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水果提貨卡,小心詐騙陷阱
“超低價水果”“農產品產地直銷”“憑卡免費提貨”……在網購的時候,您是否常常被這樣的宣傳吸引呢?這很可能是騙子的刷單新圈套。近期,本市有多位市民遭遇了水果提貨卡引流詐騙。


家住河北區(qū)的田先生在網絡平臺花6.9元買了3斤哈密瓜,可收到的包裹里只有一張水果提貨卡。田先生掃描提貨卡二維碼后,下載了一款叫“heison”的軟件,在軟件客服引導下參與了廣告刷單。嘗到甜頭后,客服稱投資廣告幣能賺更多。田先生心動了,通過網銀掃碼轉賬、第三方機構消費、線下送現金等方式,一共轉了40000多元。當客服繼續(xù)引導他轉賬時,田先生才慢慢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公安河北分局反詐中心民警揭秘了新型“網購售后 + 任務返現”詐騙的三個步驟。第一步是直播引流,騙子在短視頻平臺用低價水果、助農商品等直播帶貨,誘導用戶下單并獲取收貨信息。第二步是偽裝投遞,他們不發(fā)實物,把詐騙二維碼做成“提貨卡”,按照下單信息填面單(標注所購商品),然后交給快遞寄出。第三步是掃碼詐騙,受害人收到快遞(包裹里只有提貨卡),掃碼后就會被誘導轉賬詐騙。
民警提醒大家,收到“提貨卡”“兌換券”千萬別亂掃。如果網購收到的商品是“提貨卡”“兌換券”,可以通過購物平臺退款維權,一定不要直接掃卡上的二維碼、添加陌生微信或QQ,非官方App一律不要下載。任何要求從“鏈接”“二維碼”下載的App,尤其是聲稱“做任務返現”“高額傭金”的,100%是詐騙,大額投入時一定要保持清醒!凡是先給“返現”再誘導“加大投入”的,本質都是“刷單詐騙”的變種。要記住,世上沒有“躺賺”的好事,小利背后肯定藏著陷阱!
記者 張艷 通訊員 劉皆彤
圖片由公安河北分局提供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