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露營火爆出圈,這個品牌憑什么撬動17億美金市值?
來源丨BotF未來品牌(ID:BrandoftheFuture)
作者丨 胖鯨
點擊閱讀原文
后疫情時代,人們紛紛走向戶外,國外露營活動越來越多,一些優(yōu)秀的戶外品牌也慢慢走進大家的視野。10月29日,美國戶外裝備品牌solo brands成功上市。Solo Brands旗下擁有四個子品牌:Solo Stove、Oru Kayak、ISLE Paddle Boards和Chubbies服飾等,其中Solo Stove是戶外露營必備的無煙火爐,受很多國內外露營愛好者的喜愛。截至發(fā)稿,Solo Brands目前市值已經達到17億美元。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國外戶外品牌solo brands是如何獲得用戶的喜愛,憑什么一經登陸資本市場即撬動17億美金市值?
疫情下的逆襲:從凈虧八千多萬到凈利近四千萬美金
成立于2011年的Solo Brands前身是Solo Stove,由Jeff 和 Spencer Jan 創(chuàng)立,他們在年輕時就喜歡戶外活動,基本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戶外露營、釣魚徒步旅行上,創(chuàng)建的Solo Stove也是專注于露營的產品,如火柴,烤架
早年,他們上架了Solo Stove Lite(1-2人)和Titan(2-4人)來滿足4人左右的露營場景,2014年,他們在Kickstarter上籌集了10萬美金制作可以滿足1到2個家庭的大火爐。隨后的2016年,他們又在該平臺為Bonfire 模型籌集了120萬美元,該產品實現火爐無煙,讓solo stove有了突破性發(fā)展。
兩年后,Yukon版和 Ranger 版籌集了170萬美元。2018年,創(chuàng)始人兄弟倆退出了日常運營, 第七號員工的John Merris 成為公司CEO,公司開始進入快速發(fā)展。
到2021年,隨著疫情帶來需求的增加,Solo Brands由2020年凈虧損8013萬美元變?yōu)閮衾麨?827萬美元。在9月,該公司宣布更名為 Solo Brands,收購了可折疊皮劃艇品牌 Oru Kayak、單人滑板品牌 Isle 和男式短褲品牌 Chubbies,成為一家多品牌的戶外裝備公司。
一家公司能成功上市,永遠都離不開產品、營銷和團隊。這里我們會從產品、營銷、數據和服務來聊聊Solo brands
踩準痛點:重新定義了“火”
Solo Brands最暢銷的品牌為Solo Stove Lite,是一款便攜式超輕背包露營爐,可在10分鐘內將水燒開,極其方便,但真正讓這家公司與眾不同的是無煙火爐。
生活里,燒炭有煙是件很常見的事情。很多人喜歡燒烤,但一想到在自制燒烤的時候要面對很多煙,很多人可能就會退卻。而Solo Brands解決了燒炭有煙的問題,實現了“無煙”。
Solo stove采用的360°氣流設計(360-degree Airflow Design)方式讓空氣通過鼓的底部進入,同時通過頂部的通風孔向火中注入大量的氧氣,最終會產生二次燃燒,其中含有煙霧的熱空氣會燃燒,這種預熱的空氣燃燒,然后帶走煙霧,最終只會產生非常少的煙霧。
該設計讓人們不再擔心燒烤產生的煙,真正享受戶外。
優(yōu)秀的產品設計,讓Solo Stove 分別獲得了 sectionhiker和 50campfires 的 2013 年和 2014 年“年度最佳裝備”獎。The Bonfire fire pit在2021年被大眾機械評為“最佳火爐”,The Grill 在2020年被大眾科學評為家庭類“最佳新產品獎”。
而其收購的品牌Oru Kayak則獲得了 2014 年愛迪生獎和 2020 年戶外零售商創(chuàng)新獎, ISLE 的 Versa Rigid 槳板在 2021 年獲得了 Outdoorgearlab.com 的“Best Buy”獎。
抓住用戶:不斷破圈
