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五載雙向奔赴,74歲奶奶與消防員結(jié)下“跨血緣親情”
,時長03:15
2025年9月22日,中秋將近,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鄱湖村被濃濃的秋意環(huán)繞。田間棉花綻放出潔白花朵,新收的芝麻稈斜靠在屋角晾曬,成片稻田里金黃稻穗沉甸甸地低垂著。
永修縣消防救援大隊的消防員們,如往日一樣,提著米、油、月餅和水果,輕車熟路地走進賈琴子奶奶家的小院。這樣溫馨的場景,已在時光中默默重復(fù)了五年。

△2025年9月22日,消防員看望賈琴子奶奶,了解近期生活狀況。
74歲的賈琴子奶奶聽到動靜迎了出來,身后跟著她收養(yǎng)的小女兒賈再琴,兩人笑容溫暖而燦爛。誰能料到,這份超越血緣的深厚親情,最初源于一場驚心動魄的洪水救援。

△2025年9月22日,消防員給賈琴子奶奶送上節(jié)日慰問。
緣起洪災(zāi):兩次救援結(jié)下不解之緣
時間回到2020年7月1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打破了永修縣的寧靜。三角聯(lián)圩決堤,三角鄉(xiāng)2.3萬名群眾受災(zāi),賈琴子奶奶所在的鄱湖村損失尤為慘重,近300棟房屋被洪水淹沒,70多棟在洪水中倒塌。賈琴子一家被迫離開家園,轉(zhuǎn)移到安置點。

△2020年7月,被洪水淹沒的永修縣三角鄉(xiāng)。
住在安置點的賈琴子奶奶整日茶飯不思。原來,她家里還養(yǎng)著100多只鵝,這是一家人重要的生計來源,也是政府的扶貧項目。7月15日一早,放心不下的賈琴子奶奶,悄悄劃著木盆從安置點返回家中,只為給家里的大鵝喂食。
兒子張再勝得知后,心急如焚。他立刻跑到消防隊求助。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了解情況后,馬上派出船只,帶著張再勝一同前往鄱湖村救援。
當(dāng)時的鄱湖村一片汪洋,洪水渾濁,方向難辨。消防員們克服重重困難,在洪水中搜尋了兩個多小時,終于在一棟被洪水淹到窗戶的平房旁,發(fā)現(xiàn)了正忙著用箱子裝鵝的老兩口。
“我們幫你,你們這樣太危險了?!毕绬T一邊耐心安慰,一邊小心翼翼地將兩位老人和鵝一起轉(zhuǎn)移到安全地帶。
剛脫離危險,賈奶奶又犯了難,她看著被轉(zhuǎn)移出來的鵝,眉頭緊皺:“這些鵝是運出來了,可接下來往哪兒養(yǎng)???”讓賈奶奶沒想到的是,現(xiàn)場的指揮員當(dāng)即決定:“這些鵝我們?nèi)I了!”一句話解決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2020年7月15日,消防員幫助賈琴子奶奶轉(zhuǎn)移出100多只鵝。
張再勝看到這一幕,忍不住淚流滿面,他哽咽著說:“你們這是救了我父母兩次?。※Z有了安置的地方,我媽心里才踏實?!?/p>
洪水退去后,在政府的幫助下,賈琴子奶奶重建新房。永修縣消防救援大隊的消防員得知消息后,主動上門幫忙粉刷墻壁,為老人節(jié)省了不少工錢。
后來,消防員們了解到老人想通過養(yǎng)殖補貼家用,又專門購置了雞鴨鵝苗和飼料送過去,還四處奔走,幫忙聯(lián)系銷售渠道,為老人解決養(yǎng)殖后的銷售難題。

△2020年7月底,消防員為賈琴子奶奶購置雞鴨鵝苗。
從那以后,每逢休假,消防員們都會輪流去看望賈奶奶。他們每次去,都會帶上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陪老人聊天解悶,還會主動幫著喂雞、打掃雞圈、給菜地除草。每次看到這些 “孩子”來家里,賈奶奶總是笑得合不攏嘴。

△2020年7月27日,洪水退去,賈琴子奶奶和她兒子為消防員送上錦旗。
雙向奔赴:五載風(fēng)雨五載的牽掛
2020年8月31日,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狈Q號。
受邀來到頒獎現(xiàn)場的張再勝,特意帶來母親腌制的咸鴨蛋。他動情地說:“我媽特意交代,一定要把這些咸鴨蛋送到消防員手上,謝謝他們救了我們一家?!?/p>
此后,每逢過年過節(jié),賈奶奶都會帶上自家種的、養(yǎng)的農(nóng)產(chǎn)品,專程到消防隊看望這些“孩子”。
2021年6月11日,端午節(jié)前夕,消防員正在訓(xùn)練,突然,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xiàn)在大家眼前。只見賈奶奶提著一籃熱粽子,笑著走過來說,“我今年曬了不少米,就想著給你們包點粽子。你們才十八九歲,天天訓(xùn)練多辛苦啊!平時總讓你們來看我,我心里實在過意不去?!毕绬T趕緊圍上來,熱情地拉著賈奶奶參觀消防隊,給她講隊里發(fā)生的趣事,還和她拍了第一張合影。

