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淡水中的“魚霸”——鳡魚
李商隱在《宿晉昌亭聞驚禽》里寫道“羈緒鰥鰥夜景侵,高窗不掩見驚禽”,“鰥鰥”指因憂愁而張目不眠。古文中“鰥”有兩個意思,一是喪妻或無妻的男子,二是鰥魚。劉熙在《釋名》中提到,無妻的男人孤獨憂愁、張目不眠,就像總是獨行且不眨眼的鰥魚,所以用“鰥”稱呼無妻男子。古書中的“鰥魚”,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鳡魚。
并非所有魚類都溫順,有些魚很兇猛。有一種淡水魚,被稱為“水中老虎”,也有中國黃金猛魚之稱。它異常兇猛,是淡水魚中的“小霸王”,魚塘里只要有一兩條,就能吃光水里所有魚,這種被漁民視為害魚的就是鱤魚。
淡水中的“魚霸”——鳡魚
鱤魚是肉食性魚類,以黑魚、鱖魚、鯰魚等淡水魚為食,因此被稱為“魚霸”,具有強烈的攻擊性和掠食性。
鳡魚是廣溫型魚類,生存水溫范圍廣,適宜生長水溫在16 - 30℃左右。它在我國分布廣泛,黑龍江流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紅河及其支流,還有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洪湖等大水域都有,其中長江最多。它主要在江河、湖泊、水庫和大型魚塘活動。
鳡魚身體細長如梭,稍側(cè)扁,呈亞圓筒形,鱗片細小,體色微黃,腹部銀白,背鰭和尾鰭為青灰色。它頭長而尖,口裂大,末端可達眼前緣下方,吻尖呈喙狀,吻長遠超吻寬,牙齒末端呈鉤狀,下頜前端正中有堅硬突起與上頜凹陷處嵌合。它是典型的肉食性魚類,專門捕食各種魚。其個頭很大,有的能長到1.5米以上,體重超100斤。如此大塊頭,加上力氣大、反應迅速,其他魚一旦被它追擊就很難逃脫。它爆發(fā)力強,能短時間加速追捕獵物,捕到后用鋒利牙齒和強大咀嚼力撕開吞掉,兇猛程度如同老虎。
鱤魚進食量很大,是個十足的吃貨。一條小鱤魚一天要吃3斤左右食物,成年鱤魚食量更大,一天能吃10斤活魚。所以鱤魚的出現(xiàn)對其他淡水魚來說是災難。而且它繁殖能力強、生長迅速,一年可產(chǎn)卵數(shù)千粒,短短三四年就能長到成年人大小,壽命可達二三十年。在三峽地區(qū),由于鱤魚極強的掠食性和繁殖能力,對當?shù)佤~類資源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過去幾年,許多魚類數(shù)量明顯減少,甚至面臨滅絕風險。因此,一些環(huán)保組織和生物學家對鱤魚在三峽出現(xiàn)表示擔憂,認為這種“水老虎”可能對當?shù)厣鷳B(tài)平衡產(chǎn)生不可逆轉(zhuǎn)的影響。
當然,對于鱤魚的存在和影響,也有人有不同看法。一些專家認為,鱤魚在長江流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強大的繁殖力和掠食性可以控制其他魚類數(shù)量,防止某些物種過度繁殖,從而維護生態(tài)平衡。
2019年10月,丹江口水庫捕獲一條重達百斤、體長1.68米的巨型鳡魚。如今,它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博物館,面向公眾展出,是湖北最大的鳡魚標本。
聲明:文章及圖片用于公益科普,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繼續(xù)滑動看下一個輕觸閱讀原文
科普青島向上滑動看下一個科普青島贊分享推薦 寫留言 ,選擇留言身份
原標題:《海洋科普 | 淡水中的“魚霸”——鳡魚》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