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曉彤綜藝宋風造型亮眼,古典冠飾魅力盡顯
關曉彤在綜藝節(jié)目《王牌對王牌》中的國風妝造被網友大力點贊,大家紛紛表示:這套造型真的好亮眼,比那些紅毯造型好看多了!


這身宋風妝造主要搭配了宋風大袖衫裙和霞帔,顏色是明度較高的藍白搭配,看起來十分清新。頭上的鏤空牡丹團冠,讓整體宋風妝造有了清透之感。這種搭配雖有國風現(xiàn)代化改造,但整體仍是古典風格。

宋代女子非常喜歡搭配花冠,上至貴族婦女,下至平民百姓皆如此?!稏|京夢華錄》記載了大相國寺每月開放時的熱鬧景象,在各類販賣雜貨玩具古玩的攤位中,有各類發(fā)飾,由此可見“冠子”的流行程度。

團冠,因其形圓潤如帽而得名,又名圓冠。北宋王得臣《麈史》記載,團冠多用竹篾編織,成本低廉且輕便,涂上漆或熟桐油能防腐防蟲,后來也用金屬、皮革、玳瑁等材料,還可用珍珠等裝飾。

有用鹿胎皮做的團冠,看起來毛茸茸的很可愛;也有用金銀飾做成的團冠,顯得更加高貴。


團冠還發(fā)展出了花草造型。唐宋時期,模仿自然花草形狀的“冠飾”很多,甚至將花草描繪在冠上,形成獨特裝飾。這種虛實結合、將自然意象藝術化的處理手法,延續(xù)了唐代的磅礴氣象,又注入了宋代特有的文人意趣。與唐代濃艷張揚的風格相比,宋代冠飾更追求“簡約不失精致”的審美意境,更顯風雅。

除了團冠,還有亸肩冠/垂肩冠。冠的形狀不同,“復以長者屈四角而不至于肩,謂之亸肩”,又以亸肩直其角而短,謂之短冠。

古人在頭上冠飾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唐代也有冠,形狀不一,且是全民審美。比如唐代《宮樂圖》里的花冠很有創(chuàng)意,宋人用花朵累冠重臺有高及二尺的“重樓子”。


“前世簪花,今生漂亮”,花冠對于簪花而言更為隆重且有儀式感。當代女性戴上花冠,是對服飾文化自信的回歸。對比關曉彤之前在春晚節(jié)目中穿明風漢服的造型和雙鬟望仙髻造型,網友認為宋式花冠造型更適合她。

這些沉睡在古畫中的冠飾瑰寶如今正煥發(fā)新的生命力?,F(xiàn)在為減少冠的配重,采用3D打印等輕型現(xiàn)代材料,雖材質質感有缺失,但讓配飾走進大眾視野,成為現(xiàn)代宋風妝造的重要部分。也許,真正的文化自信,源于對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

在國外T臺追求立體造型的當下,我們的古典冠飾從造型和立體結構上都有無限創(chuàng)意,難怪網友說老祖宗的配飾造型放在21世紀都是超前的!你覺得呢?歡迎留言討論,喜歡的話請在右下角點贊推薦分享。




【↑推薦】《折腰》宋祖兒這把插梳竟傳承五千年
持續(xù)關注我們:hanfu577
每天分享關于漢服 關于傳統(tǒng)文化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