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終于對中國出手了
日本開始對中國下手了!
7月28日,觀察者網援引NHK報道,在美國借“數(shù)據安全”打壓TikTok后,日本自民黨議員聯(lián)盟也以防止“用戶信息被泄露”為由,建議政府制定新政對一些App和中國開發(fā)的銀行系統(tǒng)等進行限制。
公眾號靜說日本關于禁封抖音等中國軟件有更為詳盡的信息,據靜說日本7月28日的文章:
日本執(zhí)政的自民黨“規(guī)則形成戰(zhàn)略議員聯(lián)盟”在昨日(7月28日),于國會內舉行了一個會議,討論如何禁止抖音等中國APP和軟件的問題。
會議形成了一致的意見,決定在今年9月,正式向日本政府提交一份禁止抖音等中國企業(yè)提供的APP和軟件的要求議案。
會議透露的信息顯示,自民黨議員聯(lián)盟即將遞交給政府的要求案中,將包括三大內容:
第一,禁止在日本國內使用抖音、微信等中國APP和軟件。
第二,修改相關法律,允許對違反政府規(guī)定的企業(yè)實行入門搜查。
第三,情報機關有權對相關企業(yè)和人士實施偵察調查。
同樣是禁封軟件,相比于印度之前的動作,日本可謂嚴厲的多,看看自民黨遞交給政府的要求案,直接提到:
修改法律,允許入門搜查,情報機關實施調查。
如果把國別遮住,只留下自民黨提案的字眼和舉措,估計不少人會誤以為這是美國針對中國的新措施。
在“國家安全大法”掩護下,美國為所欲為,日本現(xiàn)在也有樣學樣。
記得幾個月之前,中日之間還在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幾個月前,在香港問題上,日本還曾處處克制,不隨歐美大流,而如今日本竟然下手如此快、狠、猛,變化之大,讓人唏噓不已。
1、漁翁之利 日本成了大贏家!?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疫情之初,日本有意和歐美保持距離,奧運會、中日經貿關系、領導人訪問、防疫物資等重大政治經濟利益是最主要原因。
而歐美在當時,除了美國大兵給日本疫情帶來更復雜,更多變的局面,似乎沒什么利益摸得著。
但最近一段時間,歐美正向日本釋放大量糖衣炮彈。
英國宣布禁用華為之后不久,日本經濟新聞就放出來一條非常勁爆的消息。
7月18日據日媒《日本經濟新聞》透露,英國政府正轉投日本,請求幫助建立5G網絡。
報道稱,英國官員在東京對日本官員表示,日本電氣公司(NEC)和富士通集團可能會取代華為,成為英國5G網絡設備的供應商。
7月20日,據《日經新聞亞洲評論》報道,以美國為首將中國華為排除在全球電信網絡之外的行動,正在為日本 NTT 和 NEC 結成的5G 聯(lián)盟打開爭奪全球5G 設備市場的機會。
盡管目前NEC和富士通等日本廠商在全球網絡設備市場的占比不到2%,處于不入流的階段,但日本大廠們雄心滿滿,大有取中國而代之的氣勢。
6月25日,在被日本最大移動運營商NTT DoCoMo 收購5%股份之后,NEC 首席執(zhí)行官 Takashi Niino 說:
兩家公司的聯(lián)盟代表了他們在5G領域取得成功的 “最后機會”。
只有NTT支持,NEC首席執(zhí)行官不可能這么有自信。美國,甚至整個歐美國家的支持,也許才是NEC們迷之自信的真來源。
據C114通信網消息,5月7日由31家移動通信公司組成的Open RAN政策聯(lián)盟成立。NEC、富士通、NTT是Open RAN的創(chuàng)始成員。
國內對OpenRAN的介紹非常少,OpenRAN到底是干嘛的?
