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達萬公斤!文成荒山香榧成“搖錢樹”
盛夏時分,文成縣銅鈴山鎮(zhèn)的香榧種植基地一片綠意,枝頭掛滿了香榧果實。近日,記者走進這片占地300余畝的生態(tài)園林,探尋香榧如何在荒山坡上結出致富“幸福果”。

基地里,村民們正在進行人工除草。每年7月中旬至9月中旬,這里會通過除草還田來疏松土質、增強土壤肥力?;剡€采用嫁接技術培育優(yōu)質苗木。經過7年精心培育,基地已種下1.2萬棵香榧樹,其中4千余棵大樹進入穩(wěn)定掛果期。

香榧,也叫香榧子,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營養(yǎng)價值高的堅果,被譽為“堅果中的人參果”。基地負責人周彬告訴記者,他原本在外經商,8年前經朋友介紹了解到香榧知識。家鄉(xiāng)銅鈴山平均海拔850多米,日照充足、水質良好,常年云霧環(huán)繞,適合香榧生長,還有大片閑置荒山可種植。經過思考和市場調研,2018年他回到家鄉(xiāng),利用荒山資源開啟香榧種植創(chuàng)業(yè)路。

周彬說:“銅鈴山的水質、海拔高度,都很適合香榧生長。海拔越高,香榧果子生長周期越長,果仁更飽滿。炒出來比海拔低的地方種出的果仁更松脆、更好吃。”
香榧樹生長周期長,從開花到果實成熟要兩年半。2018 - 2020年,周彬和家人邊種邊管,在荒山上種下1.2萬棵香榧苗,種植面積300多畝。經過多年培育,如今成效顯著,白露節(jié)氣前后便可采摘。采摘期,20余名本地農戶會連續(xù)工作20余天,采用“完熟采摘”確保果仁飽滿。

周彬表示,“完熟采摘”讓香榧果仁飽滿,炒制后口感更酥脆。去年采摘香榧青果5000多公斤,預計2025年香榧青果產量可達1萬公斤。

周彬介紹,他們一直堅持手工剝殼,雖耗時耗力,但能保護果仁品質,加工后的香榧每斤售價超百元。同時優(yōu)先吸納周邊農戶參與除草、采摘、剝殼等工作,日常長期用工5 - 8人,采摘高峰期增至20余人,村民日均收入超200元,為農戶提供了穩(wěn)定收入來源。談及未來,周彬表示會繼續(xù)引入香榧優(yōu)良品種,讓家鄉(xiāng)荒山變“金山”,打響家鄉(xiāng)香榧品牌,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本文由文成發(fā)布出品,未經許可任何平臺不得私自轉載或抄襲。
原標題:《產量達1萬公斤!文成荒山種出“搖錢樹”!》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