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兄弟聯(lián)手17年,打造山寨”珠寶王國,又一次闖關IPO
來源丨投資界(微信號:pedaily2012)
作者丨楊鐘玉
點擊閱讀原文
除了周六福,市場上類似的品牌還有周六金、周天福、周八福、周百福等玩家。
這些打著“周家人”旗號的珠寶商,看似國際經典大牌,其實背后可能都是來自深圳水貝的老鄉(xiāng)。
周六福還是渴望登上IPO敲鐘舞臺。
3月4日,深圳證監(jiān)局官網披露,中信建投發(fā)布公告稱,周六福珠寶股份有限公司擬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并在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現(xiàn)在接受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輔導,并于2021年2月25日在深圳證監(jiān)局進行了輔導備案。

至此,周六福又一次踏上了上市之旅。2019年5月,周六福首次披露IPO招股書擬登陸深交所,沒想到隔年10月其IPO被否。如今,周六福再度沖擊A股,上市之心不死。
鮮少人知的是,周六福身后是一對來自廣東潮汕的李氏兄弟。2002年,弟弟李偉柱辭去銀行的職位,在深圳水貝村創(chuàng)辦了一家珠寶鑲嵌廠,賺得了第一桶金。
不久后,哥哥李偉蓬也入場了。2004年,周六福在水貝珠寶首飾集中區(qū)正式成立,兄弟二人就此聯(lián)手登上了珠寶舞臺。
如今,李氏兄弟締造一個珠寶王國,一年賣了23億元。然而,珠寶界“周氏”山寨泛濫——除了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還有周六福、周六金、周天福、周八福、周百福等等,讓人傻傻分不清。一個由“周氏”引發(fā)的江湖混戰(zhàn)還在繼續(xù)上演著。
1、潮汕兄弟聯(lián)手17年
一個“山寨”珠寶王國的誕生
周六福發(fā)跡于中國珠寶第一村——深圳水貝村。
2000年,李偉柱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市場營銷專業(yè)畢業(yè),并被順利分配到老家潮陽的一家銀行工作。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接觸到了珠寶行業(yè)看到了其中的商機。2002年,李偉柱果斷辭掉了手中的“鐵飯碗”,在深圳水貝創(chuàng)辦了一家珠寶鑲嵌廠,靠給珠寶廠商供貨掘得了第一桶金。
翌年,非典來襲,珠寶行業(yè)大受沖擊,傳統(tǒng)的散裝珠寶市場漸漸崩塌,商家們紛紛轉行,李偉柱以抄底的姿態(tài)堅守了下來。
在這場危機中,他意識到了品牌的重要性,而市場營銷專業(yè)畢業(yè)的李偉柱,深諳營銷之道。
李偉柱趕上了好時機。隨著深圳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建成,水貝也成為中國最大的黃金珠寶加工、制造及交易中心。
在這里,數(shù)千家珠寶商分工明確,從開采、加工、到批發(fā)零售,搭建了一條完整的產業(yè)供應鏈,而從事黃金首飾及珠寶生意的,多是潮汕人,李偉柱便是其一,生意也是做得風生水起。
不久后,哥哥李偉蓬也加入了進來。2004年,李偉蓬和合伙人陳創(chuàng)金各自出資50萬元平分股權,在深圳水貝珠寶首飾集中區(qū)創(chuàng)立了周六福。
第二年,陳創(chuàng)金持有的50%股權以作價50萬元轉讓給了李偉柱。至此,兄弟二人開始聯(lián)手闖蕩珠寶江湖。這一年,李偉柱28歲。
為何取名為“周六?!??實際上在最一開始,這家公司并不叫“周六?!保巧钲谑兄芴旄V閷毷罪椨邢薰?,2005年9月,其還申請過“周天?!钡纳虡?。
2012年3月,公司更名“深圳市周六福珠寶有限公司”,4個月后,再度更名為“周六福珠寶有限公司”,并于2018年11月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正是因為如此,周六福一直備受“山寨”爭議。在外界看來,不管是“周天?!边€是“周六福”,都與香港著名珠寶品牌周大福相似,而“周六?!奔茸材樍恕爸艽蟾!?,還碰瓷了“六福集團”。
令人詫異的是,兄弟兩人甚至虛構過品牌歷史,在公司官網上將周六福描述為一家老牌企業(yè)——集團成立于十八世紀初,與真實成立年份相差約300年。
一直以來,周六福只是盤踞內地,直到2016年底李氏兄弟在中國香港開出了第一家門店,而該門店的對面,正是有力競爭對手——周大福。
有意思的是,周六福在開業(yè)當天請來了著名明星劉嘉玲擔任嘉賓,劉嘉玲向媒體坦言:“剛開始也以為是周大?;蛘吡V閷殻髞聿胖涝瓉硎侵芰!薄?/span>
隨后,劉嘉玲打圓場說,“叫什么名都不要緊,最重要的是生意興隆”。這成為周六福至今被人所詬病的畫面之一。
這種走捷徑的方式,導致周六福陷入商標糾紛問題。不僅如此,周六福還因侵犯他人美術作品復制權、發(fā)行權以及著作權等,屢次成為被告對簿公堂,香奈兒、葛優(yōu)都曾把周六福送上了被告席。
而背后的李氏兄弟,依然身家不菲。據悉,兄弟二人合計持有周六福94.58%的股份,一旦成功上市,這些股權都將可以兌現(xiàn)成為真金白銀。
2、一年進賬23億元,兩度上市夢碎
這一次,周六福勝率幾何?
