時洗澡。寵物進門前先梳毛,查看有無蜱附著并及時清理。
● 拔:若被蜱叮咬,用尖頭鑷子貼皮膚垂直向上拔除,并用75%酒精消毒叮咬部位。切忌旋轉、擠壓或用煙頭燙等不當方法。

六、出現(xiàn)癥狀怎么辦
如果出現(xiàn)發(fā)熱+皮疹 / 出血 / 關節(jié)痛等癥狀,應戴好口罩,立即到二級以上醫(yī)院發(fā)熱門診就診,并主動告知醫(yī)生“蚊蟲、蜱叮咬史以及旅行史”。



● 殺:及時對垃圾站、地下室、綠地等蚊蟲易孳生場所進行滅蚊。
● 擋:在家中安裝紗門紗窗,使用蚊帳;必要時可使用電蚊拍、滅蚊燈等進行精準滅蚊。
● 避:外出時盡量穿淺色長袖衣褲,減少皮膚暴露;在裸露皮膚上涂抹含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驅避劑。減少在戶外樹蔭、草叢等蚊子多的地方停留。


● 防:穿淺色長衣長褲,搭配高幫襪,束好袖口和褲腿。
● 噴:在衣物上使用含氯菊酯有效成分的噴霧,在皮膚上涂抹含避蚊胺等有效成分較高的驅避劑。
● 檢:回家后立刻檢查,重點查看腋下、腰窩、腹股溝、耳后、發(fā)際等處,并及時洗澡。寵物進門前先梳毛,查看有無蜱附著并及時清理。
● 拔:若被蜱叮咬,用尖頭鑷子貼皮膚垂直向上拔除,并用75%酒精消毒叮咬部位。切忌旋轉、擠壓或用煙頭燙等不當方法。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