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的最高境界:不是讓顧客向你買,而是讓客戶替你賣
做企業(yè)的過程中,要避免把一個企業(yè)過度簡化,你得知道你的汗水都澆灌在哪兒。
做企業(yè)的過程中,要避免把一個企業(yè)過度簡化,你得知道你的汗水都澆灌在哪兒。
基于此,華與華董事長提出了一個方法工具,他稱之為企業(yè)的價值之輪。企業(yè)的價值之輪包括五個方面:產品、服務、體驗、知識和夢想。這五個方面構成企業(yè)價值的不同層面,卻又不分彼此,緊密相接。
企業(yè)只有踏實打造這五個“價值之輪”,才有機會做出拳頭產品,成為行業(yè)內的權威專家。
01
企業(yè)就是產品
處于企業(yè)的價值之輪最中心的一環(huán),是產品。
做企業(yè),你要能說清楚你的產品是什么。甚至有一句極端的話,叫“企業(yè)就是產品”,“戰(zhàn)略就是產品”。
當你說到蘋果的時候,我們能馬上說出iPhone這個產品。當我們說到一個餐館的時候,我們能說出兩道餐館的招牌菜。如果說不出來,那說明這個餐館肯定不成功。
那么,產品是什么呢?產品就是你企業(yè)的“三個代表”:始終代表先進的生產力,始終代表先進的文化,始終代表顧客的利益。只有代表顧客的利益,企業(yè)才能生存。
什么樣的公司體現了先進的生產力和先進的文化呢?在手機行業(yè),蘋果就代表先進的生產力和先進的文化。
性價比是最沒有價值、最有害的。做產品的時候,大家不斷地去比性價比,比誰的價格低,然后越做成本越低,也就越做越惡劣。經營的最高境界,是貨真價實。企業(yè)只有實實在在做出了真東西,才要得上價。
那在汽車行業(yè),現在先進的生產力和先進文化在哪兒?是在奔馳寶馬,在特斯拉,還是在谷歌?這就是未來的范式轉移,你的根在這兒,但是有一天傳統的東西會全部消失。這很可怕。
所以說,企業(yè)要始終保持先進的生產力量合乎先進的文化。
02
服務創(chuàng)造附加價值
產品之后的一個“價值之輪”,是服務。
服務創(chuàng)造什么?服務創(chuàng)造附加價值。光有價值是不夠的,你的產品必須有附加價值。
在華與華,我們有一個詞叫“120分主義”。我讓員工去做的,你都做到了,這叫100分。但100分不夠,因為100分沒體現出你的價值。一件事交給你了,如果你能自己思考這個事,在我交代的基礎上再加20分,那這20分是你的附加價值。
但我們真的擁有很多120分的員工嗎?沒有,大部分員工都只能拿60分。做領導的都有這個體會,我們有時候給員工說一個事情,但是他會理解不了你在說什么,也交不出你要的東西來。
這是誰的責任?是交代事情的人的責任。在一個公司里面,如果每個人都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個公司就有發(fā)展前景。要是每個人遇事都覺得是別人的責任,那這家公司就沒救了。
又比如說海底撈的服務,海底撈是我的客戶。我問過創(chuàng)始人張勇關于服務的事情,他跟我說:“啥子服務,我都不曉得啥子服務。人家來吃飯還要排隊,你總得要招呼的嘛?!?/span>
我覺得他說得很樸素,很本質。人家來你家吃飯還得排隊,你不得招呼一下嘛?這就是一個普通人的良知。
那有人會問:“服務需要多少成本?”張勇回答說:“啥子成本?店里面人都坐滿了,還有什么成本?”
西貝也是我客戶。它的老板說過一句話:“你只管把東西做好,錢不夠找客戶要。”我覺得這就是企業(yè)家,這就叫貨真價實。你得給客戶提供服務,創(chuàng)造附加價值。
03
公司要創(chuàng)造好的體驗讓客戶樂于談論
“價值之輪”的第三輪是什么呢?是體驗之輪。公司要創(chuàng)造體驗。
海底撈有一個變態(tài)服務,就是你一個人去吃飯的時候,服務員看你一個人挺寂寞的,就拿個洋娃娃放在座位對面,陪你吃。這是一個服務,它創(chuàng)造了體驗。
我們把客戶體驗到的服務分為三個階段:來之前、來之中和來之后。
在來之前,客戶是有所期待的。一定是他帶著某個期望值,他才去某個地方,用某個產品。
那么來之中要有什么?要有驚喜,這個驚喜創(chuàng)造了體驗。海底撈的洋娃娃往那兒一擺,就給客戶創(chuàng)造了驚喜。
客戶走之后呢?我們要讓客戶感覺這段體驗值得回憶,讓他們樂于談論。當顧客樂于談論你的產品,就等于是在替你傳播。所以說,最重要的,不是讓顧客向我們買,而是讓顧客替我們賣。
客戶走之后,我們最好還能讓客戶帶走一件信物。比如說有人第一次出國,去巴黎,回來之前買一個埃菲爾鐵塔,之后往家里柜上一擺,就等于你在你們家給巴黎豎了一個戶外廣告。
這里我還想舉一個太平間的案例。
沒有人會否認,進太平間是人生最慘痛的一種經歷。當你的親人終于無可挽回,所有的醫(yī)生都撤了,工人進手術室或者病房來,把你死去的親屬推到太平間。那個地方特別陰冷,還滴著水,你的親屬就被推進這個太平間的一個箱子里。這種經歷多么悲慘,誰會想去這個地方做什么呢?
但我看到過一個案例,就是日本千葉縣的龜田醫(yī)院,它把太平間設在了醫(yī)院頂層。醫(yī)院給這個頂層設計了一個挑高的玻璃海景大廳,把它變成了離天堂最近的太平間。通過這種景觀設計,醫(yī)院就可以告訴親屬,你的親人是上天堂了,這里是天堂的門房。
這就是體驗,需要你有一顆心。只有當你有了這顆心,你才會想到去做這些事情。
海底撈服務員看你一個人吃火鍋寂寞,拿一個洋娃娃來陪你,也是有心的表現。難道是因為總部給服務員下了指示,或者說是公司的某個策劃總監(jiān)策劃出了這個方案,服務員才會有這樣的舉動?沒有,沒有誰去下這樣的指示。只有服務員有了這顆心,有愛,他才會想到這樣的主意。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