這是周六福第三次沖刺IPO。
早在2019年5月,周六福便首次向資本市場發(fā)起進攻,但受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正中珠江被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事件影響,周六福第一趟IPO之路蒙上一層陰影。
當年12月,周六福更新了公司招股說明書,重整旗鼓再一次踏上了IPO淘金路。
這份招股書直接揭露了這家公司真實的經營情況。投資界了解到,“主打鑲嵌類+力推加盟店”是周六福的一大特點。
從招股書中不難發(fā)現(xiàn),依靠大規(guī)模鋪設加盟店的策略,周六福的銷售收入節(jié)節(jié)攀升,近年來的營收凈利的增速都較為亮眼。
這些從營收數(shù)據可見一斑: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周六福分別實現(xiàn)營收9.62億元、16.79億元、22.69億元和8.35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1億元、3.03億元、4.14億元和1.73億元。
其中,2018年和2019年的營收增速分別達到了74.54%、35.11%,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15.12%、36.38%,增幅遠超明牌珠寶、潮宏基、老鳳祥、周大生等同行業(yè)公司。
但是,發(fā)審委否決了這項IPO。2020年10月29日,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第十八屆發(fā)行審核委員會召開2020年第154次發(fā)審委會,周六福珠寶股份有限公司(首發(fā))未獲通過。
未通過原因擬為證監(jiān)會發(fā)審委對周六福業(yè)績高增長的真實性,及其與加盟商之間關系的正當性心存疑慮。又一次,周六福上市夢碎。
周六福到底是如何走紅的?這功歸于加盟模式。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加盟模式收入分別為8.07億元、13.23億元、17.64萬元、4.93億元,占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86.45%、82.18%、82.00%和 62.05%,占據了周六福所有營收的半壁江山。
靠著加盟模式,周六福得以快速占領市場,也賺得盆滿缽滿,但也正是因為嚴重依賴加盟商,周六福沖擊資本市場路遇不順。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共擁有加盟店3425家、自營店28家,自營店的占比尚不足1%。
加盟模式普遍存在的品控問題,周六福也無法幸免,僅在去年第三季度,全國就有300余起針對周六福產品假冒偽劣的經濟案件,周六福也被扣上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帽子。
前有“踩中正中珠江大雷被中止審查”,后有“IPO上會被否”,周六福A股之旅堪稱坎坷,如今卷土重來尚不知勝率幾何。
更何況,擋在周六福面前的,還有珠寶界正統(tǒng)的周氏家族。
3、瓜分7500億珠寶江湖
“周氏”遍布各大商場,泛濫成災
傳聞中的“周氏”家族究竟有何來頭?
創(chuàng)辦于1929年的周大福,是所有周姓黃金品牌創(chuàng)始最早的,它的前身是位于廣州河南洪德路的“周大福金行”。
創(chuàng)始人周至元算是最早創(chuàng)辦“周XX”品牌的人,但真正把周大福發(fā)揚光大的確實其女婿鄭裕彤。
在同類商家用94、95的黃金冒充99的黃金賣時,鄭裕彤要求周大福實打實使用99.99的純度,得到了很多顧客的信賴,自此樹立起了周大福的良好口碑,之后周大福迅速火遍香港,短短幾年就開了11家分店。
1965年,鄭裕彤從岳父手中完全接管了周大福。2011年12月,周大福在香港上市,至今仍舊是香港市值最大的珠寶公司。
就在周大福創(chuàng)辦5年后,由周芳譜在上世紀創(chuàng)辦的金行正式改為“周生生”,寓意“周而復始,生生不息”。有傳言稱,周生生和周大福兩家創(chuàng)始人是親戚,但這個說法并沒有得到官方認證。
多年后,周芳譜讓正室和側室后人分別以“粵港澳湛周生生珠寶金行”及“周生生珠寶金行”獨自經營,現(xiàn)在為大家所熟知的周生生,是在“庶出”的三個兒子周君令、周君廉及周君任手中發(fā)揚光大的。
兄弟幾人在1973年推動了周生生的業(yè)務上市,成為香港珠寶業(yè)中第一家上市公司。
周大生的品牌歷史則沒有周大福、周生生那么長,僅比周六福早5年而已,其1999在北京王府井百貨開設第一家專柜”。關于它的起源,有個故事廣為流傳:1966年海外華人周氏家族在香港創(chuàng)辦批發(fā)珠寶的“港龍洋行”,90年代初與“周氏合大”公司合資,創(chuàng)立香港周大生珠寶有限公司。
周大生曾經歷2013年珠寶打假風波后的第一次IPO流產、2014年借殼失敗,在2017年才成功在A股上市。
在周六福想要沖擊的A股市場,還有老鳳祥、通靈珠寶、豫園股份、潮宏基等珠寶品牌。每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發(fā)家軌跡和歷史,通靈珠寶還曾在上市后,收購了有著160多年歷史的比利時王室珠寶品牌。
而除了周六福,這個市場上類似的品牌還有周六金、周天福、周八福、周百福等玩家。這些打著“周家人”旗號的珠寶商,看似國際經典大牌,其實都是來自深圳水貝的老鄉(xiāng)。
最新數(shù)據顯示,中國內地珠寶市場規(guī)模已達7500億元,整個珠寶市場面臨紅海大戰(zhàn)。隨著消費者意識覺醒,珠寶品牌逐步從價格競爭轉為品牌、渠道、產品、供應鏈和商業(yè)模式的綜合競爭,并非蹭上一個“周XX”品牌就能萬事大吉。
眼下,這場“金光閃閃”的珠寶混戰(zhàn)依舊沒有停歇。曾在IPO之路上留有陰影的周六福,還在靜靜等待新的結果。
聲明:圖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來源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微信搜索關注言商社,并在對話框回復哈佛還可免費獲得哈佛商學院強烈推薦的“經典商業(yè)財經著作100本”+“微粒體商務PPT100份”助你在危機時刻修煉內功,實現(xiàn)逆襲。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