OpenRAN成立的目的臺面上的說法是:旨在降低制造5G 基站的成本。
臺面下目的則是這樣的:
公眾號網優(yōu)雇傭軍援引《金融時報》指出:
Open RAN,即開放無線接入網,是通過軟件開源化、接口開放化和硬件白盒化來實現(xiàn)模塊化組建基站。
具體來說,Open RAN模式下,軟件與硬件分離,專用硬件被通用硬件代替,運營商的基站將由多家廠商供應組成,比如A廠商提供RAN軟件,B廠商提供通用服務器,而服務器里的芯片又由另一家通用芯片巨頭C來提供。
看出來端倪了嗎?
華為、中興提供的基站是軟硬一體化,而Open RAN則化整為零,讓5G基站里面的軟硬件分拆給不同有實力的公司。
如果這一套最終推而廣之,幾乎可以說整個5G基礎產業(yè)要來一場真正的大洗牌。
2月8日,觀察者網援引《華爾街日報》稱,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Mike Pompeo)日前發(fā)布的一份聲明表示:
美國當局正在努力培育華為的全球新替代品。他還稱,希望這個軟件項目能幫英國改變最近允許華為建設部分5G網絡的決定。
OpenRAN聯(lián)盟有多不中國?
看看創(chuàng)始公司圖譜,一個中國公司沒有。
OpenRAN聯(lián)盟成員
如果用百度搜索OpenRAN,跳出來的的畫面里,會赫然發(fā)現(xiàn)OpenRAN地圖上,沒有金雞中國。
原本諾基亞、愛立信等在5G層面有優(yōu)勢的通信設備商,和華為一樣沒有加入(當然,華為們是不被允許加入的)OpenRAN。
但也許是看到,這個旨在抵制中國設備,打壓中國競爭對手的聯(lián)盟能對自己有所幫助,諾基亞們改變初衷,加入OpenRAN。
5月23日,諾基亞官網消息顯示,該公司已宣布加入Open RAN政策聯(lián)盟,旨在推動為5G和未來網絡提供全面、安全的解決方案。諾基亞將與其客戶和其他行業(yè)利益相關者一起,推動將影響無線網絡構建方式的相關政策選擇,包括支持開放網絡研發(fā)。
一位NTT高管表示:“美國政府直接要求我們加入這一組織。”
被美國要求加入相信不假,自己真心想加入可能更真!
2018年10月集微網援引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三星電子和日本NEC達成合作協(xié)議,將共同研發(fā)5G技術。
具體來說,前者負責5G網絡中高頻率設備的研發(fā)工作,后者則主攻低頻率設備,雙方將共享研發(fā)成果。
幾乎在同一時間,富士通宣布和愛立信合作,共同研發(fā)和銷售5G基站。
2018年10月,據日經新聞報道,富士通將和瑞典移動通訊設備大廠愛立信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合作進行5G基站的研發(fā)與銷售,其中富士通擁有的小型化、節(jié)能技術將與愛立信共享,銷售部分將由愛立信的全球銷售渠道引領。
2、重溫舊夢?重回巔峰?!
對日本來說,歷史性的機遇即將來臨!