△2021年6月11日,端午節(jié)前夕,賈琴子奶奶來隊看望消防員,并帶來粽子、咸鴨蛋。
同年中秋節(jié),賈奶奶又帶著自己種的南瓜、養(yǎng)的土雞,還有月餅來到消防隊;

△2021年9月18日,中秋節(jié)前夕,賈琴子奶奶來隊看望消防員。
2022年中秋,她扛著一只大鵝和一箱月餅,出現(xiàn)在消防隊門口;
2023年端午節(jié),賈奶奶扛著滿滿一袋的土雞、大鵝、新鮮蔬菜,又一次來看望消防隊的孩子們;

△2023年6月22日,賈琴子奶奶來隊看望消防員,并帶來自家的雞、鵝和蔬菜。
2024年,賈琴子因為身體原因,在上海做了手術(shù),術(shù)后休養(yǎng)了大半年,沒能去消防隊。那段時間,她總是念叨:“要不是身體不舒服,我早就去隊里看孩子們了?!?/p>
2025年春節(jié)前夕,身體剛恢復(fù)的賈奶奶,就迫不及待地和女兒一起,帶著土雞、大鵝、自己榨的菜籽油,還有2箱牛奶,再次來到消防隊看望孩子們。

△2025年1月15日,賈琴子奶奶到消防隊。
如今74歲的賈琴子奶奶,成了永修縣消防救援大隊消防員們最親近的奶奶。她每次去消防隊,都要費一番周折:用蛇皮袋裝著重物,從家步行到馬路邊,等待半小時一趟的班車前往縣城,到了縣城后再打車去消防大隊。夏天頂著烈日,冬天迎著寒風(fēng)。消防員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止一次對她說:“奶奶,下次別帶東西了,或者您提前打電話,我們?nèi)ソ幽?!”可賈奶奶總是擺擺手,笑著說:“要帶的,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們訓(xùn)練忙,不用麻煩來接我。”

△2025年1月21日,春節(jié)前夕,消防員看望慰問賈琴子奶奶,送上節(jié)日慰問。
愛與傳承:一個沒有血緣的溫暖大家庭
洪水過后,賈琴子奶奶一家的生活得以重建,不僅有消防員們的暖心幫扶,更有黨和政府的堅實支持。賈奶奶一家被納入產(chǎn)業(yè)幫扶對象,每年能穩(wěn)定獲得3750元的養(yǎng)殖補助。
有了政策的保障,賈琴子奶奶的愁容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生活的踏實感和對未來的期待。她重新投入到養(yǎng)殖生產(chǎn)中,空蕩蕩的雞圈再次熱鬧起來。

△2025年1月21日,賈琴子奶奶在家中喂養(yǎng)家禽。
正如賈奶奶的養(yǎng)女賈再琴所說:“黨的脫貧政策就像春風(fēng)化雨,不僅幫我們把日子重新過了起來,更暖了人心。要是沒有這份保障,我媽可能連安心生活都難,更別說想著去感謝消防員了?!?/p>
政策帶來的安穩(wěn)生活,讓賈琴子奶奶的善良有了生長的土壤。其實,這份樂善好施的品性,在賈奶奶身上早已有所體現(xiàn):35年前,當(dāng)一個僅40天大的女嬰被送到家門口時,已經(jīng)有三個子女的她,毫不猶豫地收養(yǎng)了孩子,取名賈再琴,視如己出。
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賈再琴從小就懂得“感恩”的含義。如今,她成了媽媽與消防員之間的“聯(lián)絡(luò)員”,媽媽每次要去消防隊,或者消防員要來家里,她總會提前請假,幫著打包重物;消防員要來家里看望老人,她也會提前收拾院子、準備茶水,像招待自家親人一樣迎接這些“00后侄子”。

△2021年6月11日,端午節(jié)前夕,賈琴子奶奶給消防員分發(fā)粽子、咸鴨蛋。

△2021年9月14日,中秋節(jié)前夕,消防員幫助賈琴子奶奶家翻地。
這份溫暖還在繼續(xù)傳承。賈再琴的兒子也受到熏陶,成了消防員的小粉絲。每次看到消防員來家里,都會開心地圍上去,好奇地問這問那,而消防員們也會教他一些消防安全小知識。他小小的身影里,早已種下了對“善”的向往。
五年時間里,洪水退去的痕跡早已消失,稻田里的稻穗熟了一茬又一茬,但不變的是這份跨越血緣的親情。
從消防員對賈奶奶的“救援與守護”,到賈奶奶一家對消防員的 “感恩與回饋”,再到政策對這個小家庭的“支撐與托舉”,無數(shù)份善意交織在一起,最終織成了一個沒有血緣卻充滿溫情的“大家庭”。而這份溫暖,還會像鄱湖村的稻田一樣,在年復(fù)一年的時光里,孕育出新的希望。

△2025年9月22日,消防員與賈琴子奶奶聊天。
▼你可能對這些也感興趣
原標題:《跨越五載的雙向奔赴:74歲奶奶與消防員的“跨血緣親情”》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zé)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nèi)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quán)或非授權(quán)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