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降壓,試試“加減乘除”法則
秋天是個宜人的季節(jié),但對高血壓患者而言卻不太友好。氣溫波動容易打亂血壓,增加腦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發(fā)生風險。作為慢性病管理的重點人群,高血壓患者在換季時該如何做好健康管理呢?
血管也會“熱脹冷縮”
當環(huán)境溫度升高,高溫會抑制人體交感神經興奮,使外周血管擴張,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壓隨之下降。
當環(huán)境溫度降低,人體交感神經受刺激,血管收縮,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壓就會升高。
晝夜溫差會讓高血壓患者出現血壓波動。秋季午后氣溫可能還較高,但傍晚氣溫可能驟降。若此時沒及時添衣,血管一天內會經歷“擴張—收縮”的轉換。長此以往,會導致血管內皮受損,這是誘發(fā)清晨高血壓的重要因素。
此外,秋季氣候干燥,人體血容量相對減少,血液黏稠度增加。這種變化與血壓升高相互疊加,形成“疊加效應”,大大增加了血栓性疾病的發(fā)生風險。
這些生理變化提醒我們:高血壓患者的秋季健康管理,某種意義上就是要順應溫差做調整。
“加減乘除”原則
秋季,高血壓患者可遵循“加減乘除”原則來保障健康。
“加”強監(jiān)測頻率
秋季,高血壓患者可把自測血壓頻率從夏季的每周2次增至每天1次。測量時間最好選在清晨起床后1小時內(服藥前、早餐前)和晚上睡覺前,每次測3遍取平均值,這樣能更準確反映血壓情況。
若血壓連續(xù)3天超過140/90毫米汞柱,患者應及時聯系醫(yī)生,切勿自行改變藥量。
“減”少風險因素
秋季,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很關鍵。高血壓患者要“減鹽減油”,避免吃醬肉、腌菜等高鹽食物,每天鹽攝入量控制在5克以內。
同時,高血壓患者要避免清晨劇烈運動,此時氣溫低,冷空氣刺激易誘發(fā)血壓驟升。
高血壓患者可把鍛煉時間調整到氣溫較穩(wěn)定的午后,這樣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避免血壓劇烈波動。
“乘”勢改善生活習慣
秋季是調整作息的好時機,保證每晚7 - 8小時睡眠,能有效穩(wěn)定血壓節(jié)律。
飲食上,高血壓患者可適當多吃富含鉀元素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鉀能促進鈉排出,輔助調節(jié)血壓。
此外,高血壓患者要保持情緒平穩(wěn)、心情舒暢,避免因情緒波動導致血壓升高。
“除”去認知誤區(qū)
“天涼了血壓高些沒關系”,這種想法很危險。血壓持續(xù)升高10毫米汞柱,腦卒中的發(fā)生風險就會增加。
如果血壓暫時下降,高血壓患者也不可擅自減藥或停藥,以免引發(fā)反跳性高血壓。需要注意的是,調整藥量必須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