挑戰(zhàn)美國未果,戰(zhàn)略選擇失誤,讓日本失去了二十年,讓整個半導體產業(yè)、通信產業(yè)長期處于肌無力狀態(tài)。
如果中美之間沒有變化,沒有疫情因素,華為們崛起勢不可擋,這種環(huán)境下日本想在5G有所作為有心無力。
可變化就這么來了,為了遏制5G時代,中國科技崛起,美國一直裹挾盟友去華為。
去華為需要有替代方案,需要資金補償。
資金補償方面,以前的文章說過,美國已經放出話來,可以提供資金,補貼盟友用非華為5G設備。
6月13日,據金十數(shù)據消息,美國一直在盡力游說其他國家減少或不與華為合作。其中,美國在巴西的代表人士暗示,若巴西在5G設備上選擇與不包含華為在內的其他供應商合作,美國愿意提供資金支持。
英國人向來精明,懂得精打細算,抵抗這么久之后,突然宣布棄用華為,這背后相信有美國的補償承諾。
有錢還不夠,替代方案同樣具備才行。
OPENRAN的出現(xiàn),其實正是一條5G建設上的新路徑。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日本當前在5G市場上份額微乎其微,對于他們來說,現(xiàn)有格局大變,那就是歷史性機遇。
機遇總是給有準備的人,日本正在準備著。
2020年7月2日,日本NHK報道,日本政府為了推動國內企業(yè)在第五代通信技術及更加先進技術上的研發(fā),決定向國內電氣設備制造商和通信公司提供700億日元的支持。
NHK進一步報道稱,本次700億日元的援助接收方包括富士通、樂天Mobile、NEC等廠商,方向為5G核心網絡的組建以及基站建設。
又是NEC、富士通!這兩家企業(yè)以后要格外關注。
7月18日,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日本擬邀請臺積電或其他全球芯片企業(yè)與日本芯片設備供應商共建一家芯片制造工廠。讀賣新聞稱,隨著高科技芯片成為國家安全問題的重點,日本政府希望引入全球芯片制造企業(yè)來提振日本芯片產業(yè),并計劃在未來數(shù)年向參加該計劃的海外芯片生產商提供總計數(shù)千億日圓或數(shù)十億美元的資金。
7月20日,智通財經APP消息,日本政府正在考慮與一家本地制造商或研究機構與臺積電建立聯(lián)盟,以促進日本與其他合作伙伴共同發(fā)展其芯片產業(yè) 。
該報告稱,根據該計劃,如果臺積電與當?shù)睾献骰锇閱恿艘豁椔?lián)合開發(fā)項目,日本政府將提供總計1000億日元的資金支持其日本建廠。
更早,今年5月份,還曾傳出日本希望英特爾來日本進行芯片生產。
5月11日Diamond online消息,日本政府希望全球主要的半導體制造商能夠在日本進行生產。日本政府表示,日本擁有完善的半導體制造基礎,相關供應鏈也非常完善,鼓勵臺積電、英特爾等在內的半導體制造商將生產線搬到日本。
80年代,日本國內政策推動,外部需求大增,天時地利人和多重因素,日本半導體崛起。
而如今,盡管日本在芯片制造等環(huán)節(jié)相對薄弱,但相比于80年代上一次崛起的時候,日本其實擁有更多的優(yōu)勢。
比如在半導體產業(yè)上游設備和材料領域,日本企業(yè)比如東京電子、SUMCO等占有率非常高,甚至用壟斷二字形容也不為過。
據券商分析,目前日本廠商占據整個半導體材料66%的市場份額。
還記得,之前韓國和日本大打貿易戰(zhàn)的時候嗎?
究竟誰話語權更大,一試便知,一打便知分曉。
日本對中國還沒有對韓國那么狠毒,但是如果日本開始向芯片制造,向5G產業(yè)應用等領域不斷延展,以日本的底子,給日本機會,日本絕不可小覷!
7月17日,亞洲通訊社報道了一則新聞,正迅速發(fā)酵!
據日本經濟產業(yè)省公布的消息,87家在中國投資生產口罩、消毒液和汽車零部件的企業(yè)正申請撤離中國。
據公眾號縱橫日本,截至6月5日,日本經濟產業(yè)省公布的第一批審查名單中,全日本企業(yè)共提出了90件申請,申請資金總額996億日元。最終,經產省批準了其中的57件申請,總額574億日元(約37.4億人民幣)。
據統(tǒng)計,本次提出申請的68家日企中,共計19家在中國有生產基地、研究場所或關聯(lián)企業(yè),這些企業(yè)主要集中在醫(yī)藥、半導體、汽車等領域。
疫情之下,外資流動,外企變化格外引人關注,屢屢挑動國人神經。
但其實,換一個角度思考,疫情因素,貿易鏈被迫從全球化回到本土化,從中心國家生產變成多個中心生產,這是為了經濟安全,產業(yè)安全迫不得已的選擇,有些時候無需太過敏感。
當然,在被迫之下,必然有主動為之,刻意為之,這就得另當別論了。
日本,就是另當別論的那個。
小心日本,永遠不要低估日本!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