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電力反向虛標?我希望這是真的。
最近,小米又來了大瓜,一位哥們在充電時發(fā)現(xiàn)小米, SU7 電池一個大 BUG 。
他把小米的最低版本 SU7 跑到無電,然后從0開始充滿,最后竟花光了。 82.79 度電,而這個 SU7 只有具體的電池容量 73.6 度,大概是多用的 12.5%。
但是在相同的條件下,極氪007 和 Model3 只有0.7%和0.7%的差值 4.0%,那話怎么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但是,為什么會這樣呢?
這就好像 70L 油箱,加滿了 79L 升起,是我的油箱虛標了,還是你拿槍的時候把勺子扔了?那不會是額外的電,而是小米。 SU7 給吃吧?新勢力造車,果然。。
這個話題馬上就上熱搜了,下面評論的網(wǎng)友也眾說紛紜,許多人猜測,小米可能是藏電。
原因是軍子想掩蓋自己的功耗。除了原來的額定電量,他還偷偷塞了一點電池,導致我們開車時感覺停電很慢。
但是我覺得小米“藏電”這件事不太可能。
為什么呢?我們打開國家標準 GB/T31484 ,這是從一開始就寫的,汽車動力電池的放電容量不能超過額定容量的110%。
盡管這里的“容量”指的是“電荷”,需要乘以額定電壓才能達到電量,但并不影響結論。
即使汽車廠一般也會增加。 2Ah 上下容量,用來保證續(xù)航,實際電量也不會因此差得多。
更重要的是,汽車公司沒有必要大規(guī)模收集電力。畢竟現(xiàn)在誰不想說他們的電池越高越好?多一次電就是一次電的成本。如果用戶不被允許感知,那就太可惜了。
電力消耗?在電車設計之初就有了 N 這種方法的改善,藏電反而是最昂貴的一種。
因此,小米 SU7 這個問題,電池充電損耗的可能性很大,那 超過10%的損失是否正常?這個你真的不說,消耗 不僅有10%,而且還有很多。
例如有些人在某些情況下吐槽特斯拉,其充電消耗率高達 11%,遠遠高于上面那個兄弟所說的 4%,但是原因很復雜,人、車、樁都有可能。
其中最重要的是與兩件事有關,一是充電方式,二是電池類型。
第一,如果是交流慢充,那就消耗一次。 10%是正常的,如果使用DC快充,這種消耗會減少到 5%。
有些人做過檢測,用DC充電檢測。 4 汽車,結果充電損耗都在 5 %上下,說明DC快充不易失電的說法是建立起來的。
但是,影響消耗的重要因素并非快充或慢充,而是快充。交流與DC問題。
DC充電相當于直接將電樁放入電池。根本沒有那么多東西,可以算是充電的“端到端”,交流電必須在車內通過。 OBC 車載充電器,讓 AC/DC 轉換器轉換一下,這里面會造成更多的損失。
那個開頭的兄弟測試小米。 SU7 是DC還是交流?
按照1小時完全充滿的效率,應該也是直流快充,所以這一充電損失的原因并非交流,很可能是第二種,電池類型。
一般磷酸鐵鋰的內阻會比三元鋰大很多,尤其是磷酸鐵鋰電池的一致性不足,會導致個別電池的內阻特別大,所以充電消耗會更高,電量會通過散熱消耗到電池內部。
普通三元鋰的損失率也是 5 %,而且磷酸鐵鋰也會到來 10%以上。
這個不是巧合,最低配小米 SU7 使用磷酸鐵鋰。
那么,為了做個比較,我們還拿我們買的頂配小米來說。 SU7 小測了一下。
首先,這個小米 SU7 用的是 101 三元鋰大電池,由于時間的原因,我們不能把電池跑干,只是從 36%的電量開始充電,充電 80%結束。
假如不考慮鎖電的問題,那么大致?lián)Q算一下,差不多就是充電了。 44.44 度電,而充電樁的實際耗電量是 45.91 度,這樣計算,損耗只有一點。 3.3%,再怎么樣也比不上。 低于12.5%。
不只是我們,網(wǎng)上還有小米用戶同樣拿到頂級版本。 SU7 充電檢測結果,也是心痛電池沒有跑干,最后檢測結果和我們差不多。
表示使用三元鋰 DC快充的搭配可以給小米 SU7 充電, 這種消耗3%是比較合理的。
正如開頭所說 model 3 的 4%,我估計,也可以測量高配三元鋰電池版本,這個數(shù)字確實沒有問題。
盡管在充電時,也有可能是由于內吹空調玩車機,或者充電樁年久失修電阻過大等原因,造成損耗不一致,但是這次消耗的主要原因,應該是磷酸鐵鋰。
而且今天小米官方也對此事件做出了回應,的確不是“反向虛標”的藏電。
另外,他們還在公告中提到了“放電倍率”,簡單地說,腳法溫和一點,電池可以放置比標稱更多的電量。
總之電量“反向虛標”這件事是不可能的。,你還想從汽車公司的空手套上點電嗎?
然而,最糟糕的是你必須自己支付更多的電費。小米說“不會有額外的電費”,我有點困惑。這個電費不是按一次多少錢算的嗎?
充電過多,當然更貴,這也不能也是“反向虛標”。。
本文來自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差評”(ID:作者:chaping321:TC ,編輯 :脖子右擰 & 36氪經(jīng)授權發(fā)布面線。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在文中注明來源及作者名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內容、圖片侵犯到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您可以發(fā)送材料至郵箱:service@tojoy.com