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600“鯤龍”:滿格奮進,攻堅年度目標
金秋之際,AG600“鯤龍”飛機研制喜訊不斷。批產第三架機(1103架)完成總裝下線并順利完成生產試飛,批產第四架機(1105架)機頭大部件交付航空工業(yè)通飛華南,這標志著AG600項目從型號適航取證邁向小批生產。同時,國內首部AG600飛機汲水場標準發(fā)布,為國產大型應急救援裝備配套標準體系建設奠定基礎。
今年以來,AG600項目團隊在批產、試飛和標準建設等方面成果顯著,展現出堅韌不拔、連續(xù)作戰(zhàn)的精神。目前,研制團隊正斗志昂揚地向AG600型號“1235”年度任務目標沖刺,通過“以研促產、以產保供、以供強企”百日攻堅行動,全力決勝2025年。
批產攻堅連戰(zhàn)連捷
自2024年6月30日AG600批產首架機(1101架)機頭交付后,通飛華南先后完成1101架、批產第二架機(1102架)的總裝交付試飛和生產試飛。2025年7月初,1103架機進入41系統(tǒng)集成站位,通飛華南集成制造團隊克服總裝周期緊張、多架次并行等困難,歷經兩個月完成系統(tǒng)安裝。

▲批產第四架機機頭大部件交付通飛華南

▲批產第三架機總裝下線

▲批產第三架機完成生產試飛
總裝中,集成制造團隊嚴格遵循批產標準,優(yōu)化流程,把控質量。針對密封施工、多余物管控、產品防護等難題精準解決,開展常態(tài)化專項質量提升工作。與航空工業(yè)試飛中心團隊緊密合作,以黨建引領業(yè)務融合,對1101架、1102架總裝到交付試飛流程進行分析,各環(huán)節(jié)高效協(xié)同,批產工作高效推進。
汲水場標準填補空白
9月15日,中國航空學會與中國航空航天工具協(xié)會聯合發(fā)布《AG600系列飛機汲水場要求》(T/CSAA 42—2025/T/CATA 0156 - 2025),11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由通飛華南牽頭編制,是我國首個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專用汲水場技術規(guī)范,聚焦森林滅火水面汲水作業(yè),規(guī)定了汲水場選址、配置、使用及維護要求,填補了國內外標準空白。

▲AG600飛機在水上滑行
該標準明確了汲水場關鍵技術參數,對運行條件作出限制,保障飛行安全。還提出配套設施建設要求,為用戶單位提供指導。目前,該標準已應用于吉林省、浙江省汲水場勘測工作。
全力保障“鯤龍”振翅高飛
批產工作的推進,證明了AG600飛機設計成熟、生產質量可控、項目管理有效?!禔G600系列飛機汲水場要求》的出臺,將推動AG600飛機投入應急救援實戰(zhàn),提升我國森林航空消防和水上救援能力,為航空應急救援體系提供支撐。
從總裝到試飛,再到標準構建,AG600項目團隊以“一次做好、缺陷為零”為標準,將工匠精神融入每個環(huán)節(jié),踐行新時代航空報國精神,詮釋“鯤龍精神”內涵。
“看著‘鯤龍’一次次振翅高飛,所有的付出都值得。”這是團隊的共同心聲。如今,團隊正以飽滿熱情投入新戰(zhàn)斗,必將讓“鯤龍”書寫更多精彩。

鐵粉必看
原標題:《AG600“鯤龍”:以“滿格狀態(tài)”攻堅年度任務》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