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戰(zhàn)兩屆冬奧回歸輪滑,12年后再戰(zhàn)世運會:郭丹用努力詮釋熱愛
滑下賽場,郭丹的臉頰與鼻尖還掛著汗珠,難掩體力透支后的疲憊。在今日舉行的成都世界運動會速度輪滑女子場地5000米積分賽中,她收獲第八名,而這也是34歲的她時隔12年再度站上世運會賽道。
郭丹曾是中國首位輪滑“大滿貫”選手,也是中國“輪轉冰”第一人——作為速度滑冰運動員先后參加了平昌和北京冬奧會。這份履歷本足以讓她功成身退,但心底對輪滑的熱愛從未熄滅,郭丹選擇了復出,因為她堅信:“對熱愛最好的詮釋就是堅持。我一直留在賽場上讓大家看到我,也讓大家更了解我喜歡的這個項目,所以我想盡可能多滑一會兒。”
從輪滑女王到速滑新人,其中的落差最難調(diào)整
在踏上成都世運會舞臺前,郭丹身上最醒目的標簽是中國首位“輪轉冰”選手。如今時隔十年,回看自己的職業(yè)生涯軌跡,郭丹坦言:“ 2015年,我做出了人生中最大的一個決定。”那一年,她決定告別速度輪滑的鮮花與掌聲,從零開始學習速度滑冰。

郭丹曾獲2018年亞運會女子20公里輪滑亞軍
郭丹彼時已是中國輪滑界的標桿。她是首位在輪滑世錦賽、世界杯、世運會三大頂級賽事中登頂?shù)闹袊\動員。2013年哥倫比亞卡利世運會,她與教練提前兩個月自費奔赴這個“輪滑王國”備戰(zhàn),最終虎口拔牙斬獲兩金一銀,不僅為中國輪滑隊實現(xiàn)了世運會金牌零的突破,更成就了自己輪滑項目的“大滿貫”。
站在輪滑的巔峰,郭丹卻將目光投向了陌生的冰雪領域。2014年,她在家中觀看索契冬奧會開幕式,心中種下奧運夢的種子?!拔蚁?,能站上奧運賽場是每個運動員的夢想吧?!闭沁@份向往,隨后讓她下定決心,要成為中國第一位“輪冰兩棲運動員”。
“輪轉冰”這條路,在中國體育史上從未有過先例。郭丹坦言:“當時教練和我都是第一次嘗試,完全沒有過往經(jīng)驗可循?!蹦嵌螘r間,質(zhì)疑聲從未間斷,身邊不少人都覺得此路不通。

2022年北京冬奧會,郭丹實現(xiàn)了家門口征戰(zhàn)奧運的夢想
跨界的難度,比郭丹想象中的更大。起初,她甚至“不喜歡速度滑冰”,因為“太無聊了”,“速度輪滑與對手競爭,賽場上有變化;但速度滑冰完全是自己練,又累又苦”。比項目本身更難的是心態(tài)的重建。在輪滑界,她是“大滿貫”得主,來到速滑要將所有的榮耀清零,那種從巔峰回到起點的落差“比訓練的苦更難調(diào)整”。
日復一日的堅持讓郭丹連續(xù)登上平昌和北京兩屆冬奧會賽場,不僅實現(xiàn)了自己的奧運夢想,也為其他輪滑選手的職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她坦言:“我想給他們打開新的思路,傳遞新的理念。后來陸續(xù)有不少夏季項目運動員嘗試轉項滑冰,其實也為冰雪項目儲備了更多后備人才?!?/p>
再次站到賽場上,結果已不再那么重要
北京冬奧會落幕時,32歲的郭丹曾和朋友開玩笑:“下屆世運會在中國,我是不是該再堅持一下?”朋友們回應道:“到時候你都快35歲了,哪還有可能?”她自己也不禁懷疑:“真的還能行嗎?”

直到同事的一句“在家門口的比賽,要不要試試”,讓郭丹曾經(jīng)模糊的念想逐漸清晰。她意識到,這屆世運會不僅是一場賽事,更承載著主場作戰(zhàn)的特殊意義。今年3月,退役一年來未進行系統(tǒng)訓練的郭丹決定復出,最終以選拔賽總積分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世運會入場券,重返國家隊。
34歲,對運動員來說是不折不扣的“高齡”。身邊同齡的伙伴早已退役,一起訓練的隊友稱她為“阿姨”,她也是今日的決賽中年齡最大的選手。作為蘇州科技大學的教師,她每周要教七節(jié)90分鐘的輪滑課。為了平衡平日里的教學與訓練,郭丹申請將下午1點半的課提前到1點,只為課后能趕去訓練。

本次世運會,郭丹和史經(jīng)緯擔任開幕式中國代表團旗手
國家隊集訓時,郭丹更是每天和20歲出頭的年輕隊員一同咬牙堅持。每天上午訓練結束,中午午休時,郭丹沒有一天能入睡,“雙腿又酸又痛,像綁了10斤重的沙袋”。鮮有人知,郭丹的左腳踝骨至今仍有鋼板,那是2019年底她在訓練中遭遇左腳踝骨折、韌帶斷裂后植入的。
從卡利到成都,郭丹將這12年的旅程稱為“奇跡”,但她又說自己不相信奇跡,“因為奇跡只是無數(shù)次努力后的結果”。盡管尚未實現(xiàn)“在祖國收獲一枚獎牌”的夢想,但在她看來,能重新回到世運會就是最有意義的事:“再次站到賽場上,最終的結果對我來說已經(jīng)沒有那么重要了?!?/p>
(本報成都8月14日專電)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