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尚遠,不妨試試將快樂“切片”,擁抱“微快樂”
痛苦工作是一天,快樂工作也是一天。即便處于最艱難的日子,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增添一些快樂的時刻。本文來自編譯,希望能給您帶來啟發(fā)。
有時候,“希望你度過快樂的一天?。。 边@樣的話聽起來有些不切實際,你或許會想反問祝福者:“你看到新聞了嗎?”“你看到我的待辦事項清單了嗎?”“你看到我團隊的業(yè)績數(shù)據(jù)了嗎?”“你看到我的睡眠評分了嗎?”
有些時候,能順利“度過一天”就已讓你心滿意足。然而,這種狀態(tài)其實并不好。我們期望能做更多事,而不只是熬過一周、一味忍受。
我深知把一天或一周簡單歸結(jié)為“艱難”或“糟糕”是多么容易,但將一整天稱為“糟糕”,就如同把碎石車道說成“平坦”。從遠處看,它似乎是平坦的,但從螞蟻的視角看,它可能就是一座山脈。
我們有時會忽略,即便在極其糟糕的日子里,也常常會有一兩個小時還算不錯?;蛘呙恳豢潭己芷D難,但在一小時內(nèi),總有一分鐘你會因同事的玩笑而發(fā)笑。即便你在會議中每分鐘都在痛苦地回顧公司的財務(wù)狀況,你仍能享受五秒鐘深呼吸咖啡香氣的愉悅。
也就是說:你可以將快樂切片。
忙碌、過度勞累的人最不需要的就是在待辦事項清單上加上“學(xué)習(xí)冥想”。同樣,決定專注于更少的事情聽起來不錯,但老板可能會委婉反對。與那些讓你壓力巨大、不合理地占用你注意力的人保持距離是好事,但有時候,那些人可能就是你的孩子。
在這些時刻,你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將快樂切片:品味生活中已有的快樂,以及創(chuàng)造新的微小快樂時刻。
1. 享受日常快樂
就像邊看電視邊狼吞虎咽地吃飯,或邊工作邊吃東西一樣,我們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對快樂變得麻木。好消息是,無意識地咀嚼食物和品味食物味道所需的時間是一樣的,區(qū)別在于是否需要注意力。以下三種無需花費時間的行動,能讓你從一天中獲得更多快樂:
欣賞一個小“怪癖”。下次會議時,環(huán)顧四周,找出你喜歡的一位同事的一個小怪癖。也許有人笑的時候會仰頭,這是一種愉悅的表達?;蛘吡硪粋€人在即將分享好點子時會敲打手指。這是對他們?nèi)诵耘c個性的欣賞,能讓我們感覺與他們更親近。
享受氣味。在品嘗咖啡、茶或其他飲品前,先花三秒鐘聞一聞。閉上眼睛,深吸三秒鐘,然后再品嘗。如果今天特別艱難,就在卡布奇諾上撒點肉桂。尤其當(dāng)我們感到“陷入思緒”時,這種做法很有用。它能重新連接我們的感官,讓自己回到當(dāng)下。
欣賞工作。下次當(dāng)你寫下一條特別有趣的消息、一封有說服力的郵件,或創(chuàng)造出比平時更好的作品時,花一分鐘時間凝視它,享受自己的聰明才智。我們總是專注于下一件事,回顧自己的工作時,總是帶著批判的眼光,而忽略了讓自己滿意的部分。即便只是享受郵件中一個可愛的措辭,也足以讓人回味。
2. 創(chuàng)造新的微快樂
如果我們都有時間、精力和預(yù)算去培養(yǎng)新愛好、結(jié)交新朋友、享受兩小時的午餐時間,那該多好。如果你能做到,那就去做!但快樂并非非此即彼。一個有助于你暢想微小快樂的思維實驗是:思考哪些習(xí)慣、經(jīng)歷或時刻能帶給你最大的快樂,然后找出其“最小可行單元”。以下是你本周就可以嘗試的三個微快樂:
隨便問一個問題。下次見到你喜歡的同事時,花兩分鐘多了解一下他們。你可以說:“隨便問一個問題,你有兄弟姐妹嗎?”對人類幸福感的縱向研究明確指出,真正重要的是人際關(guān)系的質(zhì)量。然而,當(dāng)我們與他人共事時,常常連最基本的信息都一無所知。這些問題不會讓你從工作中分心很長時間,但即便多花一分鐘,你也能更好地了解一個人,讓對方感受到被關(guān)注,也可能成為你一天中的快樂時刻。
每天畫一幅涂鴉?;▋煞昼姇r間畫一幅簡單的涂鴉。你可以每天畫不同的計時器,比如手表或鐘樓,也可以是抽象的形狀或文字,或許每天畫一只鴨子,日復(fù)一日。如果你愿意在便簽紙上完成涂鴉,然后在辦公桌上收集起來,那就更好了。我們在工作日能從藝術(shù)、游戲和自我表達中受益,但在辦公室里擺放畫架可能會引來異樣的目光。如果你熱愛藝術(shù),那么每日涂鴉可以成為你專屬的微快樂。
調(diào)皮一下。工作中的惡作劇能給我們帶來急需的腎上腺素、連接感和冒險精神。這可能表現(xiàn)為重新擺放辦公室家具、在PPT演講中使用非常規(guī)的字體,或與同事一起哼唱你最喜歡的懷舊歌曲,玩一局“猜歌名”游戲。最好的工作就像牛排:豐富、多汁、美味,但有時并非如此,多數(shù)時候工作就像西蘭花。在那些日子里,你的任務(wù)就是在上面撒些奶酪。
祝你度過快樂的一天!或者,讓你的一天至少有一個真正美好的時刻!
譯者:Teresa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zé)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quán)或非授權(quán)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