Solo stove作為一個因興趣而誕生的公司,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早期,他們憑借solo stove lite抓住了最早的一批用戶——戶外運動愛好者,這個用戶群體雖然小,但足夠集中。好的口碑,讓solo stove迅速贏得了徒步愛好者和露營愛好者的喜愛。這些愛好者都慢慢成為了solo stove的核心用戶。
其次,solo stove挑選了喜歡在博客上分享戶外經驗的朋友,通過分銷計劃,讓他們成了口碑的宣傳者。這套方法,讓他們能極大的解決早期用戶問題。
接著,他們還利用其它平臺影響力,來吸引潛在用戶。Solo stove曾在Kickstarter三次發(fā)起眾籌,這不僅解決他們產品生產的問題,還能依靠Kickstarter影響力,吸引更多戶外愛好者。
而且solo stove還在社交媒體上尋找KOL,讓KOL在instagram等平臺分享solo stove的使用體驗,借助網紅進行傳播。在solo stove官網,還有一個solo stove pro deal計劃,有粉絲的KOL、有渠道的經營商都可以申請合作。很多用戶紛紛表示在Instagram 上看到Solo stove,并開始了解它。
于此同時,solo stove有意識地擴大產品的使用場景,早期都是小巧、輕便的產品,方便戶外愛好者隨身攜帶。之后,他們又推出新產品滿足自駕露營的人群。而隨著無煙火爐的推出,solo stove團隊意識到他們可以滿足更大的人群,讓城市人群不用離開家也能體驗到露營。因為用戶能把solo stove帶到自家后院?!鞍洋艋饚У侥愕暮笤骸背闪怂麄儬I銷的核心之一。
為了了解營銷效果,Solo stove還會為每一種營銷方式都進行追蹤,并根據數據進行調整。在2020年,他們在營銷上花了1700萬美元。
建護城河:精準化營銷
近幾年,DTC品牌在國內很火。而solo brands的一個標簽便是:DTC。
Solo stove的創(chuàng)始人不僅喜歡戶外運動,還喜歡電子商務,因而,很早solo stove就有了自己的網站。Solo stove所有的營銷都是指向該網站。為了更好地了解用戶,他們還在網站上建立了反饋社區(qū),用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可以第一時間在網站進行反饋。
截止到2020年底,網站一共有4200萬次網站訪問。而根據similarweb顯示,網站日活達到180萬,有39%的用戶是直接進入網站的。目前,其品牌網站占銷售額的84% 。
這種DTC的邏輯,不僅讓solo stove品牌慢慢走向了大眾視野(亞馬遜上70%是無品牌產品),還讓solo stove有了獨特的競爭優(yōu)勢。
由于自建網站,solo stove可以直接跟用戶交流,了解最真實的產品反饋,并且可以塑造良好的社區(qū)氛圍感。這些反饋還能促進產品的迭代,
Solo stove的CEO表示:“客戶產生了大量的數據,這讓公司形成了一條護城河。我們能夠以非常優(yōu)惠的價格獲得客戶,因為我們利用第一方數據,推出了真正差異化的數字營銷策略?!?/span>
除此之外,DTC 的另一個優(yōu)勢則是能夠創(chuàng)造忠誠的用戶群體。從 2021 年初至 6 月 30 日為止,Solo Stove 45% 的新用戶都是由自己的朋友或家人推介而來。Solo Brands 對此表示:“我們幫助用戶創(chuàng)造難忘的體驗,用戶也相信我們的品牌正致力于改善他們的生活方式?!?/span>
口碑傳播:用戶體驗是隱形的招牌
Solo brands的產品銷售60%來自于口碑傳播,因而他們非常注重用戶體驗。solo brands為了提高用戶體驗,主要關注以下兩個方面:
反饋
Solo brands團隊認為反饋是無價的。
Solo stove網站在剛上線的時候,就有專門的用戶反饋專區(qū)。用戶不僅可以對產品給反饋,還能根據自己的需求提供新想法。經過10年發(fā)展,該反饋板塊依然很活躍。其中一款名為line蓋子的火坑系列配件便是通過用戶反饋而生產的,其上架后受到很多用戶的歡迎。
除了網站,solo stove還使用各種社交媒體來與用戶互動。其instagram賬號每天能收到1000多條私信,solo stove團隊都會進行積極的處理。目前solo brands四個品牌共擁有140萬 TikTok 粉絲、100 萬 Instagram 粉絲和200 萬 Facebook 粉絲。
截止到現在,solo brands已經與超過230萬個用戶產生聯系。
物流
為了提升產品的履約能力,保證交付體驗,solo brands還自建立了物流。他們在美國擁有六個不同的倉庫和配送地點,在加拿大、歐洲和墨西哥,跟一些本地的物流團隊合作來保證體驗。這讓其美國所有的產品都能在3-5天內容送到,并且產品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30天內無理由退貨。
這在早期是相當大的投入,但現在卻成了solo brands的競爭力,讓其用戶體驗在同類品牌拉開差距。
團隊:迭代思維,快速試錯
Solo brands的CEO John Merris早年在數字媒體公司工作,曾在各種不同的品牌中創(chuàng)造了數百萬的收入。他認為差異化是保持競爭力的核心。而讓其產品產生差異化的關鍵是員工。
Solo stove建立一支出色的團隊,創(chuàng)造令人難以置信的體驗客戶。該團隊喜歡迭代思維,認為產品應該快速迭代試錯——將你的想法推向市場,讓人們使用它們并進行測試,然后你就可以得到一個可行的產品,你可以更快地推出用戶需要的產品。
Solo stove早期在Kickstarter用來審查新的想法,他們先后多次在Kickstarter進行眾籌。該平臺不僅能夠吸引早期用戶,還能快速驗證想法是否符合用戶需求。
優(yōu)秀的團隊讓John Merris 開始考慮將其輸出給其他品牌。在2021年9月份,該公司宣布更名為 Solo Brands,并收購了幾家公司。John Merris 認為這種擴張不僅僅是商品的疊加,還有團隊的疊加。他們可以把自己除產品之外的能力通過復制,來讓更多品牌受到關注。他們的物流履約能力,以及DTC獲客的經驗,都能幫助他們更好的去吸引用戶。
在他們看來,“我們收購互補品牌,我們相信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數字營銷和供應鏈平臺優(yōu)化,同時擴大我們的產品種類。我們嚴謹的收購戰(zhàn)略側重于利潤豐厚、迅速發(fā)展的數字化本土品牌,提供顛覆性產品。我們尋找機會,我們的專有平臺可以推動規(guī)模和客戶參與。反過來,這些品牌擴大了我們的客戶范圍,擴大了我們的產品供應,并提供了新技術和能力。
隱憂:市場滲透率仍然較低
目前 Solo Brands 旗下四個品牌的市場滲透率依然較低,但他們非??春脩敉馐袌?。
美國戶外市場的規(guī)模在2020年已經達到了2200億美元,并在持續(xù)增長。Solo Brands 希望能夠駕馭戶外產業(yè)的整體健康發(fā)展趨勢,這種趨勢已經因為流行病的經歷而加速增長。而且他們發(fā)現其產品特別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而隨著千禧一代消費能力的增長,會有更多人喜歡他們的品牌。所以Solo Brands在未來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對比國內,國內前幾年戶外品牌數量維持在500個左右。近兩年受到疫情影響,情況不容樂觀。但疫情后,露營活動需求開始暴漲。僅小紅書就有60多萬條露營相關筆記,小紅書官方也出了露營專題。相關的露營的企業(yè)也在隨著增長,僅2020年新增8521家,市場規(guī)模達到460億。
在未來,國外的戶外運動,可能會隨著露營活動慢慢興起,到那時,一些新的戶外品牌才會慢慢走進大家的視野。
天九老板云還開放企業(yè)家聯盟社群,在社群里,您可以尋找優(yōu)質商機、結交商友,還能了解更多前沿市場趨勢、行業(yè)分析、創(chuàng)業(yè)投資干貨!掃下方二維碼進群!

版權說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部分圖片源自網絡,未能核實歸屬。本文僅為分享,不為商業(yè)用途。若錯標或侵權,請與我們聯系刪除。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